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人猴“雜交”胚胎能夠存活,并且人類細胞占高比例,
這一研究由大陸外學者合作開展,團隊由來自昆明理工大學部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季維智院士、牛昱宇教授、譚韜教授和西班牙科學家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等人組成。
該論文在Cell雜志上發表,名為:《Chimeric contribution of human exte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 monkey embryos ex vivo(人類擴展多能干細胞對猴胚胎體內的嵌合作用)》。
人獸“雜交”胚胎研究一直備受爭議,這次又是怎樣的研究呢?
研究概述
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此次研究的主要內容,
研究人員將hEPSCs(人類擴展的多能干細胞)注射到猴子的囊胚(即胚泡),并對嵌合胚胎的形成進行了分析,
概括來說,在猴子胚胎6天形成后,研究人員向每個胚胎注射了25個人類細胞,
1天后,研究人員在132個胚胎中檢測到人類細胞;10天后,有103個嵌合胚胎仍在發育;
但是到了第19天,生存率開始大幅下降,只有3個嵌合體存活,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胚胎持續生長的過程中,人類胚胎細胞的占比仍然很高,
此前,曾有學者認為豬的器官與人的器官尺寸更為接近,比猴子更適合進行研究,
而這一數據表明,在嵌合體形成過程中,人類與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之間的聯系,比之前研究使用的物種更為緊密,這有助于了解嵌合體形成是否存在進化障礙。
此外,研究人員對胚胎中的人、猴細胞進行了轉錄組分析,探求hEPSC對植入前后猴胚胎的嵌合作用。
并且發現,在人猴嵌合胚胎形成中,細胞間相互作用得到了加強,
對于提高人類與距離更遠的宿主物種的嵌合效率,這一發現有著積極作用。
爭議中發展
人類-動物嵌合胚胎的相關研究,從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團隊中的Belmonte教授就一直致力于此,
2017年,他的團隊就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但是其中人類細胞的占比非常小,以至于難以成長為器官。
同年,譚韜、季維智也發表論文,為研究靈長類早期胚胎發育的DNA甲基化重編程及生殖受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9年,Belmonte造出了人-猴嵌合胚胎,但是出于倫理上的考慮,在第14天提前終止了胚胎發育,沒有讓它們發展成為“胎兒”;
也是這一年,中科院創造出世界首例猴-豬嵌合體活產,但是均在1周內死亡,
這一領域發展至今,倫理爭議卻從未停歇,
許多科學家認為人猴胚胎違反倫理道德,提出質疑:
如果這些干細胞在動物的大腦中,形成了人類的神經元,它們是否會有自我意識?
如果這些干細胞分化成了精子呢?該如何處理?
網友們也眾說紛紜:
如今,人-猴嵌合胚胎研究又現新突破,引起人們的關注,人獸“雜交”胚胎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為什么要進行這項研究?
概括來說,這項研究再次證實了人猴嵌合胚胎的可行性,“雜交” 胚胎正常發育后人類細胞所占比例能夠達到預期,
從長遠來看,人類-動物胚胎嵌合體可以用于研究人類早期發育并為疾病建模,并且可以開發新的藥物篩選方法,以及產生可移植的細胞、組織或器官。
Belmonte也指出:
作為科學家,我們有責任按照現行的所有道德,法律和社會準則,進行認真的研究,
他還表示,在開始這項工作之前,已經進行了倫理咨詢和審查,這一詳盡的過程有助于指導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