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五月以來,泡泡瑪特正經歷著云霄飛車般的股價波動。
作為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二級市場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神話,掛牌首日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迅速超過千億港元。但三個月后,市值卻近乎腰折,股價從最高點2月17日的107.6港元/股最低跌至46.65港元/股。目前,泡泡瑪特一直在60港元/股位置上下震蕩。
5月11日收盤,泡泡瑪特報59.6港元/股,從上市后107.6港元的高點到現在,股價跌幅也達到45%,目前市值為80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70億元,距高點縮水564億元,
近日,泡泡瑪特又因旗下Skull Panda、一禪小和尚等產品價格從59元漲至69元,引發爭議,公司回應稱,由于供應鏈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因此采取提價策略以應對成本抬升。此外,潮流玩具在設計上更加精細,工藝更加復雜也導致了成本的增加,
作為一個低成本、高毛利的行業,這個回應并不能說服外界。漲價背后,泡泡瑪特正面臨著業績放緩、股價縮水和競爭加劇等一系列煩惱。
一方面,泡泡瑪特的火爆,讓曾經純設計師手工制作、價格高昂、沒有成熟產業鏈、缺少購買渠道的潮玩,開始真正走進大眾,潮玩企業或者以名創優品跨界盲盒為代表,都紛紛“殺”入盲盒市場,
另一方面,盲盒的本質只是一種營銷方式,各行各業利用這個概念開啟營銷策劃,開啟一場萬物皆盲盒熱潮。但也有部分商家濫用盲盒概念傾銷過期產品,售賣活體寵物等,滋生出諸多盲盒亂象,也讓盲盒的概念逐步祛魅、退溫。
業績放緩,爆款IP銷量下滑
漲價背后,泡泡瑪特業績正在放緩。根據2020年年報,公司全年營收25.13億元,同比增長49.3%;調整后凈利潤5.9億元,同比增長25.9%。但是,增速放緩,2018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25.5%、227.2%,2020年則是49.3%,僅為過去發展速度的五分之一。
來源:獵云網
此次,泡泡瑪特選擇了非爆款IP進行嘗試。未來以MOLLY為代表的核心IP還會否漲價,也引起消費者的擔憂,
據悉,單價65元的一款盲盒,總生產成本是23元,占比約為35%,在這23元的生產成本中,支付給藝術家或IP提供商的授權費約5元,商品采購成本18元。
東莞市博宏潮玩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獵云網,90%以上的潮玩生產工廠都集中在東莞,今年以來,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確實都在上升,作為盲盒玩具的主要原材料,聚氯乙烯(PVC)成本上升了35%,盲盒的火熱,也讓廠商訂單大增,“過去一年,訂單增加了30%,工廠目前可以排的過來。”
據央視財經報道,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材料、工業制品的PVC,今年價格一度達到了近十年的歷史高位。PVC價格從1月份的7900元/噸左右,漲到了3月份的9200元/噸左右。進入4月份,價格雖然有一定的回落,但目前仍處于高位,
IP和渠道是潮玩行業的核心壁壘。從爆款IP來看,泡泡瑪特銷量最大的兩個IP——Molly和PUCKY盲盒均出現了銷量下滑的現象。
Molly2019年的銷售額為4.56億元,占總收入的27.1%;2020年其銷售額降至3.57億元,下降9910萬元,占比跌至14.2%;
PUCKY2019年的銷售額為3.15億元,占總收入的18.7%;2020年其銷售額降至3億元,下降1530萬元,占比也跌至11.9%,
來源:財報截圖
渠道方面,根據泡泡瑪特財報,線下門店方面,泡泡瑪特2020年內新開76家零售店,至年底共有187家零售店,2020年期末零售店較去年同期增長64.0%;機器人商店方面,2020年內公司新開526家門店,至年底共有1351家機器人商店,2020年期末機器人商店較去年同期增長63.7%。
也就意味著,去年泡泡瑪特平均每個月開6~7家零售店,每天新增1~2家機器人商店,
瘋狂開店背后,公司銷售費激增,由2019年的3.64億元增至6.3億,同比增長73%,管理費用亦同比增加96.5%至2.8億元,泡泡瑪特管理層表示,2021年開店數量可能還會更多一些,主要還是圍繞著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
經典IP先有內容再有形象,但以Molly為代表的泡泡瑪特頭部IP,缺乏內容基因,需要通過線下門店進行持續曝光。這也是為什么即便線上的貢獻率不錯,泡泡瑪特依然在線下不斷擴張。
“發不出貨”
發貨慢是泡泡瑪特被爭議的另一方面,在小紅書、知乎等平臺上,關于泡泡瑪特不發貨的討論屢見不鮮,截至目前,黑貓投訴平臺上相關泡泡瑪特的投訴達3582條,投訴集中圍繞在發貨延遲不退款、貨品有瑕疵返廠后無備品不退款等問題,被質疑欺騙消費者。
