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技行業最受關注的公司,蘋果的產品天生自帶光環,前有iPod,現在有iPhone,移動市場縱橫馳騁,就連PC市場也隨著M1處理器的問世引發了一場海嘯,
蘋果M1進軍PC市場 首發好評如潮
M1是蘋果推出的首款桌面級處理器,蘋果自研的ARM架構,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5nm工藝,集成160億晶體管,8核CPU、8核GPU,還有大量的神經計算引擎、統一內存等等,遠比普通的行動電話處理器復雜,
M1處理器首先用在了蘋果的MacBook Air及13.3寸的MacBook Pro筆記本上,售價也沒比x86版便宜多少,但上市之后,不少數位KOL紛紛表揚起M1版MacBook的性能,甚至有人吹捧它的表現完全超過了x86版MacBook電腦,能承擔起各種生產力應用,比如視訊編輯、3D渲染等等。
M1到底強在哪?蘋果聰明的選擇:專注擅長領域
蘋果M1處理器的第一次亮相好評不少,相比于以往ARM處理器只適合低功耗運算的常態化認知,M1確實讓人看到了ARM的潛力,這是以往其他廠商沒做到的,之前高通、微軟都搞過PC級ARM芯片,結果都失敗了,
蘋果為什么成功了,至少開局是很不錯?這件事也有很多分析了,歸根到底是蘋果M1處理器是為蘋果自己設計的,只需照顧自家平臺,可以專注擅長的部分領域,
具體來說,M1性能表現出色的領域幾乎是Mac用戶比較常用的,M1在一些特定使用環境下,要更出色,蘋果用了安全加密器用于處理加密,數字信號處理器用于處理解壓音樂文件等數學密集型功能,圖像處理單元則加快了圖像處理應用所做的任務。
同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蘋果開發M1不差錢,不用考慮成本,直接上最貴的5nm工藝,甚至不惜成本開發了統一內存架構,讓CPU、GPU和其他核心之間相互交換資訊,通過統一內存,CPU和GPU可以同時訪問內存,
總的來說,M1相比Intel和AMD最大的優勢在于,內置了處理專門任務的專用芯片,而后兩者專注于提高通用CPU核心,所以本質上就有區別,
x86不服M1 Intel亮證據:生產力還得看我的
此前M1被人吹捧為吊打x86,實際上業內很清醒,M1遠沒有達到可以正面剛x86的地步,在軟體生態方面,x86的優勢依然很明顯。
拿x86平臺的游戲生態對比蘋果Mac平臺的話,那就有點欺負人的感覺,大家都知道Mac平臺游戲數量沒可比性,那就說說M1最被人吹捧的生產力吧。
Intel最近公布了一些生產力測試的數據,比如在辦公方面,對比了WebXPRT 3 Chrome、Office 365兩個項目的成績,它們也是日常辦公的最典型場景,在蘋果平臺上也都有原生支持。
在這方面,Intel有著明顯的優勢,WebXPRT 3整體領先32%,部分項目甚至達到了3倍差距,偶有不足落后幅度也非常小,Office 365上更是碾壓一般的存在,輕松有著2-3倍的領先,
內容創作上,Intel也是全面領先,尤其是在支持AI加速的一些應用中,Intel平臺能夠快6倍左右。
對于蘋果M1來說,要想支持更多的生產力應用,還得靠Rosetta 2轉換ARM與x86指令才行,這個過程不僅會有明顯的性能損失,同時還會帶來大量兼容性,硬件外設及軟體支持上的兼容性都會有,這個還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
制高點的決戰 Intel推出EVO戰略:生態見分曉
雖然KOL們對M1的性能大加贊揚,但蘋果自己并沒有在16寸MacBook Pro上使用M1處理器,因為這個系列主打的就是重度生產力,M1還無法勝任,依然要看Intel的x86處理器才行。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ARM取代x86依然是不可能的,至少現在還看不到,因為x86在PC平臺發展了40多年,軟體及硬件上都積累了大量的生態優勢,短時間內無法被替換。
蘋果M1首先選擇筆記本作為跳板,那x86方面的反擊自然也是選擇了筆記本,去年Intel聯合數百家PC廠商推出了EVO認證筆記本,進一步擴大了x86在PC生態上的優勢,也是對M1筆記本的一次預防性測試。
EVO是什么?簡單來說,它是Intel聯合PC行業數百家合作伙伴推出的一項筆記本新標準,以真實體驗為目標,對筆記本進行25項真實體驗測試,通過這些苛刻的考驗之后才能拿到EVO認證。
EVO標準非常嚴格,相關規范有79頁之多,涉及30多項大類,有上百項指標,Intel形容它簡直就是一本筆記本圈的“武功寶典”,而且只要廠商的筆記本有一項標準不達標,就拿不到EVO認證,能拿到EVO認證就意味著各個指標都很強大了。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大家不可能去記幾百項標準,消費者感知的主要是三個大指標——快長炫,分別涉及了CPU響應速度、網路連接、Wi-Fi 6、Thunderbolt 4、快充、續航、Iris Xe核顯及外觀等方方面面,比如處理器是11代酷睿,FHD下支持9小時續航、還得支持快充等等。
最簡單的體驗就是,有了EVO認證,輕薄本不僅上網速度快,同時不搭配獨顯的情況下,只靠Xe核顯就能流暢運行大多數游戲,甚至一些3A大作也能跑到1080p 60fps,巫師3》《戰地1》《絕地求生》《全境封鎖2》等可以跑到40-50fps,《守望先鋒》已經達到60fps的水準了,而LOL、刀塔2、CSGO這樣的熱門電競游戲幀數破百了,甚至能達到175fps,
在游戲生態上,x86平臺的優勢依然是M1不能比的,這也是EVO筆記本對比Mac筆記本最關鍵的領先,沒有之一,
總結:
在PC處理器市場上,蘋果M1初生牛犢不怕虎,表現可圈可點,表現也確實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日常上網、視訊、聽歌之類的應用完全沒問題,甚至可以承擔一定的生產力應用。
但另一方面,M1也沒有KOL口中夸的那么強大,前面已經說了,蘋果M1能做到其他ARM廠商做不到的地步是因為M1是一款偏科蘋果自家系統的處理器,從架構設計到配套軟體都有獨特性,而x86處理器依然是目前最強大的通用處理器,M1則不外賣,只為滿足蘋果而生,
對于M1的競爭,Intel這邊的策略也很清晰,一方面是不斷提升x86的性能優勢,在生產力、游戲等方面還是遙遙領先M1,
另一方面,x86也在提高生態系統的門檻,EVO筆記本的推出就是個證明,生態的整體游戲不只是CPU,還包括合作伙伴,這也是Intel現在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