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消費者發現,在上海的普通商場內,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在悄悄漲價,從最初的每小時1元,半小時免費的親民價格,到現在平均每小時需花費3至4元,而24小時封頂價也從20元漲至30元,讓不少消費者直呼“用不起”,
有網友表示,充個幾次不就是能自己買個充電寶了嗎,那還不如自己出門的時候帶一個。
一些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充電費用在熱門商區或旅游景區甚至更高。近日,在杭州西湖景區有游客發現,雖然這里可供選擇品牌包括街電、怪獸充電、小電等,但是這些品牌的充電費用幾乎都是每30分鐘5元,也就是每小時需要10元,一個小時時間10元錢,就是覺得很貴,就是不太值得,
據怪獸充電招股書顯示,怪獸充電2020年營業收入為28.094億元,擁有充電點位66.4萬個,可用移動電源達到536.08萬個。小小的充電寶,背后蘊藏著數十億的流水。不過這么多的流水也不是全都流入了共享充電寶企業們的手里,因為共享充電寶要想獲取商戶和商場的點位,就需要付租金,
有商家表示:我們現在就是對于(共享)充電寶是五五分成這樣的,這個比例還算是合理的,(消費者)用充電寶這一塊的頻率也是越來越多的,
怪獸充電招股書數據顯示,他們給直營點位合作商戶的分成在50%到70%左右,而給那些地區加盟的合作伙伴,分成比例則在75%到90%。這也是為什么同樣的品牌在不同的點位有不同的收費價格。
不僅是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同樣在漲價,近日,有網友提供的青桔單車計價規則截圖顯示,青桔單車前15分鐘收費1.5元,然后每10分鐘收費1元,這樣算下來,1小時收費高達6.5元,比乘坐公車的價格還要貴。青桔單車有關負責人并沒有針對此事直接回應,只是表示:“暫時沒有調價計劃,”
復旦大學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表示,它們很容易形成一種流量的商業模式,前期投入的成本非常高,它是通過后期的價格的調整獲得彌補的。
從共享醫療到共享工廠,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近些年,各種冠以共享概念的項目開始浩浩蕩蕩席卷而來,比如共享雨傘、共享洗衣機、共享籃球、共享衣櫥、共享自習室等等,一時間似乎萬物皆可共享。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總額約為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共享經濟參與者人數約為8.3億人。
有專家直言,共享經濟它的靈魂就在于互聯互通,要用共享經濟這個概念去獲得發展的話,就一定要想一想怎樣去降低使用服務的成本,怎么樣打破這個企業之間的界限,品牌之間的界限,真正讓用戶用起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