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他們搞的大天貓計劃,當時不知道是張勇還是蔣凡,從淘寶開始搞大天貓到千人千面,再到天天特價改版允許天貓參加,一系列的天貓扶持政策,把很多淘寶小店給擠壓死了,很多C店外逃到拼多多,直接成就了拼多多,我記得當時我們都是不看好拼多多的,畢竟一個剛剛起步的平臺,凡是淘寶生意好點的都沒往拼多多上考慮,但隨著千人千面和流量越來越往天貓傾斜,很多人生意一落千丈,為了增加曝光度有的就到拼多多去了,而且越去越多,爆炸式增長,反觀淘寶,還在一個勁的壓榨C店生存空間,尤其是前三四年。
所以我一直沒有搞明白,一個普通的人或者一個普通電商人都能發覺到問題,都知道淘寶樂趣在于淘,像逛集市一樣,C店是淘寶的基礎,包括天貓都是靠C店頂起來的,為何淘寶的管理層非要拆自己的基礎,也許這就是人家能做領導的原因,做領導總得與眾不同。不過這個與眾不同直接成就了拼多多,連普通人都能看出來的問題,我不相信張勇或者蔣凡看不出來,所以說他們倆有點像是拼多多安排在淘寶的一點不為過。企業再大,那不是自己的,工資再少那也是進自己兜,要我說,隨便拉幾個電商去做他們的職位,也許比他們做的更好。
我覺得淘寶推向天貓化,這個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電商收稅是大勢所趨,淘寶是在引導C店賣家企業化運作,之前的低價競爭,只會導致品質越來越差,所有人都沒錢賺!提高客單價也是大勢所趨,錯就錯在淘寶沒有一視同仁,搞流量傾斜,這才給了請多多機會!請多多能成功,有8成的功勞來自于微信扶持砍一刀裂變營銷!
花樣太多,收費太多。今年千人千面,明年猜你喜歡,后年直播了。收費就更夸張了,機器人 一句您好歡迎光臨,收費300一年[流淚],列印個快遞單也是收費,看個自己的數據都收費……
阿里以為消費升級了,錯判形式!
馬云讓張勇當CEO,注定聯想的今天就是阿里的明天。阿里最終被騰訊給瘋狂咬死。看看格力和美的今天市值的差距就知道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美的成功了,格力廢了。
[淚奔]其實吧我做淘寶10年,很多怪淘寶趕走小賣家,其實不是簡單點說。[捂臉]有些人做了10年就是會補單,不肯更新技術天天研究補單,然后死了,就怪淘寶不給流量。
因為淘寶發現沒流量了,c店賣家是沒有自帶流量的,都是在消耗流量,只能讓品牌進來,才能互相帶流量
阿里靠直通車一天的收益高的我們想象不到,直通車一年比一年貴,淘寶打造一個爆款,最少得投入十幾萬,今年淘寶流量都跑到多多去了,淘寶很多商家都在放棄淘寶,今年淘寶的直通車收益絕對低于往年,阿里貪心作死
我以前是淘寶忠實客戶,蔣凡張三以后下載拼多多,淘寶沒有用過了,像我這樣的普普通通婦女應該不算少吧!
蔣凡干的,所以這次要撤掉他,他把盈利做第一基礎了,根本沒考慮突發應急路線,還在一意孤行,拼多多出來的時候就應該踩剎車,現在晚了。把淘寶分成各種豆腐塊讓推廣員吸血,可怕的是數據造假嚴重,推廣員根本沒有能力推,只是有權限。好多人交了智商稅。
有一個大膽的推測,估計很多人也想到了,那就是,這本身就是阿里的一個戰略:扶持天貓,把小商家(C店)清場、趕到拼多多或其它平臺上;但他自己又不好意思明著干,正好拼多多出現了,順水推舟,正好借機會把小商家清出去。為什么這么說呢,阿里的人都是精英,咱們想到的,人家也老早想到了,所以一定是他的戰略就是這樣的。這樣操作也是符合戰略邏輯:天貓做精品品牌、做工廠直營相當于線下的大商場;小商家跑到拼多多,拼價格,類似于線下的集貿市場;等過段時間,拼多多真正做大后,國家再出臺個政策,把中小商家一鍋端、或者變相提高運營成本,這樣拼多多也好、小商家也好,都沒辦法混下去去了,阿里再來割一波韭菜!阿里其實希望拼多多做大、做雜,做大了才能下手,做雜了才有機可乘~到最后,才能讓市場真正控制在一部分人手里。當然,戰略能否落地,還得看執行,天天搞小三肯定不行,不然后院起火,還沒等到對拼多多下手那一天,自己先腎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