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就像是雞蛋黃一樣,被神舟十二號直接扎過去啦!( 吃貨同事的奇葩比喻 )
在今天早上,神舟 12 號成功發射,3 名大陸宇航員即將在天和核心艙上生活工作 3 個月,大陸人也終于開始了太空新征程。
別的不說,反正今天差評君的朋友圈,已經被各種神十二的圖片和消息刷爆了,
當然啦,能一起見證歷史,相信大伙們也都和我一樣倍感幸運。
而今天,差評君也準備趁個熱乎,和各位差友們聊聊神舟十二號的那些事兒,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乘坐神舟十二號的三位航天英雄,他們分別是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
其中,對于本次任務的指令長聶海勝( 中間這位 )來說,這已經是他第三次飛天,
1964 年的他出生于湖北省棗陽市楊垱鎮的一個小村莊,今年已經 57 歲。
據說,幼年的他曾在牛背上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雙翅膀在空中飛翔,可以說是從小就和天空結下不解之緣了。
出生貧寒的他,曾打赤腳上學,甚至還用兔子抵過學費,而靠著自己優異的成績和身體素質,他也成功成為了一名宇航員,
在 2005 年的神六和 2013 年的神十任務中,他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早已經晉升為少將軍銜的他,也成為了首位以將軍身份進入太空的大陸人。
就像聶海勝自己所說的:是部隊給了他這個苦孩子光明的前途,載人航天是偉大的事業,能參與其中,也是人生的幸運。
而這次,也是劉伯明的第二次飛天,他今年 55 歲,上次執行載人航天任務,是在 2008 年的神舟 8 號上。
神舟十二的三位航天英雄中,只有 46 歲的湯洪波是一次進入太空,
或許是因為初入太空,作為萌新的湯洪波也是玩心很重,神舟十二發射成功之后,立馬就秀了一波失重轉筆,,。
大伙們也應該都發現了,這次執行任務的宇航員其實都不算年輕。
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老宇航員經驗豐富,心理素質更過硬,畢竟航天這件事兒要極力求穩,
而且和某些 35 歲就要被 “ 優化 ” 的行業不一樣,對于宇航員來說,50 多歲可正值當打之年,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宇航員在 77 歲時可都還在飛天,
介紹完了宇航員,咱們來講講這次的神舟十二任務本身: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其中這次最主要的看點之一,便是和天和核心艙的對接,
在過去,我們的火箭從發射到對接需要花去兩天左右的時間,簡單的說,讓兩個高速飛行的航天器對接,難度堪比于在浩瀚的太空中穿針引線。
這一次,我們將整個從發射到對接的過程,縮短到了 6.5 個小時,等于是坐了趟從北京到長沙的高鐵。
這背后,少不了神舟系列飛船上新更新的 GNC 系統,它相當于是飛船的大腦,承擔著從起飛到返回的全部控制運動。
此前,它曾已幫助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而神舟十二號的成功,則是我們國家首次實施載人自主對接。
那么問題又來了,成功對接之后,他們在太空中怎么解決吃喝睡,他們的工作又是啥呢?
