成立27年之久的今麥郎,終于迎來屬于它的高光時刻,
消息稱,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IPO計劃。這意味著,今麥郎有望成為A股“速食面第一股”,
這或許將成為資本市場最受矚目的案例之一。1984年,當時24歲的范現國(今麥郎董事長)借錢在河北邢臺開了一家冰糖作坊;10年后,范現國成立了華龍集團(今麥郎前身);27年后,這位60后企業家成為大陸速食面巨頭的掌舵人。
如今,今麥郎已經是橫跨面品、飲品的大型食品集團,產品覆蓋速食面、掛面、面粉、飲品等品類,面品和飲品是其主要的業務線,旗下有“一桶半/一袋半”、“涼白開”等明星產品。
今麥郎上市背后,是一場市場格局的爭奪戰,在大陸市場,始終保持著康師傅、統一、今麥郎三足鼎立的局面,前兩者已經分別于1996年、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今麥郎的上市,或許將動搖此前的格局,
范現國曾公開表示,過去30年是康統之間的競爭,今后將開啟康今競爭的時代,雖然與同行相比,今麥郎的資本化步伐慢了許多,但這并沒有阻礙它成為時代的攪局者。
或許,“厚積薄發”才是適合今麥郎的策略,
賣冰糖起家的小作坊
一個簡易的冰糖作坊,是今麥郎的起點。
1960年,范現國出生在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的一個農村,那時候他每天飽受饑餓的折磨,在此后的幾年里,范現國為了養活自己,開過拖拉機、當過小工,吃了不少苦頭。后來在經營食糖加工期間時,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4年,24歲的范現國從親戚手里湊了幾萬塊錢開起了冰糖作坊,開始自己的第一次創業。8年后,他靠著開冰糖作坊攢的20萬元創立了天帥集團,進一步擴大冰糖生產規模,
彼時,統一和康師傅先后進入速食面市場,具有商業天賦的范現國嗅到了市場紅利。1994年,范現國攜同天帥的四個股東共同投資218萬人民幣,成立了華龍集團(今麥郎的前身),做起了速食面生意。
與康師傅、統一進軍一線城市的打法不同,范現國選擇了以低價優勢進軍農村下沉市場,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以避開與大品牌在城市展開赤身肉搏戰,
事實證明,范現國的這一套打法賭對了。2001年末,華龍集團總資產達到30億元,年銷售額超過15億元,產品覆蓋30個省1918個縣,“華龍面,天天見”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詞。
然而范現國深知,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華龍,除了價格優勢,幾乎無力與其他高端品牌抗衡。為了進行產品升級,他果斷棄用經營多年的華龍品牌,決定從“0”開始,重新創建一個新品牌進軍城市,這個新品牌就是“今麥郎”,
2002年,范現國帶著以“彈”為特色的“今麥郎”挺近城市,并邀請香港演員張衛健為產品代言,“彈得好,彈得妙,彈得呱呱叫”成功占領消費者的心智。今麥郎一舉突破10億的銷量,打破了康師傅、統一在高端速食面市場的壟斷局面,
隨后,今麥郎相繼推出一桶半/一袋半、辣煌尚、大今野等備受消費者喜歡的產品。2018年,今麥郎開始走“健康”高端路線,推出非油炸健康面食“老范家速食面館面”,
“今麥郎現在的產品線基本形成了高中低端全覆蓋,低端有大今野,中端有一桶半和大杯面,高端有老范家面館面和一菜一面,價格從1.5元、4元到7元不等”,一位在今麥郎工作的老員工對創業邦表示,
除了面品,今麥郎也同時在飲品發力。2016年,今麥郎推出了自主創新飲品“涼白開”,以“熟水”為切入點,開創了包裝水的新品類。目前,今麥郎的飲品業務已形成涵蓋涼白開、芒頓小鎮、締茶、青青綠茶等產品矩陣,
范現國曾表示,今麥郎要抓取市場空白,搶先打造新品類,彌補空缺。事實證明,他又賭對了。2020年8月,今麥郎旗下“一桶半”系列累計銷量過50億桶;同年10月,“涼白開”產品銷量超過24億瓶。2019年,今麥郎營收首次突破200億,達到218.49億元,
狂奔27年后,今麥郎已經從當初的冰糖作坊,成為的大陸的方便食品飲料巨頭,在全國擁有22個生產基地。但今麥郎還有更大的野心:走向資本市場,實現1000億元的營收目標。
坎坷的資本道路
資本這條路,今麥郎走起來并不順利,幾次均以失敗告終,
今麥郎曾與日本有名的速食面巨頭日清食品進行合作。2004年,日清食品出資15.54億元與華龍面業(今麥郎的前身)合資成立世界最大制面企業——中日合資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但兩家在合作10年后分道揚鑣。
在這中間,今麥郎還有一次“引發轟動的握手”。2006年,華龍還與飲料巨頭統一合作成立了今麥郎飲品,被業內稱為是2006年“引發轟動的握手”,但也沒有逃過分開的命運,兩家的合作也終止在10年這個魔圈上。
對于今麥郎與日清的“分手”,當時有日本媒體分析稱,借助低價格在農村地區具有優勢的今麥郎,與憑借高端路線在城市地區具有優勢的日清,在戰略上存在明顯差異。
