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第一次走出北京:顯微鏡下的神奇世界

4月24日,在大陸航天日南京主會場,2份月球樣品、1份月壤試片首次同公眾見面,這也是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第一次在首都北京之外公開展出,

官方表示,這有利于充分展示大陸探月工程取得的輝煌成就,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公益科普,讓更廣大的人民真真切切地參觀月球樣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展品1:“海上生明月”

包括樣品盒、梯形底座、光學放大鏡三部分,總體構型呈一輪圓月從海平面緩緩升起,以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為中心,融合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展示大陸智慧與大陸力量,

其中,樣品盒用于密封和保存樣品,中心直徑20mm區域為樣品,樣品重量75mg。梯形底座用于展示和凸顯樣品盒,整體采用特種玻璃制成,半球形光學放大鏡用于放大樣品,便于觀看。

底座底部邊長22.89cm,象征嫦娥五號自發射到返回的任務時長22.89天;

上部邊長17.31cm,象征嫦娥五號采集月壤1731g;

高度17.0cm,象征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實施至2020年嫦娥五號返回經歷的17年。

展品2:“明月照我還”

包括樣品盒、梯形底座、對拼球放大鏡三部分,總體構型為三層臺基上的一輪圓月,球形中間為月球樣品。寓意嫦娥五號任務獲取大陸人的第一份月球樣品返回地球,祝愿大陸探月工程行穩致遠,照亮未來。

樣品盒中心直徑20mm區域為樣品,樣品重量77mg。梯形底座用于展示和凸顯樣品盒,整體采用特種玻璃制成,光學放大鏡為滿月形球。

底座底寬17cm,象征從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實施至2020年嫦娥五號返回經歷的17年;

展品整體高度22.89cm;象征嫦娥五號自發射到返回的任務時長22.89天;

三臺階底座,代表探月工程“繞”“落” “回”三步走戰略,寓意大陸探月工程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

展品3:月壤試片

為了使觀眾能夠更清晰地觀看月球樣品的微觀組分,展廳里還放置1枚月壤試片,在顯微鏡下,月壤顆粒錯落有致。

月球土壤(lunar soil)指月球上所特有的土壤,是分布于月球表面的一層厚達幾至十幾米的土狀混合物,由月球巖石在遭受隕石撞擊、太陽風轟擊和宇宙射線輻射等空間風化作用后形成。

月壤包含了各種月球巖石碎塊、礦物及隕石等物質,并記錄了月表遭受撞擊和太陽活動歷史。

據介紹,月壤的基本組成顆粒包括:礦物碎屑(橄欖石/斜長石/輝石/鈦鐵礦/尖晶石等)、原始結晶巖碎屑(玄武巖/斜長巖/橄欖巖/蘇長巖等)、角礫巖碎屑、各種玻璃(熔融巖/微角礫巖/撞擊玻璃/黃色或黑色火成碎屑玻璃)、獨特的月壤組分粘合集塊巖、隕石碎片等,

月壤的分選性普遍較差,粒度與淤沙相似,但分布范圍很寬,顆粒直徑以小于1mm為主,絕大部分顆粒直徑在30μm~1mm之間,中值粒徑在40μm~130μm之間,平均為70μm。

月壤中除具有鈦、鐵、釷、鈾、稀土元素等資源外,還蘊藏豐富的鉻、鎳、鉀、鈉、鎂、硅、銅等金屬礦產資源,

月球巖石和礦物是研究月球資源、物質組成與形成演化的主要資訊來源。采集月球剖面樣品和月球巖石樣品,對月表資源調查、月球物質組成、月球物理研究和月球表面過程及太陽活動歷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