別急別急,咱們慢慢來,首先吃喝這方面可容不得我們擔心,雖然他們人在太空,但是吃的可比我們這些社畜豐盛多了,
在上個月底,我們發射的天舟二號,早就帶著包括食物在內的一些貨物搶先一步到了,
所以啊,這次 3 位宇航員等于是拎包入住,
在大伙們印象中的壓縮餅干、罐頭之類的食物,也早就從航天食物中淘汰了,
例如這一次,營養師們就給宇航員們特意準備了 120 多種食物,像什么紅燒肉、魚香肉絲等等經典菜,都包含在內,在核心艙里可以用類似微波爐的設備即熱即食,
像是粽子這類的食物,也早在 4 五年前被大陸人帶上太空了,
在生活起居這方面,我們的空間站核心艙則配備了 “ 三室一廳一衛 ”,
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小獨間,并且核心艙有 “ WIFI ” 覆蓋,宇航員還可以用 APP 調節艙內的燈光和溫度,活脫脫就是一個 “ 星際五星級酒店 ”,
但睡覺的話,還是要把自己裝進固定的睡袋,不然失重的環境下,人是會到處亂飄的。,。
除此之外,在失重的環境下,宇航員缺少運動肌肉難免會萎縮。
因此,核心艙內搭配了跑步機,這種把人掛在跑步機上的設計,在國際空間站上也很常見,
當然啦,他們可不是去太空度假的,在太空的三個月內,他們也有著不少的任務要做,
就比如說,他們要 “ 拆快遞 ”,
還記得上個月天舟二號送去的物資嗎?約 6 噸重的物資需要他們拆開,很多零件和設備都等待著他們拆開之后安裝、調試呢,
另外,不少關于空間科學的實驗要展開、還要有兩次的出艙活動和艙外作業、天和核心艙的在軌測試等等等等,,。
總之啊,這三個月他們可忙著呢。
就在差評君瘋狂碼字的時候,3 名宇航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的消息也已經傳來,這也標志著大陸人首次進入了我們自己的空間站,
另外在明年,大陸空間站將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即將到達大限的國際空間站退役之后,大陸有可能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雖然說起來輕巧,但是大伙們可能不知道,這個空間站的建成之路,咱們走了快三十年,,
國際空間站大家懂得讀懂,簡稱 ISS,是人類迄今為止最龐大、最復雜的航天工程,沒有之一。
它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400 多噸的重量,在約 400 公里的高空繞地球飛行,運氣好的話,在晴朗的夜空中,大伙們甚至憑肉眼就能看到它,
但就是這座由美、俄、日等 16 個國家共同合作的太空堡壘,卻很少有大陸的身影。,,
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過去:是因為他們不帶我們玩兒。( 現在則是:不好意思,咱們有自己的了 )。
而它們( 特別是美國 )拒絕我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害怕我們偷學技術。
在缺少國際交流的情況下,大陸的航天人只能自己摸索,不斷地在航天領域深耕,
在 1992 年,咱們還提出了大陸航天的三步走計劃: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建造空間站,
后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啦,差評君之前在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的文章中提到過: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愿望,標志著三步走的第一步順利完成。,,
……
2008 年的神舟七號完成了大陸人大首次太空行走,為下一步空間站的建設奠定技術基礎,
……
2011 年,天宮一號升空,先后和神舟八號、九號、十號完成多次對接。
……
天宮二號在 2016 年升空,先后和神舟十一號和天舟一號進行對接,它是大陸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
就在上個月,大陸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完成在軌測試驗證。
不久之后,天舟二號還帶著 3 名宇航員的消耗品、艙外航天服等等物資和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接,而它們,也正等待著主人的到來,
直到今天上午的 9 時 22 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載著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發射成功。
在大陸空間站看似容易的背后,只有我們知道其背后的艱辛,
另外在這兩年,來自世界各國的科研團隊也都在向大陸提交申請,希望能在大陸空間站上開展實驗,
有趣的是,去年我們就拒絕了一個美國團隊的申請,雖然聽起來很爽,但這并不是因為咱們記仇,而是因為他們的申報項目確實不滿足大陸的標準,。。
因為大陸空間站不玩美國的那些小九九,它向全世界開放。
而在不久的未來,或許你,也能帶著課題,申請在大陸人自己的空間站上做做實驗,
最后,根據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任的介紹,天和核心艙是一顆 “ 巨星 ”。
在時間、地點、天氣等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只要你抬抬頭就能在太空中看到它。
而差評君想說的是,當你碰巧看到這顆 “ 星 ” 的時候,請你不必收斂自己的驕傲,因為這是一個屬于我們大陸人,并由我們大陸人自己點亮的 “ 星 ”。
說到這兒,我想我們的高傲,已經盡數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