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定制OS新功能詳解!8G內存還能這么玩

近段時間,內存融合或者說內存拓展技術,經常在不少行動電話廠商的宣傳中被提及。

據稱通過這一技術,行動電話原本8GB的內存可以變成10GB或12GB,而12G內存則可以變為15GB甚至19GB,

對于飽受內存不足困擾的用戶來說,這種技術看起來似乎正是為他們準備的。

但是很多朋友都有疑問,這種給行動電話增加內存的技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又真的有這么明顯的作用嗎?今天就為大家揭秘。

首先,所謂的“融合”完整地說指的是內存與閃存的融合,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了解一下什么是內存,什么又是閃存:

內存(RAM)是一種易失性存儲器,它的特點是速度更快,但斷電時會丟失所存儲內容,所以主要用于存儲短時間使用的數據,并作為系統運行時的數據動態緩沖區來使用。

閃存(ROM)則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它雖然性能不如內存,

但數據一旦寫入后就會被固定下來,即使切斷電源存儲的數據也不會丟失,通常大家在行動電話中存儲的圖片、照片、視訊、APP,都是被存儲在其中。

相比于閃存所使用的NAND Flash芯片,內存使用的DRAM芯片每GB容量的價格要昂貴許多,所以12GB、16GB,乃至18GB RAM通常只會出現在中高端機型上,在出貨量更大的中低端領域則往往還是以4G、6GB和8GB規格為主,

眾所周知,行動電話的內存越大能夠同時打開的APP就越多,而在智能行動電話承載著越來越多功能的當下,用戶對于同時保持多個APP運行顯然也是有著一定需求的。

但可能很多朋友已經發現,現在動輒8GB、12GB內存的機型能夠同時運行的APP數量,其實并沒有比當年3GB或4GB時代多很多,

事實上這其實并不是錯覺,而是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為硬件所提高的性能,很快就被軟體升級帶來的必要或不必要的功能給消耗掉了;

其二是因為Android使用的Java開發語言本身在性能方面的劣勢,開發者為了盡可能提升APP的性能以保證用戶體驗,普遍都會在最大限度上占用更多內存。

因此,內存融合/擴展技術也就應運而生,

內存與閃存這兩種特性迥異的存儲為何能夠“融合”?這里又不得不提到ZRAM和SWAP兩個技術:

SWAP簡單說就是Windows的虛擬內存技術,也就是將ROM作為RAM使用,它的優缺點也與虛擬內存類似,可以讓系統同時運行很多的程式,或是對內存有更大需求的程式,不過閃存的讀寫速度畢竟低于內存,在虛擬內存中打開的應用讀取效率會下降。

ZRAM則是將物理內存中的一部分劃分出來,將后臺應用和前臺應用的不活躍代碼部分進行壓縮,需要的時候將數據解壓出來,通過降低數據規模的方式變相增大內存,

但代價是需要CPU計算、甄別APP中的哪些代碼不活躍,增加CPU的占用,

ZRAM和SWAP這兩個技術其實在10年前的Android 2.2中就已經被提出,用于解決行動電話內存不足的問題,但時間久遠并不代表這一技術如今再被拿來“炒冷飯”是沒有意義的。

近年來普及的5G通信帶來了比較明顯的功耗提升,行動電話廠商為了保證產品的續航,在系統策略上對APP的后臺駐留往往都非常敏感,“殺后臺”的情況更加明顯,以至于谷歌也在Android 11上應用了“緩存應用凍結”功能。

在這種背景下,通過擴充內存的方式增強行動電話后臺保活能力,對需要經常使用多任務處理的用戶來說尤為重要,

使用iQOO Z3進行實機測試:關閉內存融合時,用默認的8GB內存打開16款常用APP和4款游戲,最終僅有4個應用和一款游戲被保活,其余均被“殺后臺”,需要重新加載;

打開內存融合,系統自動將內存擴展至11GB,此時再次打開相同的App,則有6個應用和2款游戲可以直接熱啟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保活量確實多了,行動電話的多開能力獲得了比較顯著的增強,但也明顯感覺到重度多開后是不如一開始流暢的,這應該就是閃存速度不及內存的表現了。

所以總的來說,這項技術對中低端機型的體驗可能有“雪中送炭”的提升,而對內存容量本身就有12GB以上的旗艦機來說,它其實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