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VS EMUI對比體驗:HarmonyOS力壓安卓?

鴻蒙VS EMUI

期待已久的鴻蒙系統終于正式發布,凰家評測在可以更新的第一時間,把手中的這臺Mate40Pro進行升級,所以這期內容,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升級了鴻蒙OS之后,你能在體驗上得到怎樣的變化?為了保證硬件的統一,凰家評測又花重金搞了一臺運行EMUI的Mate40 Pro,對比來看看,鴻蒙究竟厲害在哪里?

設計、UI界面

在進行對比之前,兩臺行動電話都已經升級為目前可更新的最新版系統。 在升級之后最直觀的變化就是UI,鴻蒙系統采用了全新的宇宙藍作為主題色,相較于原來EMUI的藍色,鴻蒙的顏色更深邃,

雖說一眼看上去和原來似乎沒有區別,但仔細觀察,一些圖標顏色和樣式同樣有變化,同時在字體上也進行了較大的優化,全新設計了 鴻蒙黑體 。

對比兩個字體可以看到,鴻蒙黑體的字重要更細一些,字的間架結構要更清晰一些,

而鴻蒙黑體除了視覺上更舒適之外,它還對生態中的其他設備有足夠高的兼容性,在不同分辨率、屏幕尺寸的設備上,會有不同的顯示尺寸例如在手表上,就會顯示比行動電話上更窄的字體,增大屏幕利用率,

在這套全新UI中,鴻蒙OS還在很多自帶app中引入新擬物的風格, 比如小算盤里的按鈕做了凸起的立體設計、指南針和時鐘又是這種凹陷設計,相比EMUI的一水扁平化視覺上更有意思一些,

動效相較于EMUI也更加流暢,很多動作和手勢都很順滑。

例如在打開和上滑應用時,會更有節奏感,超級終端進行設備連接時,兩個可以通信的設備會有磁力的吸附感;下載app時,也會顯示日食、月食的效果動畫,用起來看起來都更輕快有趣,

說點題外話,好像經歷了前些年一下拍扁的設計風格之后,擬物化又在逐漸回歸,像蘋果、小米這種的最新系統中,都有豐富的擬物元素,

系統的下拉菜單,相比EMUI也豐富不少,除了通知中心外,新增了下拉右側調出控制中心,下半部分增加了一個超級終端的功能,將多個設備的控制都放在同一個地方,同時對其他設備進行協同和接續,

例如現在行動電話上正在播放的視訊,可以直接在控制中心,將身邊登陸了同一賬號鴻蒙的平板拖拽過來,內容就可以在平板上進行接續播放,要注意它不是投屏,而是打開相同app進入了相同的界面,繼續播放剛才的內容,

不過現在兩個設備的系統都是beta版,體驗實在說不上太流暢,尋找設備的時間和響應速度都有些長,期待后續更新,

超級終端可以說是鴻蒙生態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簡言之就是你的行動電話、電腦、手表等智能終端,都是這個超級終端的一部分。

他們可以兩兩組合或是多個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取長補短幫你更好的完成一個事情。

打個簡單的比方,電視在屏幕尺寸上有優勢,而行動電話在觸控交互上有優勢,那就可以利用電視的屏幕來顯示內容,而在行動電話上進行控制操作,當然使用場景非常非常多。

而在鴻蒙的設計上,卡片這個組件的引入也是相比EMUI最大不同,

我們回到桌面,在支持鴻蒙系統的app圖標上輕輕一劃,就能呼出應用卡片,可以固定在桌面,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大小,相比其他系統來說,感覺就是把圖標長按菜單和小組件合二為一了,但不用強制固定在桌面才能使用,還是更靈活一些,開發者可以把特別常用的功能加入到卡片中來,提高使用效率。

這個卡片還可以進入二級,大家可以設想一下,以后微信掃一掃之類的,不用進入app,彈出一個卡片就能掃碼跳轉,要比快捷方式更高效。

而在負一屏的服務中心里,還可以直接添加各種服務卡片,不用安裝app,直接在卡片上完成用戶想要實現的功能,

這樣的形式,你可能覺得并沒有什么新鮮之處,但卡片式設計恰恰是鴻蒙系統全棧解耦設計的最好體現,

簡單說就是鴻蒙系統本身和鴻蒙的應用、服務是以一塊塊積木的形式設計的,你看到app是這些積木搭在一起組成的城堡,但他們還可以通過不同組合,去搭小房子、搭小橋,直接用在不需要app這個城堡的地方,也使得兼容硬件配置的下限更低,

再舉個例子,在行動電話上使用微信可以發消息、看朋友圈、拍小視訊;當在手表、汽車車機上使用時,可能只需要收發消息一個功能,那開發者可以直接把收發消息這塊積木拿過來用,

它可以直接獨立運行,減少了開發者二次開發的成本,同時僅一部分app占用的資源也會少很多,像一般內存不大的車機也能流暢跑起來,而且這個app不管在行動電話、手表還是車機上,用的是一套語言編寫,在互聯互通上更加無障礙,

