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行動電話演進史 盤點那些行動電話上消失的功能組件

如果讓你回顧一下自己曾經使用過的行動電話,你對哪一款印象更為深刻。在智能行動電話快速發展的10年里,行動電話的形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動電話形態的改變同樣反映了功能設計上的取舍。今天我們就來一波回憶殺,盤點那些行動電話上消失的功能組件。

可拆卸電池與行動電話一體化設計的矛盾

可拆卸電池是功能機時代的產物,一般行動電話出廠時基本都會配備2塊電池供用戶輪番使用。用戶出門時也只需要多拿兩塊電池做備用即可,行動電話充電頭、充電線這類設備并不是出門必帶的,

為了方便行動電話充電,萬能充電器特別受用戶歡迎,因為只要家中有這樣的一個萬能充,就可滿足家中所有行動電話的充電問題。但是,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款iPhone行動電話,不僅打開了智能行動電話時代的大門,而且讓可拆卸電池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隨著行動電話內部元器件的集成越來越復雜,行動電話一體化設計的趨勢受到更多行動電話廠商的認可,直到現在幾乎所有智能行動電話都采用不可拆卸式電池設計。

當然,對于我們用戶來講,不可拆卸電池設計提升了用戶的體驗。首先,行動電話的設計更為一體化,防塵防水性能大幅增強,甚至IP68級防塵防水成為了部分旗艦行動電話的標配;另外,行動電話安全性更高,行動電話電池不用反復拆換,進一步減少了行動電話的故障率,同時有效避免用戶使用第三方劣質電池造成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采用不可拆卸電池可以讓內部空間設計更為緊密,電池和主板貼合度更高,設計師可以進一步控制機身厚度,行動電話更加輕薄美觀,當下,行動電話鋰電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高功率快充逐漸普及,百瓦快充可以在十幾分鐘內將一部4000mAh電池容量的行動電話完全充滿。不得不說,可拆卸電池淡出人們視野,正是新舊技術交替的一個縮影,

行動電話存儲卡慢慢淘汰 大容量存儲機型成為主流

SD卡由日本松下、東芝及美國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開發研制,大小猶如一張郵票,重量極輕,但卻擁有高記憶容量、快速數據傳輸率以及很好的安全性。現在我們談到擴展卡,一般就指行動電話存儲卡。

早在功能機時代,行動電話內容的支持遠沒有現在豐富,用戶買來行動電話除了用于打電話、傳簡訊,其他更多的場景就是聽音樂。行動電話不需要內置大容量的存儲空間,但是隨著使用場景的增多,用戶需要更大的存儲用來存放照片、視訊或歌曲等內容,存儲卡就開始流行起來,新買的行動電話基本都附帶一張存儲卡,如果存儲不夠用,那就需要額外購買一張存儲卡,

其實,不僅是功能機,智能行動電話發展初期,行動電話存儲空間都不算大,一部分原因是上游供應鏈的技術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行動電話廠商為控制成本,大約在2年前,市面上很多行動電話品牌推出的千元機,其中的入門款搭載32GB閃存的一抓一大把,甚至部分機型還是以16GB閃存起步,

堅果R1是首款搭載1TB ROM的智能行動電話但是,隨著上游供應鏈技術的成熟,存儲成本開始降低,同時用戶對玩大型游戲、視訊拍攝等需求的場景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倒逼著行動電話市場開始推出大存儲容量的機型,甚至有高端旗艦已經配備有1TB存儲空間(三星S10系列、堅果R1),閃存技術的發展,逐漸淘汰了存儲卡這一組件,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大陸旗艦,基本都不再支持拓展存儲卡功能。

實體鍵盤的消亡 觸屏時代的開端

早期功能機時代,受技術限制,用戶操作行動電話都需要用到實體按鍵,幾乎所有行動電話的設計都采用上方功能鍵,下方數字鍵的布局,iPhone的全球熱銷,使得行動電話加速邁進了觸屏時代,所有的實體按鍵操控,都變為屏幕上的點按、滑動操作。

黑莓行動電話采用的實體按鍵頗為經典實體按鍵的消失為全面屏行動電話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即使是功能機時代的老用戶,也都已經習慣了屏幕觸控操作的邏輯。當然,市面上也有部分品牌為突顯差異化,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依舊采用實體按鍵設計,像8848行動電話、摩托羅拉等等,其他的則就剩一眾老年機型了。

最后

除了以上消失的組件,還有很多的行動電話功能組件正在消失,3.5mm耳機接口逐漸消失,側面反映出TWS無線藍牙耳機的快速發展;前置攝像頭的“消失”,讓真全面屏行動電話時代加速到來,其他還有像Type-C接口替代Micro-USB,我們不得不感嘆,行動電話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未來行動電話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無法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行動電話使用體驗將會越來越好,畢竟,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功能組件,對于未來而言也是過去。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歡迎您,新朋友,感謝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