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科研工作者在《Science》《Nature》這種級別的期刊上發表文章有多難?發表了意味著什么?

有一個科研工作者曾經對我說過,作為一個華人,如果你能在《Science》《Nature》這種期刊發表一篇文章,那么你可以在你所從事的細分領域在大陸橫著走。

這句話,也許不能回答在這兩個期刊上發表了文章后的意義。

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先從兩個角度展開——

無論在大陸多頂尖的研究,其論文必須首先發表在國外期刊才顯得有分量,為什么?

其實這個問題,是個老問題,因為想給題主提供答案,才把這個問題拿過來,旁證一下。

其原因,一個是現代科學的發展,基本發端于西方,幾百年來西方科學在全球也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像《科學》、《自然》、《細胞》、《柳葉刀》等,全球有影響力的雜志期刊都在西方,而全球一流的科學家也都在西方,包括評判科學發展的評價體系也是由西方提出并打造出來的。

科學是同行評價體系,如果一個頂尖的研究脫離了同行的評價體系,其成果和地位就很難在業界認可。

而中文期刊的論文或文獻,因為大多數國外科學家都不懂中文,中文也不是國際通用語言,所以中文文獻在全球的影響因子很小,即使把科研成果發表在大陸的頂級期刊上,也很難引起全球科學評審體系的關注和影響。

所以,大陸科研考核模式都是以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以及獲得的影響因子,作為考核指標,也是比較客觀公正。

一項統計研究,告訴你能不能在《Science》《Nature》發表文章

一項統計研究,通過文獻統計分析,得出能在國際頂級期刊雜志能發表論文的已經形成了“階級固化:。

2018年,PNAS發表了一一項研究,來說明科研期刊中的“chaperone effect”,直譯為伴侶效應,但其潛臺詞是科研界的“階級固化”。

在PNAS發表的這篇文章中,研究者收集了1960年到2012年間在386個科學期刊上發表的610萬論文的作者資訊,按照學科分為了數學,物理學,化學,醫學,生物學和跨學科期刊,其中Nature,Science及PNAS被作為跨學科綜合期刊的頂級刊物單獨列出。

然后,文章認為,能否在國際期刊尤其是頂級國際期刊,包括Nature,Science這些雜志發表,起決定作用的應該是實驗室負責人,在大陸可以還包括課題負責人,英文簡寫為PI。

研究者分析了收集到的610萬篇論文的屬于PI通訊作者,因為這些論文的最為PI的通訊作者,其國際地位、曾經發布的國際論文的影響因子,簡單說PI在能夠發表頂級期刊的”階級固化“中的層級,決定了你的論文能否或有多難在Nature,Science上出現。

研究者公布了這些PI的屬性,并將這些實驗室負責人或課題負責人分為了三類:

第一類新秀類PI,他們既沒有以第一作者也沒有以通訊作者在這些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第二類是資深類PI,即這類PI之前曾有以通訊作者在該期刊發表過文章;

第三類是傳承類PI,即這類之前在該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過文章,卻是首次以通訊作者發表文章。

所以,能否讓你的論文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按照這項研究的結果分析,你的實驗室負責人或課題負責人,應該曾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那個時候,他的導師或者前實驗室負責人應該是當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一次類推)發表過論文,如今他作為課題負責人,讓自己的學生或下屬發表,這次PI作為通訊作者了。

如果你有這個機會,在這個平臺,你的論文至少比其他人要容易——得多。

然而,這個研究的結果還顯示,近年來,新秀類PI的文獻越來越少,而資深和傳承卻在不斷上升,這點在醫學界尤甚。

這個結果再次驗證了國際科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的”階級固化“效應已經產生。

作為新人,想發表在Nature,Science上更難了。

所以,作為一個新人,要想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文章,就要成為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過文章的PI。

而這類PI,通常在大陸也是站在細分研究領域的頂端,或者早就是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了。

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你說,你想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文章,難嗎?

自然,如果真的發表了,那你也可以憑著名號,在大陸橫著走。

SCI論文發表在SCI上的價值

說到論文,任何同學都知道SCI,但千萬不要小白同學把SCI論文和Science雜志的縮寫混為一談了,不懂可以不說,但別鬧出笑話。

SCI論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學引文索引所收錄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學術期刊論文。

發表SCI論文并不難,現在的SCI論文權重越來越低,因為這個領域也是一個產業,也存在著不入流的SCI,收錢就給發的SCI,成為科學領域論文發表的灌水區重災區。

在資金充裕的前提下,發普通SCI并不困難,掌握了科研技巧,夠勤奮的話,批量快速發文章也不困難。

我想人工智能領域估計也能開發出一個只能生產SCI不同等級的論文智能機器人。

但是,發表在四大頂級期刊《自然》《科學》《細胞》《柳葉刀》上的論文,無論SCI級別,都是大牛。

最后給個結論——

要想在Nature,Science在發文,找一個做過Nature,Science雜志論文的通訊作者PI很重要.

感謝題主邀請回答.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橫著走?顏寧發了好幾篇自然和科學,還不是連院士都沒上?

  2. 科普雜志卻變成了頂刊和科研的代名詞,極大的倒退,也是科技界幾乎沒啥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

  3. 像物理學家泡利說的那樣,很精彩。他說,很多科學家發表的論文連錯誤都不是。

  4. 家里表叔發表了一遍,影響因子21

  5. 這兩本雜志開始的初衷只是個科普雜志而已。當然現在上天了

  6. 在甘肅蘭州某些大醫院里的行政主任,專科畢業,常用英文單詞沒記住幾個,發表了3篇專業的SCI文章。你再說,你封不住網上售賣SCI文章的編輯部和槍手。

  7. 我在想設計出世界頂級氫彈的于敏和雜交水稻之父為什么不發表SCI?如果他們也發表了SCI會不會拿諾貝爾獎?

  8. 寫的好[贊]。如之前沒投過等級的期刊,可以將文章發給細分領域的幾個大佬,請他們寫推薦函。我沒這麼做過,我都投水的SCI[打臉]

  9. 杰青敲門磚

  10. 我們學校開學的時候,院里就大量宣傳說校長的論文在nature發表,那叫一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