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場大雨,各類病毒是否都會被消滅?為什么?

下一場大雨,各類病毒是否都會被消滅?

人類之所以能夠感染病毒,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人類之間的交叉感染、與粘染病毒的物體進行直接接觸等方式,將游離在環境中的病毒轉移到人體之內即而引發相應的疾病。那么,人類既然形成產生這種活動方式,必須要依賴于適宜的居住環境和優良的氣候條件,無水的地方、降雨少的地方肯定不適合人類生存。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是在不斷地與自然進行抗爭的過程中,尋找更加適合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然后推動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張和人口數量的逐步增加,這也就意味著人類的陸上活動區間,與降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世界降雨分布圖)

如果按照題主的邏輯,人類所居住的地方,肯定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過下大雨的情形,病毒應該消失殆盡了,而實際上,現在能夠感染人類身體的病毒,無論是從種類上來看,還是從影響程度上,其感染人類的頻次都在不斷地提高。因此,下一場大雨就會消滅病毒的結論是肯定不正確的。

病毒的進化歷史

早在地球原始生命誕生后沒多久,也就是距今40多億年以前,地球的海洋中出現了原始的低級單細胞生物,也就是原核生物,它們是在地球形成之后的幾億年間,將原本通過各種宇宙射線、太陽輻射能量、地球上的閃電等多種因素疊加,緩慢形成的多種氨基酸、糖類、水、氧氣等組合,演化出了單細胞的生命形態,原核生物雖然具有細胞結構,但是沒有細胞核,依靠著雙螺旋脫氧核糖核酸,通過二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并且把遺傳物質傳遞給下一代。原核生物是地球上生命形式的起源,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緩慢地發生著基因變異,逐漸地進化為多細胞結構,推動地球生物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地、從低級到高級的演化進程。

而病毒是從原核生物中分化出來的一種特殊物質,其生存的法則拋棄了自身通過分裂的方式,而是借助于其它細胞中的物質來實現自身遺傳物質的復制。病毒不具備細胞的結構,在游離狀態不具備生命體的任何生物活性,而一旦接觸到可以侵入的細胞對象時,其生物活性立即被激發,首先病毒外層的膜蛋白會與相應的細胞膜中的糖蛋白進行匹配式融合,然后順利入侵到細胞內部,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推動合成用于自身復制所需的合成酶、DNA或者RNA基因片斷,繼而通過轉錄或者逆轉錄的方式組裝成新的病毒個體。

病毒對于入侵對象的選擇,具有明顯的特異性,也就是一個種類的病毒,其膜蛋白僅可以與特定的物種細胞發生蛋白融合,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病毒劃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和真菌病毒等。而針對可以感染高等級動物的病毒,我們又可以將其細分為呼吸系統病毒、神經系統病毒、消化系統病毒和血液系統病毒。

世界上的病毒可以說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無論是高山還是平原,無論是兩極還是赤道,都有著它們的身影。不過目前,由于我們認知條件的限制,以及病毒的難以觀察性,我們所能夠認知到的病毒種類還不到1萬種,僅僅是地球病毒大軍中的冰山一角。

病毒的耐受性

不同種類的病毒,由于其寄生環境不同、傳播路徑不一,因此,它們對于生存環境的忍受度也不盡相同。從病毒存在的載體環境看,其耐受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對宿主免疫系統的耐受性。高等級的動物,其身體內都具有能夠阻擋外界入侵“異物”干擾的能力,也就是免疫系統,主要包括皮膚和皮下黏膜組織、吞噬細胞、干擾素和抗體。病毒在入侵宿主細胞之后,引發細胞活性降低甚至死亡的過程中,會激發人體免疫系統特別是吞噬細胞、干擾素和抗體的追蹤,形成人體免疫系統與病毒的對抗。

此時二者的博弈結果會引起宿主生理反應的三種不同情形,即無癥狀或者輕微癥狀、病毒復制與宿主細胞修復相平穩、重度癥狀。對于免疫系統非常強大的宿主,病毒的復制會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從而大批量死亡,只有那些耐受性強的病毒,通過基因變異的方式,重新適應了人類免疫系統的圍追堵截,實現了和平共處的目的。