而關于今麥郎與統一的合作終結,統一的回應稱是“已基本完成階段性戰略目標”,今麥郎則表示“在公司走向資本市場過程中,因與統一產生‘同業競爭’而受到制約”,
日清食品是日本有名的速食面巨頭,統一的飲品一直領先大陸市場,與這兩家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其先進的技術,實現產品創新,為走向資本市場鋪路,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華龍日清合作(圖源:網路)
兩次合作失敗之后,今麥郎走上了獨自求生的道路,2017年,今麥郎有了獨立上市的想法,表示要實現1000億元的收入,不過這一計劃最后也無疾而終,
轉機出現在2019年初,今麥郎有意借殼上市,并與萊茵達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控股集團將其持有的29%公司股份轉讓給范明科(范現國的兒子),轉讓價款合計為13億元,但后來對方一直沒有收到支付的股份轉讓價款,此次合作也以失敗結尾,
針對今麥郎放棄此次收購的行為,有市場人士認為,作為非上市公司,本身資本壓力較大,特別是在2018年速食面產能出現斷崖式下降,今麥郎本身的資金鏈條并不能“完美”地支付這13億元的對價。
基于以上原因,今麥郎選擇重啟上市之路,不過在業界看來,無論是出于融資考慮,還是為了補缺產品創新技術的短板,今麥郎確實具備了IPO的實力。
從營收來看,今麥郎2019年的營收為218.49億元,統一在2019年的營收為220.197億元,二者相差無幾,如果今麥郎能夠成功上市,獲得資本加持,將有望超越統一,位居行業第二。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敏特的數據,按速食面銷售額計算,2018年-2019年,康師傅的份額從48.2%下降到46.6%,統一從17%下降到16.3%。而今麥郎則從14.1%上升到15.8%,
而今麥郎方面也表示,此次上市的主要業務是面品,上市可以通過融資對產品、渠道和研發進行投入,打造高端產品與競爭對手爭奪城市市場份額,跳出低端產品的框架,增強品牌影響力。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并不看好,認為其缺少差異化的大爆品和大單品,僅從營收和銷量來說,對投資者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至于最終能否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目前還不好判斷,關鍵還要看今麥郎接下來能否在資本市場上講出更精彩的故事,
今麥郎一桶半廣告(圖源:今麥郎)
坐好上行電梯
時代紅利是最好的“電梯”,
今麥郎選擇在這個時候啟動上市,除了自身的發展外,很大程度上是趕上了時代的紅利,
疫情期間,方便食品銷量急劇增長,大陸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曾公開表示,2020年1-5月大陸方便食品消費增長了1.5倍,其中2月份增長達20多倍。速食面作為方便食品中的重要品類,成為疫情新消費模式下的幸運寵兒,
對于今麥郎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2020年,走在資本臺前的海天醬油、金龍魚、農夫山泉等消費品企業市值大漲,今麥郎選擇在此時上市,融資成本也相對較低,
不過即使叩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今麥郎除了面對老牌競爭對手,更多新對手也在迎面撲來,
比如,成立于2008年的想念食品,研發出了符合年輕消費者口味的“泰式冬陰功拉面”“藤椒雞拉面”等多個新品類;被譽為“面皮獨角獸”的白家食品,已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旗下的非油炸速食面、方便自熱火鍋等方便食品也備受消費者追捧。
除此之外,螺螄粉、自熱小火鍋、即食干面等網紅方便產品也迅速出圈,加上外賣行業崛起,都在一定程度上瓜分了方便食品的市場份額。雖然今麥郎在去年3月份,推出了自熱白飯和自熱火鍋兩款自熱產品,但從其天貓旗艦店的銷量來看,結果并不理想。
“今年市場非常看好消費品/零售行業,莫小仙、自嗨鍋等在某種程度上蠶食了速食面市場,所以消費品公司未來的發展,是如何適應獨居人群、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今麥郎是個比較傳統的企業,能否能適應市場發展,還面臨一定挑戰。”某位投資者對創業邦表示,
僅靠資本市場的紅利,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關鍵還得看如何順應時代,實現產品創新,構筑自己的護城河,實現千億夢想,今麥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