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貨拉拉發布《關于用戶跳車事件的致歉和處理公告》,致歉并稱于2月23日下午取得家屬諒解。同時貨拉拉承認其在跟車錄音等安全性能上存在明顯缺失,并公布了7項整改措施以及時間表。
2月6日,有一女用戶在使用貨拉拉過程跳車導致不治身亡,涉事司機周某目前已經被警方刑拘,
貨拉拉在《關于用戶跳車事件的致歉和處理公告》中稱,此事件發生平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并感到極度自責與愧,再次對當事人以及家屬致以最誠摯的歉意。
貨拉拉方面承認其安全預警缺失;產品安全功能不完善,在跟車訂單的行程錄音等問題上存在關鍵缺失;跟進速度慢,對本在悲痛中的家屬造成了進一步的困擾,
對此,貨拉拉提出7項內容,包括:升級安全事件處理流程,建立警情專屬溝通通道,快速響應警方取證需求;在跟車訂單場景中上線強制全程錄音功能;強化已有安全功能,如安全提示、一鍵報警、號碼保護等;試運行車內車外貨廂全程監控,對司機駕駛行為進行安全提醒;逾期未完成訂單上線預警系統;在跟車訂單場景中加入位置保護功能,對路徑偏航,長時間停留等異常狀況,第一時間進行識別和預警;嚴格司機準入制度,加強警企合作等,
網約車的問題,曾經因為兩次惡性案件引發了大眾關注,經過持續的整改努力,現在網約客車的安全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是這次貨拉拉出事,又引起關注,貨拉拉這次究竟出來什么事情?網約車安全問題能解決嗎?我們來看一下,
女孩為何會從貨拉拉上跳車
2月6日晚上,一次正常的搬家業務,女孩叫了貨拉拉搬家。路線不長,東西不多,女孩沒有交搬家公司,而是自己樓上樓下跑了很多趟,帶著寵物狗上了貨拉拉的車。
晚上才搬家很奇怪,搬家一般是上午搬家,搬完家要收拾一天呢,越早搬完越有時間,可能是快過年了,約不到車,能約到的只有晚上了,
從上車到與同事微信群溝通,這個女孩一直正常發微信,就是說到了9點24分,一切正常,
但是,到了9點30分,女孩就跳車了,司機報警,女孩被送到醫院,雖然經過醫生全力搶救,但最終還是因為傷勢過重,不治而亡,
從9點24分到9點30分發生了什么?貨拉拉車上沒有錄音錄像設備。
只能聽司機說,司機說她自己跳車,為什么跳車?司機說三次變更路線就跳了,不符合常理。女生發現路線變更,到了一條黑暗的道路,感到危險,那么肯定是詢問司機,司機給出解釋,司機的解釋有問題,女孩感覺到威脅,她還在聊著微信,應該是在微信群告警,讓群里面其他人打報警電話,車沒停,司機就算要性侵,也得停車才行。
微信沒有消息,但是跳車了,很奇怪。
可能一:行動電話在行駛中被搶了,女生無法報警。行動電話被搶這個動作,讓女生確認司機要性侵,要立即逃脫,不惜跳車,不幸要害著地死亡,
可能二:并不是跳車,而是停車了,搶奪行動電話后準備性侵,搏斗中要害受傷。司機撥打電話稱是跳車,
可能三:司機沒有性侵和搶奪行動電話的行為,女生對于陰暗處行駛極度恐懼,沒有微信或者電話報警,就跳車了。這種可能存在,因為有女生懷疑自己被麻醉,用刀劃傷網約車司機的例子。
事發后,警方已經控制司機。
貨拉拉有汽車的行駛軌跡,司機在哪里停車,女生跳車的位置,受傷的地方也會比較清楚,如果是搶奪行動電話后,停車性侵,比較容易戳穿,如果司機和女生搏斗,搶奪行動電話,女生和司機身上都會有痕跡,行動電話上可能會有指紋,
所以,這個事情還是相信警方,是女方恐懼過敏,還是司機性侵未遂,造成女生死亡,都很容易調查。
從目前的資訊看,司機承認與女孩有言語沖突,但是不承認有肢體接觸,而女孩從行駛中跳車,說明車還在駕駛,司機很難有針對女孩的肢體動作,所以,語言沖突加上道路昏暗,引發女孩聯想恐懼,跳車是可能的,第三種可能性大一些。
貨拉拉的責任在哪?
其實,早在網約車出現之前,出租車、黑車就是危險區域,在車內是一個封閉區域,車輛行駛的道路可能很偏移,如果一方有犯罪意圖,另外一方需要在暴力上有優勢才能避免犯罪,
不僅是司機傷害乘客,乘客也可能傷害司機,以前經濟不發達的時候,出租車司機相對富裕,社會上的重點案件是搶劫出租車司機,殺人劫車,
貨拉拉提供貨運服務,但是貨運往往會有貨主跟車,貨主與司機同樣是在密閉空間里面,貨主同樣可能與乘客互相傷害。
對此,貨拉拉在網約車行業已經有了慘痛教訓和對策的情況下,沒有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車內錄音錄像,司機準入,警方快速連線這些辦法,都是其他網約車公司實踐過,并且證明行之有效的。
而貨拉拉對此沒有預見性,如今出了問題,才想起來亡羊補牢,這是貨拉拉的責任所在。
約車安全問題能解決嗎?
其實,這次女孩跳車很可能是一個意外案例。一方面,女孩對于安全過于敏感,就女孩當時的情況而言,如果沒有發生搶奪行動電話的情況,那么行動電話報警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完全不需要跳車這種高風險行為,
而如果貨拉拉的安全設施完善,在車內有錄音錄像數據直接上傳,女孩也會比較安心,因為司機犯罪也無法逃跑,這種威懾力可以降低司機鋌而走險的可能。
未來,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很可能會有無人駕駛的網約車,那個時候就不會再有乘客和司機互相傷害的可能了,
最終,問題的解決還是需要技術進步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