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母星”當然不是地球,也不是“太陽”,而是整個浩瀚的“太陽系”。
確定這個問題后,我們再來看看:
人類發展到盡頭,飛出太陽系的概率有多大?
答案是100%。
(條件是,有幾個人飛到最近的某顆系外行星上,這種情況也算,而不是整個人類集體遷出)
太陽系當然很大很大,但人類的盡頭也很長很長。
先說第一點:怎樣才能飛到距離地球最近的某顆行星上?
比鄰星b是一顆行星,位于南門二恒星系統。根據觀測,發現其與母星的距離恰當,位于宜居帶內。
系外行星比鄰星b想象圖,圖片作者:ESO/M. Kornmesser
這顆行星距離我們4.224光年,這個距離相當于是:
地球到太陽距離的270000倍。
顯然,以現在的化學推進技術,人類最多最多也就能載人到達木星或土星什么的。
但由于提問說的“人類發展的盡頭”,那么遙遠的未來,我們使用的,種種先進的推進技術中,恐怕核聚變發動機都只能算是最土的那一種。
2011年3月9日,旅行者1號的速度為17.062公里/秒,這個速度下每年飛過3.599個AU(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旅行者1號在這樣的速度下得花上73600年的時間,才能飛出地球到半人馬座比鄰星的距離。(數據來自wiki“旅行者1號”的相關數據)
假設,核聚變發動機可讓飛船的速度在旅行者1號的基礎上提高100倍。那么,飛到最近系外行星的時間就是736年。
也許還能提高得更多,比如300倍,那么到達系外行星的時間就是245年。
考慮到剎車等因素,就算300年左右。
300年你以為很長,但在星際航行中,這屬于最短最短的那一種。
圖片作者:Antonio Justamante Jacobs
現在,我們就以“核聚變發動機”技術極其普及和成熟的條件下展開說。
推進技術解決后,人類到達系外行星比鄰星b有多種可能的方式。
一、發展人體冬眠技術
當移民飛船飛出太陽系后,集體冬眠,只留下一個AI機器人值班。
二、人體胚胎的方式
幾男幾女帶著5000個人類胚胎,還有幾個AI機器人上路,300年前行的漫漫路上,不斷有人逝去,但由于有新的胚胎孵化成人,所以,飛船上一直有人。
三、人工自然繁殖的方式
在冬眠技術未成熟之前,就是數男數女上路,一路上進行生殖,大伙兒“一家親”。
…………
相對來說,第二種方式最靠譜,因為人體冬眠技術不知道最終能不能發展出來。
有人會反駁:照你這么說,那核聚變發動機能不能發展出來也是一回事。
這里有本質的不同,因為人類已經利用上了核聚變,比如氫彈。現在也正在花著數十億美元對聚變電站進行研究,比如ITER。但人體冬眠,現在未見成功的例子。
第三種方式的風險是,未來的系外行星,由于近親繁殖等問題,人種上沒有地球上的優越。
如上,根據目前(2018年)的技術推測,人類終究能搞出核聚變發動機,并能在300年的時間里到達最近的系外行星上。
所以:
人類發展到盡頭,飛出太陽系的概率幾乎是100%。
因為,這里的“人類的盡頭”,可以是20億年后。
你說不對!可能1億年后人類就是盡頭了!!
好吧,那你說,在未來的1億年里,人類搞不出核聚變發動機??
別忘了,我們研究核聚變發電站已經很多年了。
建造中的ITER。
核聚變發動機倒不是最難的。主要是食物和水(水的重復利用只能達到70%)的問題。就算在太陽系內采集到小行星上的冰。但維持人體生存屬必需的食物,營養素很難通過人工合成來重復利用。目前可預測的;載人登火星,就算只有兩個宇航員,至少也需要幾噸的食物和水。這還只是單程(需要半年多的時間),去了還不一定回得來。目前在飛船內大量種植植物和培育微生物食品,因空間有限還不現實。
在太空飛行要,發動機來做主動力,人類永遠飛不出太陽系,人類在太空飛行,是找到星系軌道,人類飛船進到星系軌道,飛行的速度是人類現在難以想像的,比如我們過入慧星軌道,40年就可以到其他恒星邊上,慧星的速度是什么發動機也比不上的。
你指的是當前的科技基礎之下嗎?就像五百年前人們認為窮人類一生也不會飛上天空一樣。用不著論證,期待下一次的工業革命吧
帶人類胚胎或者幾對男女,靠一代代繁殖,是不可靠的,因為第一代出發的人,肯定是精挑細選的,無論是天份還是后天受到的教育和經歷都是最頂尖的。可是,再飛船上出生的人,【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幾百人或者幾千人的飛船。知識很可能兩三代人就斷代了。
把地球當飛船用啊[捂臉]
不用帶那么多人的,5000女加我一個男,繁殖夠了,能源損耗也降了不少,飛得更遠。
核聚變發動機?核聚變不就是熱能嘛,核聚變發動機不行,可以搞核裂變發動機啊,誰能解答一下,
反對!如果你回到二百面前的大清帝國,找到街頭賣羊肉串的老王,問他一天之內能不能從北京跑到南京,他會告訴你,不可能的,你哪怕用一百匹馬拉車都不可能!但是他不知道二百年后人類發明了高鐵飛機核子彈。人類不能用現在的技術思考未來,目前人類物理學甚至連這個世界的原理的冰山一角都沒有揭開,時間,空間,物質等等宇宙這我們看來基本問題根本可以說一無所知。人類創造了度量單位,創造了所謂的數學和物理學生物學化學,造出了各種公式和理論,但是對世界的原理和基本法則,卻無法用公式描述。所謂公式,不過是描述人類所定義的物理量之間的某種等價關系或者聯系,但是對于其本質卻并不明白。科學的盡頭是對宇宙的全知全能,或者說是等同于造物者之類的神之領域。達到這種領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突破,也就是所謂時間的推移,智慧是不斷增長的,人類作為一種智能,在不斷學習和進化,滿足這一條件,第二個條件就是滿足“突破”這一過程所需的條件,就是說人類持續生存和發展。我相信只要人類持續存在,早晚有一天會突破生物本身的極限,完成從智人到神人的跨越。
感覺太陽帆比較靠譜
小編也不咋的就只會核發功機,那時就是暗場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