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背景資料:
據了解,大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采取的是“三步走”發展戰略,北斗一號是有源定位(RDSS),北斗二號是有源定位+無源定位(類似GPS),可覆蓋全球1/3區域,而北斗三號將實現真正的全球覆蓋,衛星性能也大幅提升,單星設計壽命達到12年。
按計劃到2020年,將有35顆北斗導航衛星(今年發射6~8顆三號衛星)在軌運行,形成全球覆蓋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嚴格來講,目前,美國GPS屬于第一梯隊,北斗、俄羅斯GLONASS和歐洲的伽利略處于二梯隊,日本仍在跑道上。
目前北斗和GPS的差距:
一是尚未形成全球組網,二是應用生態還欠佳,包括支持北斗的行動電話芯片采納率、工業級的覆蓋率等。
北斗的優勢:
按照去年6月的《大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大陸已有30%的智能行動電話應用了兼容北斗系統的芯片。而在體驗方面,北斗的“短報文”功能就優于GPS,也就是不僅能像GPS那樣接收信號,還可以用類似摩斯密碼的方法向衛星發簡短的文字信號(汶川地震已用)。
技術指標上,報道稱,目前北斗導航核心技術已經實現自主可控,依托地基增強系統定位,精度已經可以達到亞米級(即定位誤差小于1米),同時相關基礎硬件產品芯片、板卡、天線等成本已經下降至與GPS同一水平。
何時超越?
全球定位是系統工程,從上述也可以看出它涉及大到運載火箭、衛星主體設計,小到芯片、計時原子鐘,所以談超越和取代有些稍早,至于具體的時間節點更是不好預言,畢竟GPS也在發展過程中,而且是站在美國巨人的肩膀上。
不過,自主定位無論是從國家安全還是民用的角度意義都是巨大的,所以我們應該有信心,北斗在2020年全球組網之后將承擔起大陸各項應用場景的重擔(壓制GPS的滲透率),并從大陸走向全世界,成為和GPS等并行的第一梯隊定位服務。
自己的老公用著還是踏實,用別人的老公總有些提心吊膽,不定什么時候翻了船!😂😂😂
我們一定要低調,不能吹須,始終保持一種戒驕戒躁的思想水平。我們在科技的路上,向學生一樣虔誠的向別人請教。
在2025年8月超越GPS
為我們的北斗自豪,向辛勤工作的科學家們問好,致敬!
gps,互聯網,芯片制造,操作系統,都是要獨立的。不獨立,就像國家沒有飛彈一樣。
你也沒說北斗什么時候在大陸能用上啊!
北斗比GPS差遠了,不是一個檔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