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需要關注哪些問題?專家表態

面對數字化浪潮,中央銀行有必要主動創新法定貨幣的發行和流通方式,探索央行數字貨幣以優化法定貨幣支付功能,緩解私人支付工具的沖擊,提高法定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大陸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原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在“國際金融論壇2021年春季會議”分論壇上表示,

各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應如何設計、如何影響國際貨幣體系、又應該如何監管?在上述論壇上引發了各國專家學者的討論。

國際清算銀行亞太區首席代表悉達多·蒂瓦里指出,央行發布數字貨幣的時候,首先要保證貨幣幣值的穩定,也要保證整個體系運行的穩定,

清華大學部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何平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具備了先進的技術,可以幫助整個經濟加速實現數字化的轉型,

其在應用的場景以及與其他支付手段的定位、合作,包括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定位與合作競爭方面,都需要有更多的頂層設計,不能簡單地盲目推進,

數字貨幣研發這幾點需考量

姚前認為,數字貨幣研發,需要從多個維度來考量,如在技術路線上,數字人民幣采用了賬戶路線,而有一些國家則選擇了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技術路線。

但對數字貨幣來說,基于賬戶和基于代幣兩條技術路線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

“代幣也是一種賬戶,是新型的加密賬戶,相比傳統賬戶,用戶對加密賬戶的自主掌控能力更強,”姚前表示。

而在央行數字貨幣是否使用智能合約的問題上,姚前認為,數字貨幣不能只是對實物貨幣簡單的模擬,若要發揮數字優勢,未來的數字貨幣一定走向智能貨幣。

此前有業內人士擔心,加載除法定貨幣本身功能外的智能合約會影響其法償功能,因此建議對央行數字貨幣加載智能合約持審慎態度。

但目前,加拿大、新加坡、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開展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項目,均實現了智能合約。

姚前認為,此前出現了一些由于智能合約安全漏洞而引發的系統災難,這說明該項技術成熟度有待改進,所以央行數字貨幣應在充分考慮安全性基礎上,從簡單智能合約起步,逐步擴展其潛力。

在運行架構方面,姚前指出,商業銀行傳統賬戶加數字貨幣錢包的架構體系,避免了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沖擊,目前雙層架構正逐漸形成各國共識,數字人民幣也采用雙層運營體系。

他認為,雙層運營和單層運營也并非二選一的關系,二者可以并行不悖、兼容并蓄,以供用戶選擇。

價值屬性方面央行直接負債還是運營機構負債,也是數字貨幣研發需要考量的重點之一。

此外,還需要考量的重點有是否計息,以及發行模式采用發行還是兌換。

應用場景、金額需精心設計

“監管也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需要考量的重點。”姚前認為,這需要在隱私保護與監管合規之間取得平衡,在數字世界中,數字身份的真實性問題、隱私問題、安全問題或涉及更大的社會治理問題,需要做深入研究,

大陸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慶平也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在使用方面,未來還面臨挑戰,其中之一即安全性。

聶慶平稱,這需要認真分析現行的央行數字貨幣相對于傳統的銀行進行的客戶身份認證、賬戶管理、賬戶劃轉等,是不是帶來更大的安全性,其中有沒有漏洞。

在央行數字貨幣應用方面,何平談及在國際支付體系當中其有限匿名問題,何平認為,這會帶來國際資本的匿名流動,不利于各國監控資本流動,

“央行數字貨幣在國際支付當中應當承擔什么角色?區域性的還是全球性的?大額的還是小額的?需要我們斟酌。”何平指出,

支付邊界方面,何平表示,從功能上來講,央行數字貨幣是去中介的電子支付手段,不依賴于商業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其具備傳統電子支付手段的所有優勢和特點,可能會帶來加速脫媒,導致金融體系的結構性巨變。

何平認為,央行數字貨幣替代M0的小額支付會增加社會的持幣偏好,這一點并不需要過分擔憂,但如果央行數字貨幣替代了銀行的B2B支付,諸如大額的轉賬等,就可能帶來金融快速脫媒,短期內的快速巨變需要考慮金融體系能否承受。

“金額的限制、場景的限制,這需要精心設計,”何平如是說,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