二是對外界輸入藥物的耐受性。隨著人類社會科學技術水平和醫學的發展,針對很多能夠引起人體產生疾病的病毒,都研制出了相應的疫苗。其研制過程,簡單地說,就是將病原本病毒及它的代謝產物,經過減毒、滅活或者基因編輯的程式制成的一種免疫制劑,保留了病毒的核心特征,但是毒性大大減弱,在接種疫苗之后,機體免疫系統就會產生針對這種病毒特征的記憶,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達到尋找病毒并且殺滅病毒的作用。

當沒有相應的疫苗時,人們也還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藥物,來干擾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使病毒不能完整地進行復制,或者提制出的新病毒個體失去繼續復制的能力,或者阻止新個體突破細胞膜進行體外傳播等,對抑制病毒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應對疫苗或者這些藥物時,病毒往往會被束手就擒,但是,病毒有個明顯的特性就是基因變異的速率要明顯比別的生物高,特別是單鏈結構的病毒,其在復制過程中,堿基對的匹配原則沒有那么嚴格,容易發生匹配錯誤的情形,從而致使新病毒個體的生物性狀上發生著沒有方向性的改變,就會有一定的幾率,產生一些病毒對于相應的疫苗或者藥物,具有明顯的“抗藥性”,從變異和增殖的角度來看,新的種群對輸入性藥物的耐受性提高了。

三是對外界環境的耐受性。病毒在脫離宿主環境之后,必須依賴于一定的傳播媒介,將新的病毒個體帶到其它區域,去尋找同樣適合的入侵對象。而在此過程中,將會直接暴露于自然環境中。因此,自然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太陽輻射特別是紫外線強度、酸性高低等等,都會影響作為有機大分子所組成的病毒它們的生物活性。從一般情況看,大部分的病毒,都傾向于溫度適中、濕度較大、低輻射、非酸性的環境,否則的話,病毒中的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物質就會發生變性或者分解,其生命活性就會完全喪失。

降雨對病毒的影響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脫離宿主環境之后,游離狀態的病毒如果遇到降雨,則不會對其耐受性產生任何影響。如果客觀地進行判斷,那么降雨對病毒會產生兩種其它方面的影響,一個是有利的,一個是不利的,而對于人體來說正好相反,對病毒有利的即對人體不利,對病毒不利的正好對人體有利。

對病毒有利的一面是,隨著降雨的持續進行,空氣中的濕度會明顯增大,高濕度的環境對病毒的體外存活時間將具有一定的延長作用。病毒不喜歡的環境就是高溫、高熱和干燥的氣象條件,通過降雨,既可以降低一些溫度,同時也能夠減少太陽輻射特別是紫外線的殺傷,也能提升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這無疑是對病毒非常有利。

對病毒不利的一面是,病毒的傳播,必須依賴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在空氣中的傳播,其游離狀態可以借助飛沫、氣溶膠團、懸浮顆粒物等載體進行輸送,這也是為什么霧霾天氣比較容易引發病毒性或者細菌性傳染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如果遇到降雨天氣,通過雨滴的沖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氣中懸浮物質和部分氣溶膠團的含量,相當于對空氣進行了一次整體過濾。被過濾掉的病毒通過地面排水或者聚集的方式,被轉移到了地下管網以及河流、湖泊之中,從而與人類活動空間的距離變得較遠,減少了繼續傳播的機率,但是,一定時間以內,這些病毒并沒有被殺死,而是轉移到了其它地方。

總結一下

從病毒對自然環境的耐受性來看,降雨的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殺死病毒,只能將一部分病毒攜帶到距離人群較遠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減少感染的機率,只要病毒攜帶者還存在,病毒的繁殖就仍會繼續。所以消滅病毒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嚴格的物理隔離加上必要的治療措施,同時沒有被感染者一定要加強個人防護,充分做好清毒和清潔各項工作。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好像沒有//@地理縱橫:系統好了

  2. 我剛發現,現在恢復過來了//@地理縱橫:系統好了

  3. 只有高溫,病毒才會消滅

  4. 如果下一場溫度100度的大雨,需要下一星期地球上的各種病毒細菌大部分都會被消滅了。

  5. 科普科普科普。。。大家學習一下

  6. 強酸性、高輻射、干燥的環境都可以//@我竟然有種溫暖:只有高溫,病毒才會消滅

  7. 下一場可能還不行,下一年,但是一旦真的下一年,會不會引發洪水這又是一個問題了,所以,還是要靠自己,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保護家人,保護整個國家。

  8. 病毒比人的命硬[捂臉]

  9. 不管啥病毒,怕硫酸,下場雨 雨中帶硫酸,殺死空氣中無數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