應用體驗

說完了看起來怎么樣,接下來就該說說用起來怎么樣了,

由于底層系統確實變了,所以第一項測試就是之前安卓應用的適配情況,這里選取了大家常用的50個應用來測試在鴻蒙系統下的運行情況,結果都可以正常運行,沒有出現不兼容的情況,

不過對鴻蒙進行了適配的應用就非常少了,目前凰家評測測試的只有優酷自帶分布式卡片,當然系統剛剛正式發布,以華為的號召力這都不是問題,

同時凰家評測還聯系了在華為工作的同學,大概了解了一下鴻蒙生態下的app日后會以四種方式存在。

第一種就是原來的安卓app可以直接運行,開發者不用做任何改變,同時華為提供編譯工具,直接將安卓包轉寫成鴻蒙包,文件體積可以縮小40%。

第二種就是可以在原來安卓app的基礎上,增加鴻蒙分布式卡片,一起打包變成二合一的方式,即有鴻蒙特色功能,也不用重新開發app。

第三種則是如果開發者有在多端運行的需求,就類似于前面舉例子的微信,那么就可以用搭積木的方式重新打造一款鴻蒙app,滿足在生態內的多端運行條件;

最后一種就非常簡單,開發者可以不做app,只開發小卡片,比如像冰柜、洗衣機這種生態產品,控制他們,可能一個卡片的功能就足夠了。

發布會上還講到 ,大家一直頭疼的殺后臺問題,鴻蒙會有很大改善,因此我們特意測試了一下,瀏覽淘寶的產品頁面,然后再打開10個應用,過一會再返還淘寶,淘寶會回到之前的頁面;而微博在瀑布流里看到的內容,如果過段時間再返回,就會進入開屏廣告,然后回到瀑布流最頂部的那條微博,

而適配了鴻蒙系統的優酷視訊,再次進入,就會到之前的視訊位置,這其實和人們通常理解的“殺后臺”有一點不一樣,在應用退回前記住了當前的位置,再次打開時再快速回到之前的位置。

這一點相較于其他操作系統的確是一點進步,但如果能取消再次返回時的開屏廣告,減少等待時間,那體驗將會更好,

同時在啟動速度方面,凰家評測也做了一下對比,鴻蒙要更快于EMUI,快了近20秒。同時在打開最后幾個應用時,能明顯感覺鴻蒙的應用打開動作要比EMUI順暢很多。20款全部打開后,再打開第一款應用,兩臺行動電話的后臺都沒有殺掉第一款應用。這一點十分驚喜。

最后則是常規項目,續航和功耗。同一室溫環境下,凰家評測將兩臺行動電話調至同一設置,各游戲進行半小時測試。

可以看到,二者在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上都沒有太大區別,而在原神中,鴻蒙系統下的原神幀率波動很不穩定,表現異常,可能與目前Beta版固件有關,但總的來看,性能優化還是得靠硬件,系統的提升和優化改變非常有限。

而在續航方面,根據凰家評測3小時續航測試模型對兩臺行動電話進行測試:

兩臺行動電話耗電情況基本一致,所以不用擔心續航的問題,但也沒有說升了鴻蒙之后,功耗控制就會更好等等,在日常使用體驗方面,總體來說,現在的鴻蒙與EMUI,在相同的機型上感受不會相差太多,但通過一些功能的設計、構思也能看出,隨著后期鴻蒙生態中軟體、硬件的不斷補足,鴻蒙在體驗上會拉開更大的差距。

結尾

看到網上總有人說,能裝安卓的應用,就證明你鴻蒙還是安卓,就是套個殼續命而已,在這期內容的最后,表達一下凰家評測的看法。

首先安卓本身就是基于Linux開發的,這些代碼完全開源。誰都可以用,誰都可以魔改,大家說的GMS才是谷歌在安卓系統中的靈魂;而在華為不能使用GMS之后,已經很快替換為HMS,也推出了自己的應用市場,所以鴻蒙的誕生根本不是為了解決GMS的問題,也不存在什么套殼續命的操作,

而華為之所以要創造鴻蒙,是為了解決多設備互聯的問題,是為了提升多個智能設備的協同效率,那這個問題解決了,自己的生態建起來了,用戶的體驗真的通過鴻蒙提升了,那它是不是套殼還重要嗎?而且Linux代碼本來就是開源的,華為沒偷也沒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決新的問題也并不丟人。

我們就以用戶日常使用的角度來說,華為放任豐富的安卓app生態不支持,反而自己搞一個完全嶄新的生態出來,應用要重新開發增加開發者負擔,用戶升級之后原來的app不能用了,大公司的app可能很快更新了,那種小而美的app可能很長時間才能適配,這樣一來最終傷害的還是用戶和開發者,

所以目前這種既解決了問題,也沒有帶來新麻煩的方式,難道不是最好的嗎?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華為能夠更快的推動更多的開發者和生態設備,加入到鴻蒙系統之中,帶來更好的系統體驗,更完善的鴻蒙宇宙,

這次關于鴻蒙OS在行動電話端的體驗就到這里了,我們下次再見。 記得轉發,再點個“在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