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成了!生死10分鐘、地獄級難度

2021年2月10日19時52分,大陸航天再次迎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經過長達七個月、累計202天、4.75億公里的漫長飛行之后,大陸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精準實施近火捕獲制動,成功進入近火點高度約400千米、周期約10個地球日、傾角約10º的大橢圓環火軌道,成為大陸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

所謂火星制動捕獲,就是高速飛行的火星探測器在靠近火星時,主發動機長時間點火進行“剎車”,使探測器以大速度增量減速,從而能夠被火星的引力場所捕獲,進入環繞火星運行的軌道。

制動捕獲堪稱是火星探測任務中技術風險最高、技術難度最大的環節之一,因為制動捕獲的機會是唯一的,而且時間緊迫,控制難度極大。

在捕獲過程中,探測器發動機的點火時機、時長都必須分秒不差,才能進入理想的目標捕獲軌道。

如果探測器“剎車”太晚或是時長不夠,就會飛越火星,繼續圍繞太陽公轉,只能等待數年時間之后的下一個“制動窗口”,

如果探測器“剎車”太早或是“太急”,就有可能直接撞上火星,


天問一號拍攝的地月合影


天問一號傳回的第一張火星照片

在此之前,前蘇聯、美國、日本的火星探測任務都曾倒在“火星捕獲段”遭遇失敗,

1974年,前蘇聯火星4號在距離火星表面2200公里處制動發動機失效,與火星擦肩而過,

1999年,美國火星氣候軌道器星在實施火星制動捕獲時,軌道高度低于設計值,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層被燒毀,

2020年,日本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因為通信和電子系統損壞,制動捕獲失敗。

2010年12月,日本拂曉號金星探測器發動機故障,直接飛越金星,直到2015年12月才回到金星附近并捕獲成功,但已經到了壽命末期,

天問一號探測器的目標軌道距離火星最近只有400公里,而接近火星時的速度已高達28千米/秒,3000N軌道控制發動機必須在有限的軌道弧段上,在10分鐘的時間內,將自己的速度降低到大約1千米/秒。

這個階段,天問一號距離地球達1.92億公里,與地面通信的單向時間延遲就超過10.7分鐘,因此必須完全自主完成發動機的點火和關機,并克服發動機點火期間的擾動,實現點火方向、時長的精確控制。

天問一號設計了器務自主管理器雙大腦、姿軌控計算機三核心、測控通信多通道切換策略、發動機雙關機策略、3000N和120N發動機雙重保險等多項技術,極大地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確保制動捕獲成功。

成功實施火星制動捕獲,標志著大陸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繞、落、巡”三大目標中的環繞目標順利達成,為后續探測器的著和巡視任務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天問一號在后續的幾個月內還將進行多次軌道調整,進入火星停泊軌道,開展預選著陸區探測,計劃于2021年5月實施火星探測之旅中的另一項關鍵動作——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兩器分離”,最終實現火星著陸,開展巡視探測。

“兩器分離”環節需要探測器在約3個小時內首先變軌到存在撞擊火星風險的軌道上,建立并保持著陸器進入火星大氣所需要的姿態,而且姿態誤差必須小于0.01度,

到了預定分離的時刻,環繞器與著陸器必須迅速完成分離,而在經過安全距離飄飛過程后,環繞器需要立馬完成推力加速,回到安全的環繞火星軌道上。

這一過程中,無論是“降軌”還是“升軌”,都需要對時間有精準的把控,太早難以保證著陸器進入精度,太晚則會導致環繞器撞擊火星的風險。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