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死亡,不意味著其中的恒星也都會死亡,很多時候恒星的壽命,將超過星系的壽命
處于主序星階段的太陽,此刻正在讓自身的氫元素,通過核聚變反應轉化為光和熱,而宇宙中數以億萬計的恒星,90%都和太陽一樣處于主序星階段,這些由星云坍塌旋轉升溫,點燃氫元素核聚變,而形成的天體們的生命周期,取決于它們各自的質量。
我們的太陽作為一顆中等質量的黃矮星,壽命在100億年左右,但宇宙中的一些大質量恒星,比如盾牌座uy,在幾百萬年內,就會消耗完自身所有核聚變元素,從而走向死亡。
對于已經存在了50億年的太陽來說,再有50億年,它內部的氫元素也會消耗殆盡,然后太陽就會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屆時火星軌道以內的所有天體,都將被紅巨星狀態下的太陽吞噬,我們的地球也不例外。
所以說我們的太陽,至少還能在主序星階段堅持50億年
天文學界目前估算出的銀河系年齡是135億年,這個數據如果是真的,那就說明我們的銀河系是宇宙大爆炸后,誕生的第一批星系之一,但目前掌握的數據同樣表明,銀河系在“不遠的將來”就將不復存在。
37.5億年后,仙女座星系就會撞上銀河系,這兩個本星系群內最大的星系將合并成一個更大的星系。在合并過程中,兩個星系的原始構造和外觀將被引力完全摧毀。而新產生的銀河仙女系,也不再是和銀河系一樣的棒旋星系,它會變成一個體積巨大的橢圓星系。
所以說銀河系這個天體系統,在37.5億年后將正式消失,當然,與它一起消失的還有目前位于254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
但銀河系的消失,并不會影響太陽和它的行星們,因為兩個星系內的恒星間隔,都在數光年左右,如此巨大的間隔,意味著在碰撞過程中,兩個星系的恒星和行星們,不可能發生任何物理上的碰撞。
如果那時地球上還有人類的話,夜空中新增的,來自仙女座的海量恒星,將讓他們看到一個更加璀璨的星空,而且橫貫夜空的銀河,也將在引力作用下發生扭曲,并與外來的仙女座星系,交織纏繞在一起。
只不過以上的奇景,人類不太可能在地球上看到
因為雖然我們的太陽,不會在37.5億年后就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但它的光度會在37.5億年間,增強近40%,未來10億年間,太陽系宜居帶就將后退到地球軌道以外,再然后地球海洋就會開始蒸發,整個星球將逐漸“金星化“
如果那時候人類仍然存在,大概率也是在火星上存在,但如果我們一直沒有掌握,大規模星際航行技術的話,人類文明100%撐不到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相撞那一天。
銀河系消失后,太陽系會怎樣?
銀河系隨著星系碰撞而終結生命后,太陽將在新的星系中繼續存在,它會先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再隨著超新星爆發,剩下一顆白矮星內核。
盡管理論上,白矮星熱量散發完畢之后會冷卻成黑矮星,但目前為止,天文學家沒有在宇宙中發現任何一顆黑矮星,因此有科學家認為,白矮星冷卻成黑矮星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宇宙的年齡還長。
其實除了以上的生命歷程外,太陽還有一種可能存在結局
眾所周知,星系的核心區域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因此仙女座和銀河系的碰撞融合,也是兩顆超大質量黑洞的碰撞融合。
而“黑洞融合”這一過程,將持續數百萬年甚至更長,更重要的是,兩個星系的恒星們受到的黑洞引力,會因為超大質量黑洞的旋進,而忽強忽弱。
我們的太陽在哪個時候,有可能會因為引力的突然變化,而被甩出星系,成為一顆流浪恒星。
總結
不論是留在星系內壽終正寢,還是被甩出星系,流浪在宇宙中,太陽作為一顆黃矮星,余生的長度是肯定能超過銀河系的。
但在熱力學第二定律統治的宇宙中,沒有不散的宴席,小到人類大到恒星,星系,都無法抗衡熵增定律,也無法抗拒“終將逝去”的命運。
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人類該珍惜地球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