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陸奶粉王”到虧損王,貝因美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業績連年跳水、股東不和、業務深藏隱憂……投資者和高管正在加速逃離,
公司創始人謝宏頂住壓力,董事長、總經理一肩挑,他能再次帶領貝因美重返榮光嗎?
業績變臉
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就像天氣預報,大多數時候是靠譜的,偶爾出現偏差,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但是,這個活兒放在貝因美(002570.SZ)身上,好像就顯得特別艱難,預告不準已經成為常態,
業績預告可不是國小生做作業,做錯了就擦掉重做,這是個很嚴肅的事情,關乎投資者的真金白銀,
斑馬消費簡單梳理發現,2013年以來,貝因美已發布10次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涉及半年度、三季度、年度所有階段,
貝因美也不是每次出錯,都是把業績預期調高,也有多次是因為對業績增長預計不足,
總之,就是公司對自身銷售情況、費用支出情況等,估計不足、掌握不夠,
這不,貝因美2020年的業績預告又出重大“車禍”,打得投資們一個措手不及。
在今年1月,公司欣喜地告訴投資者,預計2020年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5400萬元-8000萬元,
取得這個成績屬實不易,過去的一年,嬰兒出生量下降,嬰兒奶粉行業的市場增長趨緩,品牌競爭加劇,公司是克服重重困難化危為機,內抓管理、外抓營銷,逆勢實現收入增長、扭虧為盈。
看到這個成績,每個貝因美的投資者,都應該給公司點一個大大的贊,
然而,貝因美的老毛病只好了兩年,又犯了。
4月13日,公司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從預盈到預虧,全年虧損達3.28億元,這次預告不準又是因為啥問題?
公司是這么說的,營銷轉型導致銷售費用投入增加;走訪和評估了部分客戶,計提了過億壞賬損失;清點了庫存的基粉,計提了存貨減值。
讓部分貝因美投資者難以接受的是,這份修正公告發布的前一天,公司股價就已出現重大波動。
12日上午,受大盤整體走弱影響,公司股價跌幅在3%左右徘徊,但下午開盤后,股價大幅跳水,一度觸及跌停,最終以大跌9.86%收盤。在股吧里,有投資者合理懷疑,這是不是提前走漏了消息?
眾叛親離
貝因美曾是“大陸嬰童奶粉王”,在眾多進口奶粉的夾擊中,一度強勢進入大陸市場前三。
2011年,公司頂著“奶粉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深交所主板,一時風光無兩,
很快,公司創始人、實際控制人謝宏功成身退,將指揮棒交給了職業經理人團隊,安心做起了“首席科學家”的閑差,
之后,公司管理層就像走馬燈一樣,不停輪換。難得的是,在影響甚大的三聚氰胺事件中,貝因美幾乎是唯一一個未受波及的大陸奶粉品牌,得以借機快速做大,
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61.2億元、歸母凈利潤7.21億元,這是貝因美的高光時刻。
然而,躲過了“毒奶粉”卻未能躲過“假奶粉”,更未能抵擋住政策調整的沖擊。2016年和2017年,貝因美連續兩年合計巨虧超過18億元而披星戴帽,2018年,公司通過出售資產才得以成功保殼,
謝宏曾對媒體表示,自己不再想親自操盤,像過去那樣沖鋒陷陣了,但在公司大廈將傾之時,他不得不再度出山。
過去作為嬰童奶粉界的優等生,貝因美曾是資本追捧的對象,
2015年,國際奶業巨頭恒天然以18元/股、合計耗資34.64億元,拿下貝因美1.92億股,成為持股18.82%的第二大股東,
蜜月期,雙方你儂我儂,真是羨煞旁人。到了逆境期,變成了互相指責,
恒天然公開表示對貝因美“極度失望”;謝宏則對媒體痛陳對方決策效率低下,影響貝因美發展,“引進恒天然是最后悔的決定”。曾經的“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
雙方已經撕破了臉,感情再也沒有愈合的可能。2019年9月起,恒天然幾乎是不計成本、逃離式減持貝因美股份,
截至今年2月24日,恒天然持有的貝因美股份已降至2.82%,雙方聯姻6年,恒天然預計要以虧損達22億元的方式暗淡收場。
逃離的不只有恒天然,2018年底,長弘基金受讓貝因美集團所持貝因美5200萬股(占總股本的5.09%),5.46 元/股、總價2.84億元,
今年1月,長弘基金披露減持預告,離開的意圖明顯。離開的還有公司高管,2018年,貝因美以超過900萬的天價年薪挖來職業經理人包秀飛,希望他能用自己在惠氏、菲仕蘭等跨國企業的經驗,帶領貝因美走出困境。
今年1月,包秀飛宣告辭職,距離他的任期結束還有4個月時間,到底是業績不達目標引咎辭職,還是完成階段性任務后的正常換防?外界不得而知,包秀飛走后,謝宏董事長、總經理一肩挑,又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