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鄭嘉堂(CHENG KT),北京大學部醫學部(全科醫學)碩士
本文審稿:郭曉強博士,生命科學領域科普作家
很多癌癥沒有早期癥狀,等到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了,比如肝癌。
近日,香港知名藝人吳孟達入院接受癌癥手術的新聞就上了熱搜,
2021年2月22日,吳孟達的好友透露,去年底吳孟達發現自己患上肝癌,并且癌細胞已經發生擴散。
肝癌,在大陸死亡率為23.72/10萬,居于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2位,僅次于肺癌,
引起肝癌的病因是什么?為什么早期沒有發病癥狀?又該如何預防呢?接著往下看,
肝癌有多可怕?
肝癌,全名為“原發性肝癌”,
根據肝臟中癌細胞誕生部位的不同,原發性肝癌分為3種類型,即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細胞癌以及兩者混合的“混血兒”,其中85%-90%為肝細胞癌。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大陸肝癌發病率26.92/10萬,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第5位,從2000年至2015年之間,全國肝癌發病率有下降趨勢,
但是,肝癌的惡性程度高,容易發生轉移,與肝癌發病率的下降不同的是,肝癌的疾病負擔仍呈上升趨勢,
除了遺傳因素,肝癌主要與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種原因導致的肝硬化有關,其中,慢性B肝相關肝硬化是大陸肝癌的首要病因。
此外,攝入發霉食物中含有的黃曲霉毒素、服用某些藥物(例如B肝感染者長期服用避孕藥)也會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為什么很多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肝癌的癌細胞極其“狡猾”,習慣在人體的右上腹(肝區)悄無聲息地繁殖后代,這種的起病方式常常不會有早期癥狀,因此,臨床醫生和患者很難一眼識破,
然而,當肝癌認為自己“獨占鰲頭”后,便開始四處派遣癌細胞子弟兵,試圖“開疆擴土”,因為肝臟的供血非常豐富,肝癌很容易“近水樓臺先得月”,將領土擴張至肝臟內的其他區域。
此外,肝癌細胞還擅長“見風使舵”,借著從肝臟返回心臟的血液循環的東風,肝癌細胞就能輕易到達全身各處,最常見的“殖民地”有肺臟、腎上腺、骨骼和腦部,
因此,當患者出現右上腹疼痛(多為首發癥狀)、食欲減退、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或者乏力、消瘦、發熱等惡性腫瘤常見的全身癥狀,或當“殖民地”引起癥狀時,通常患者已經進入難以治愈的中晚期,
篩查肝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肝癌的篩查和監測是早期發現和診斷肝癌的關鍵環節,有利于提高肝癌的整體生存率。腹部超聲和檢測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肝細胞產生的一種糖蛋白)是肝癌篩查的主要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肝癌風險不同的人群適合采取不同的篩查方法和監測間期。因此應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基于肝癌風險來制定個體化的篩查方案。
例如,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是大陸最主要的高危人群,這類患者需要每6個月復查1次腹部超聲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
如何預防肝癌的發生?
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患有肝病的患者,預防肝癌的最基本的策略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煙、不飲酒,科學運動、均衡飲食,保持健康的情緒,避免攝入發霉的食物,遠離致癌化學物質或藥物),
- 肝病患者
需要積極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例如,對于患有乙型或丙型肝炎的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以抑制病毒復制、延緩肝炎朝著肝硬化進展的過程,這有利于預防肝癌的發生,
- 無乙型或丙型肝炎的健康人群
可以接種乙型肝炎疫苗,這是預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措施,
- 嬰兒
根據國家的計劃免疫方案,嬰兒出生時、生后1個月和6個月時,應接種三針乙型肝炎疫苗,
-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能夠產生抗體應答的人群
疫苗的保護效果一般能持續30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監測乙型肝炎抗體或通過補種加強免疫。
容易意外暴露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或體液的高危人群(如醫護人員)
如B肝抗體滴度較低,建議加強免疫,
總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和治療以乙型或丙型肝炎、肝硬化為主的肝病,是將肝癌扼殺在搖籃里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