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認,但是我們的制造業確實還處于全世界制造業的第三梯隊。并不是說第三梯隊就一無是處。因為現代高科技制造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技術差距其實并不大,但是卻能出現一些顛覆性格理論和關鍵技術。
第三梯隊和第一梯隊的差距更大,但是當下社會的基本發展情況依然是處于第三梯隊的。第二梯隊和第一梯隊更多的是處在科技前沿方面,而并不是社會實用方面。社會實用方面真正能夠普及的還處于第三梯隊的這一個階段。所以在我們看來,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當中所感受到的科學技術并沒有那么差。并不認為大陸比那些尖端發達的科技國家會有本質上的差距。但是作為一個業內人,其實一些技術工作者還是知道期間的差距深似海。
尤其是一些尖端技術領域,要是落后一個3,5年,就是好幾代的差距。沒有技術交流,技術轉讓和技術突破創新,單靠自己一點點的研發是很難追趕得上的。而且說一點大家都不愛聽的話,我們的科學技術自改革開放以來確實發生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但是這些進展再決定意義上都是美國公司幫助扶持的。
可以說改革開放最大的功臣在科學技術上必是美國無疑,但是這些東西我們不敢承認,也不能承認。而美國也從來沒有傾其所囊教授我們,不論是我們所說的云端服務也好,阿里巴巴的研究院也好,還是技術中心,其實都有美國微軟和頂級科技巨頭的身影和背后的資金支柱,技術轉讓。
在長達幾十年的技術轉讓和技術幫助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夠擠進世界第三梯隊,在技術上大體完成了技術躍進。但是美國人也不傻,同時美國人也認清楚了現在是一個怎樣的發展現實。他不會繼續培養自己的競爭對手,而技術的封鎖和脫鉤對于美國來講,無非也就少了一個打工的,可以找印度找其他國家繼續培養。
對于我們來講,沒有了尖端科技公司的幫助合作,甚至在教育領域他們也相繼退出。我們是很難自己完成更新迭代的,因為我們一直沒有辦法自己培養尖端科技人才,尤其是在制造業方面,我們多年以來都仰仗西方的教育培養,然后把這些人才以各種形式整回大陸。沒有這個流程,我們從來都沒有完成過技術人員的內循環。
大陸的技術行業更多的還處在講身份,指標的基礎上。并不利于那些極為特別而又精英的高端技術,制造業人才的培養,以及他們對于自身能力的發揮。因為在這里無論你做什么都要先講立場,而不是先講你的能力,在全社會還都是奴隸的時候,你也可以不要求奴隸有思想,只要求他們貢獻自己的技術和勞動。
當奴隸變成人才,擁有自己思維的時候。你在想要人才變成奴隸是很難的。大部分的人才即便自己也并沒有任何訴求,也希望能在一個寬松而自由的環境下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愿意研究的科技。這一點恐怕是一個理論和立場為先的社會,永遠也不能夠給人才的,也是這個社會永遠也不可能培養出自我循環高端人才的原因之一。
你是想說當人還窮的時候,只想撈錢,對科枝發展不是第一興趣,現在的大部分資本家都是這樣。
支持作者觀點,只有認清形勢才有更好的發展。
原因很簡單,大陸制造業的工人,也就是藍領是底層,只有5%是高級技工,德國有50%,日本有40%
我相信我們的大陸能培養自己的人才!
能制造航母5代機能單獨制造擁用自己的空間站也是第三梯隊啊,美國幫助我們造航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