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電影攝影機的視訊攝像機,通常有幾個等級:
1.廣播級攝像機。
2.業務級攝像機。
3.民用高端攝像機。
4.家用普通DV機。
攝像機作為一種傳統視訊拍攝設備,發展歷史已經非常悠久,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作為一種專業視訊拍攝工具,在短期內不會被其它機型替代。
有朋友認為單眼、無反相機搶去了很多傳統攝像機的份額,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被相機取代的只是上述攝像機類別劃分中的最末一類,也就是家用DV。就好比行動電話搶走了低端卡片相機的市場是一個道理。在專業、準專業領域,攝像機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那么又有些朋友會說,單眼拍視訊畫質要比攝像機好。其實這要看怎么去看待所謂的“畫質”。由于單眼這類相機cmos感光元件尺寸很大,所以拍攝的視訊畫面具有較好的淺景深效果,具有不錯的高感光性能,屬于類“電影機”的效果,但傳統攝像機使用方向本身就與這個用途不同。
傳統攝像機雖然感光原件尺寸較小,但它具有非常明確的用途,那就是要畫面更“清晰”。這種清晰包含了大景深帶來的畫面整體清晰度呈現,也就是說傳統攝像機本身就不希望拍攝景深過淺的畫面,而追求較大范圍成像清晰度。原因很簡單,是與其主要用途相關聯的。
傳統攝像機的應用領域多為廣播電視傳媒,新聞影像記錄、演播室視訊采集、會議課程等長時間視訊記錄、演出拍攝等用途是它的陣地,在這樣的應用場景下,淺景深的藝術效果并沒有市場,而且還要盡量避免景深過淺帶來的對焦失準、背景模糊等畫面效果。而專業、準專業級別的攝像機具備的分辨率、碼流、色度采樣率等是與廣播電視標準相匹配的,這方面相機卻不那么規范。高端攝像機畫質根本不能說比相機差,而是畫質取向不同,達到廣播級標準或類似規格的攝像機,畫質一點都不差,反而相機會在指標上滿足不了廣電行業需求。
專業攝像機也不需要設計強悍的高感性能,因為打光是行業普遍采用的基本拍攝方式,低感光度下拍攝獲得更優的畫質是專業視訊拍攝必須要確保的。這與相機多用的性能也并不相同。其實很多專業攝影機也并不具備民用相機那樣強大的高感,因為壓根不會那么用。偶爾需要在暗光環境使用,可以拉高增益,同時結合使用攝像機的大光圈,在大光圈下,攝像機仍然可以拍攝景深較大的畫面。
另外,攝像機的大范圍變焦鏡頭、內置ND減光鏡、多種音頻視訊接口、長續航、專為視訊設計的操控體系都是相機所達不到的規格。
按現在的發展趨勢,攝像機與相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交叉,但是在專業用途領域,還是各自有各自的特長,也不存在完全融合的可能性,只有在民用領域這種區分越來越模糊。
那么,是不是還是應該把相機和攝像機,分開來各買各自專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