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物種做成美食,是從老祖宗那傳承下來的勤儉節約的優良習慣(瞎說的),尤其是外來入侵物種,上到脊椎動物牛蛙,下到小龍蝦、羅非魚,都在大陸嘗到了苦頭,
于是,今年的先遣部隊海星更加凄慘,不僅食物沒搞到,還在一夜之間翻車。
從物種泛濫變成了人類供不應求的盤中餐……
當然了,不論遇到什么生物危害,一句“把它們吃到滅絕”也是很無腦的(尤其是面對蝗災的時候),雖然大陸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但該生物是否能吃、是不是好吃、是否值得吃我們也是需要考量的,任何生物防治的辦法并不是只有將它吃沒就可以的,
于是,海星就頂著新一代海鮮寵兒的名頭出道了——它真的適合吃!
理由一:趕不走,適合撈起
有關部門對此次海星泛濫的原因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海星大量入侵的原因是它們過得太好了!
在海星泛濫的膠州灣,當地的養殖戶養了相當多的菲律賓蛤仔,就是小貝殼,
這也是海邊人民的日常小菜,而海星就偏愛吃這口硬的。
用自己的吸盤裹上蛤蜊,再用管足暴力拆卸
這種蛤蜊可是在大陸年產300萬噸、占全國海產養殖總量15%!
可想而知,“蛤蜊擠蛤蜊”的膠東半島讓海星以為找到了天堂,但卻沒想到自己卻被漁民給一網打盡,上演“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最難搞的是,膠州灣它是個內灣,海星好進不好出,不太容易跟隨海水循環出去。再趕上食物充足、到了繁殖的季節,其數量也越來越多。
如果把海星在海里損毀也不行,當海星的腕或體盤受損時,受損的部位可以再生,有些海星甚至能在依靠一只分離下來的腕,再生出一只完整的新個體。它會越毀越多、源源不絕……
而且大部分海星是體外受精,成功率高,不好控制。在繁殖期,雄性和雌性會釋放大量的精子和卵子(一次釋放250萬粒卵子!)它們在水中相遇,結合成為受精卵,
于是,當下最適合的解決海星的辦法就是把它撈起來!很多漁民表示一天可以打撈海星幾萬噸。
理由二:雖然是硬茬,但真的可以吃
海星的學名其實是海盤車(Asterias),現存種類有1600多種,全世界海域都有分布,尤其是北太平洋區域種類最多。
它全身堅硬的殼就是棘皮皮膚了,上面有感受器、管足等器官,
棘皮皮膚如同我們的四肢,是海星行動的保證,也是它的保護殼,
沒想到吧,它們是這樣走路的
海星的每一個管足會把海星舉起來往前送,這樣千百個管足同時行動就能讓海星平穩前進了,
那很多人就好奇了,這硬不啦嘰的的東西,我們吃它的哪呢?
棘皮皮膚這么硬,牙口好的同學雖然想吃,其實也不太能消化得了,吃海鮮嘛,大多是吃海鮮的生殖腺啦!
也就是上圖所標注的,每個海星腳剖開中間的一坨。
大家不要覺得,生殖腺這么惡心的東西誰要吃啊~讓你吃的不亦樂乎的蟹膏就是卵巢和副性腺!
很多海產品實際上供人食用的主要部分就是生殖腺,
并且,根據《海星生殖腺的營養與食用研究》論文顯示(大家早就想吃海星實錘),海星的營養還是相當豐富的。
它的可食部位(精、卵巢)平均達海星總重的20%~25%,味鮮而香,含蛋白質15.92%、脂肪11.13%,膽固醇含量極低為53mg/100g,可能對高血壓與冠心病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說起來,海膽和海星都屬于棘皮動物,海星為海星綱、海膽屬于海膽綱,不僅結構上差不多,可食用的部位也差不多。
那么就有人問了,海星能否成為海膽的平替?這我們就要從口感上來回答了,
理由三:海星好不好吃?答:還可以。
但請不要用常規眼光去對待海星這種食材,
如果你說像海膽一樣敲殼生吃,多半你會……
有點腥
海星的味道嘛,比較見仁見智,
許多喜歡吃海星的朋友對它欲罷不能,覺得清蒸的口感和蟹黃差不多,也有很多吃過海星的人分享(是的蝌蚪君也沒吃過都是聽來的),海星并不如海膽一樣爽口細膩,熟海膽有種軟糯糯的感覺,味道也有點苦澀,
不過,吃原味不適應的話,也可以發揮一下它的進階價值,比如:
各種蒸
清蒸或蒸蛋,讓海星悄悄趴在一鍋雞蛋上,
煲湯,把你喜歡的食物都混在一起煲煮成湯。
或者用海星肉做海鮮雜燴。(海星個頭大肉少,把肉剝出來烹飪方顯尊貴)
把炒好的海鮮放進蟹殼中鋪上雞蛋餅、放入烤箱,倒上紅酒,霸道總裁文就缺一個女主角了……
當海星食譜源源不斷地涌進腦海,并且價格從3塊一斤狂漲到5塊一斤,你有沒有被這個外表華麗、外強中干的可愛小海星所俘獲,想要立馬一嘗它的味道?
不過注意啦,海星是有微量毒性的。它體內含的皂苷類等成分,多吃可能會導致腹瀉甚至中毒,一次吃個兩三只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你剛好住在海邊,可以替蝌蚪君嘗嘗海星的味道,并告訴我們到底海星怎樣吃才好吃哦!吃過的都在留言處分享一下吧
為了我們的蛤蜊,蝌蚪君也希望能在非臨海城市的超市里早日見到海星!(蛤蜊我來吃,海星我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