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在糾結散熱 行動電話為何不再用金屬后蓋?終于講清楚了

炎炎夏日,一些莘莘學子們經過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聯考。而這樣炎熱的夏天,對于一些春冬上市的行動電話來說,這第一次“大考”就這么來臨了。

相信已經有一些小伙伴,已經感受到行動電話開始發燙的感覺了,尤其在5G網路的影響下,網速的提升,讓單位時間內的數據量更大,對于行動電話的處理運算來說已經增加了一定的負擔,對于散熱問題更加顯得突出,

并且,如今行動電話通常都采用了相對更大的電池,以及更大的攝像頭模組,擠占了部分主板空間,讓主板集成度更高,面積更小,也更加不利于散熱。很多品牌的產品都加入了大量VC液冷散熱等各類材料,以增強散熱效果,

如此大手筆的情況下,散熱仍然是個考驗,對于行動電話來說,如今外觀方面主要采用玻璃材質,導熱性相對金屬材質還是要差上不少,很多行動電話就這樣將熱量“悶”在機身內,配合更大的數據量和外界溫度的提升,散熱確實成為一個問題,

既然金屬的導熱性要強于玻璃不少,在幾年前,行動電話也流行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金屬材質,為何如今的行動電話不采用金屬材質的外殼,主流材質為何仍然是玻璃?其實,這其中有主要三個方面的考量。

一、5G時代天線設計要求更高

首當其沖的,就是信號問題,想要信號好,就需要設計好行動電話的天線。而隨著5G時代的來臨,5G速度更快,為了做大量數據的吞吐,天線設計也采用了MIMO設計,也就是多進多出設計,5G甚至做到了4*4 MIMO。加上5G的加入,以及5G不同的頻段,還可能涉及毫米波,這些使得5G天線的增加不再是增加一根這么簡單,可能僅僅5G方面就要增加5至6根天線,再加上此前的2G、3G、4G的頻段需要1-2根天線,僅僅這方面就需要如此多的天線數量。

當然,隨著5G時代而來的,還有更多其他功能的提升,Wi-Fi方面,除了支持2.4GHz和5GHz外,如今的Wi-Fi甚至已經有了2*2 MIMO 160MHz,這也需要更多天線去實現。還有著雙頻GPS天線,甚至還有這UWB即為超寬頻技術,都是需要天線的,

這些“雜七雜八”的頻段、技術,加上還要考慮游玩行動電話握持造成的遮擋信號問題,都造成了如今行動電話需要的天線數量非常夸張,對于天線的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采用的金屬背殼,都是在金屬殼上進行天線注塑,或者做成三段式結構。放在如今,根本無法滿足天線的數量需求,過去也有將金屬外殼做成天線接收器的情況,但依然無法滿足如今的數量需求。目前,還有部分行動電話將天線部分做在行動電話支架上,甚至后殼的背面,這樣如果采用金屬邊框,金屬會反射信號,造成信號接收出現問題,

二、NFC的普及讓金屬后殼成為阻礙

其次,信號也只是一個方面,NFC的普及也成為行動電話后殼換材質的原因之一。這主要是早在5G時代之前,行動電話的后殼也已經傾向于使用玻璃后蓋。不過在這里,可能很多人要問了,過去有一部分帶有NFC功能的行動電話,背殼也采用了金屬材質,難道NFC和金屬后殼有什么關系么?

其實,過去采用金屬后殼并帶有NFC的行動電話,有些是將NFC的天線植入在了金屬后殼的注塑天線內,有些則是在攝像頭孔區位置,開槽植入天線等操作。當然,這對于行動電話后殼的制作工藝也是有著一定要求的,而隨著NFC搭載的產品不斷下探,以及功能的不斷增多,金屬后殼天線留給NFC用的情況就成為問題,而較為低價位的產品,受制于成本,采用玻璃后殼明顯是更好的選擇,

三、無線充電的加入讓金屬后殼更尷尬

最后,還有一個方面讓會采用更高端工藝的旗艦機也逐漸放棄了金屬后殼,那就是無線充電的加入和發展,如今,無線充電已經成了一些旗艦機產品的選擇,畢竟無線充電能夠帶來更加自由的充電體驗,帶給人更高的便利性。

當然,無線充電和金屬后殼也是一對“死對頭”,這主要是因為無線充電利用線圈,靠的是電磁感應原理,這一原理在電磁爐上就有應用,當然,電磁爐是利用電磁感應產生渦流進行加熱,一些無線充電器還有著異物檢測功能,就是怕鐵磁性金屬會產生渦流效應從而導致金屬發熱,出現問題,更不用說如今行動電話無線充電的功率也越來越高,這方面還是需要謹慎小心的。其實行動電話金屬外殼材質很多為鋁合金,雖然鋁合金很難產生渦流加熱,但會阻擋電磁波的傳播,那無線充電也就沒用了……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天線設計的角度,還是從如今更多功能的加入方面,金屬后殼都已經成為了一種“阻礙”,所以面對這些問題想要解決的話,無論是從對金屬后殼進行更多的改進,還是對天線進行大量改進調試的角度來看,都不如直接選擇影響更小的玻璃更加經濟,可行性更高,所以曾經我們愛的金屬后殼也就離我們遠去。但對于散熱方面,也只能通過更多系統軟體的優化,進行更智能的系統資源分配,減少功耗,以及通過均熱板的方式來盡量解決這些問題。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