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臺北時間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成功實施第二次近月制動,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這也是最終的繞月飛行軌道,
后續,嫦娥五號將擇機實施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的分離。
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將進行月球正面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采樣等工作。
11月24日4時30分,大陸在大陸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大陸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兩臺150N發動機工作約6秒鐘,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由于長征五號火箭的發射入軌精度非常高,兩次軌道修正量都很小,
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大陸航天技術水平;
二是實現大陸首次地外天體自動采樣返回,推動大陸科學技術重大進步;
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大陸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嫦娥五號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開展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系;
二是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