獵云網在位于朝陽大悅城的泡泡瑪特線下店看到,Molly的一天和ViviCat懶坐系列手辦前面貼著缺貨狀態,店員表示補貨時間不確定。此外,新品labubu海綿寶寶系列產品,用戶線下購買時,需在線上泡泡瑪特有贊商城進行下單,店員稱是為了避免聚集,讓用戶獲得更好的購買盲盒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財報,泡泡瑪特2020年來自零售店的收入10億,毛利率62%,占總收入比為39.9%;來自在線渠道的收入9.52億,毛利率為66.4%,占總收入為37.9%。
艾媒咨詢發布的《大陸盲盒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12月上半個月,1688平臺盲盒及衍生品的成交額是11月同期的2.7倍,加工定制的買家數量同比增長300%,
廣州拓新盲盒公仔廠家負責人楊海飛告訴獵云網,周圍他認識的很多廠商現在都想轉行到盲盒生產中,據他介紹,在新品制作上,品牌一般都會先下一部分訂單,等上市銷售反饋之后,再決定生產多少,“有時候爆款產品是上市秒光的狀態,但廠商一般都是生產多家品牌的貨品,會簽署相應的保密協議,品牌找我們補貨時,我們正在生產其他產品。”
一款潮流玩具的設計制作,需要歷經設計、3D列印、建模、工廠簽約、生產制作、包裝售后六個步驟,整個過程需要3-6個月。
目前,泡泡瑪特采用的是周期性MTO模式(Make To Order,面向訂單生產),在一個銷售周期內統一向代工廠下生產訂單,代工廠隨之生產,泡泡瑪特COO司德曾表示,泡泡瑪特會提前6個月做IP規劃,包括每個IP推出多少個系列,甚至包括對系列的預計銷售額。
此外,過去一年,泡泡瑪特因甲醛超標、二次銷售等品控問題不斷受到爭議,
泡泡瑪特首席營銷官(CMO)果小曾表示,“每個產品都會有一些殘次品,我們的量較大,這一問題也會被放大,我們也在不斷地改進。4年時間不長,我們和工廠還處在磨合階段,只能盡力去減少錯誤率,”據果小介紹,泡泡瑪特有一套篩選工廠、監督工藝的流程,同時也在不斷增加產品考核的指標。
可米生活創始人靳鑫告訴獵云網,現在已經出現盲盒過熱的情況,市場上有成千個SKU,也存在各種蹭熱點的產品出現,在盲盒井噴的時代,對于廠商的創新能力、生產能力和供給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也需要消費者最終去選擇高性價比、打動其心智的產品。
來源:艾媒咨詢
從盲盒的產業結構來看,根據《報告》,盲盒產業當前主要包括設計生產、傳播銷售以及延伸市場等環節,在延伸市場,“改娃師”等盲盒衍生職業也正在興起,形成了一個更加細分多樣化的產業新鏈條,
在二手交易上,閑魚也讓成為大陸最大的盲盒二級市場,去年閑魚上有超44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11月閑置盲盒交易額超過了1.2億元,同比增長超70%,平臺一年盲盒交易額接近泡泡瑪特一年營收。部分閑魚頭部潮玩玩家年入超200萬元。
盲盒也席卷各大社交平臺,獵云網從小紅書上看到,關于盲盒的筆記高達25萬+條,
盲盒也正在攪動著整個潮玩市場,產生一些野蠻現象。IP是潮玩產品的核心,隨著更多企業入局盲盒,經常會出現砸錢買IP的現象,甚至很多潮玩圈外人士轉行做盲盒設計師,獵云網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都看到潮玩設計師、盲盒設計師等職位招聘。
行業競爭加劇
泡泡瑪特頭部地位也變得岌岌可危。52 TOYS、IP Station等潮玩頭部企業紛紛進軍盲盒,名創優品也于2020年宣布設立TOPTOY的潮玩集合店,主打平價盲盒,
“KIMMY&MIKI”是52TOYS的原創IP,產品多以盲盒的形式在市場銷售,截至目前,系列產品的累計銷售數量超過了1000萬只。該款產品定位為“有趣的女孩不止一面”,直擊女性用戶群體心智,
據悉,52TOYS將在2021-2022期間重磅涉獵線下,沉淀玩家,在大陸一線、新一線的核心商圈開設門店80家。而名創優品的TOPTOY則宣稱要做潮玩界的“安卓系統”。
據Mob研究院《盲盒經濟洞察報告》,2017-2019年泡泡瑪特復合年增長率達226.3%,市場份額暫時領先,但占比僅8.5%。市場份額緊隨其后的二三公司占比分別為7.7%和3.3%,差距并不明顯。當前潮玩行業競爭激烈,但行業長尾部分占比近8成。預計大陸盲盒行業至少還會迎來5年的高速增長期。
跨界玩家也紛紛“殺”進來分一杯“羹”。以優酷、騰訊和YouMeLive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依托自身影視、游戲等IP形象。優酷推出的《鄉村愛情》盲盒上線6小時官方便宣布首批預售售罄。
優酷方告訴獵云網,目前盲盒業務還在摸索中,不便對外發聲,未來或將以盲盒為主題舉行線下活動。
來源:獵云網
潮玩產品愛好者劉明(化名)認為,今年萬物皆盲盒時代的到來,讓盲盒這個概念已然不再新奇,未來更多廠家可能會另辟蹊徑,比如設計更多開箱方式、更多爆火IP,進一步擴大盲盒受眾群體,設計出符合更多年齡層次的人群需求的盲盒產品。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超過3成受訪網民認為盲盒噱頭過大,產品本身缺乏實用性,超過2成用戶認為價格不合理。
可米生活創始人靳鑫認為,泡泡瑪特上市之后,更多年輕人喜歡上潮玩品類,用戶心智增強的同時,市場也涌入參差不齊的產品,有的只是凸顯盲盒屬性,產品準入門檻降低,有的里面裝的甚至是粗制濫造的產品,
最近,他和很多渠道商溝通,都強調要打造精品,回歸到產品的本質,而不是停留在營銷層面。靳鑫認為,頭部企業將繼續占有這個市場的重要比例,市場會迎來優勝劣汰,最終還需要回到產品品質,打造自己的IP,留給消費者作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