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蘋果 華為更需要一副眼鏡

行動電話業務陷入困局的華為,死死地盯上了 AR。

先是發布了 AR Engine,而后發布 AR 技術 Cyberverse,如今還在逐步構建“5G+AR”生態,華為正一步步布下 AR 這盤大棋,

不過,棋盤之外的對手,也不在少數,

盡管蘋果 AR 硬件一年又一年地推延,但這顆“不定時炸彈”一旦出現,或將帶來又一次行業地震。對于大陸,小米早在去年被曝出申請了 AR 相關專利,OV 也早已推出自家的 AR 終端產品……

不難看出,行動電話產商們已不約而同地進入 AR 這一“新戰場”,

AR 坐上“云霄飛車”

AR 是什么?

2015 年,也就是在 Facebook 收購 Oculus 一年后,蘋果收購了一家鮮有人知的公司,這家公司就是 Metaio,

Metaio 雖然成立于 2003 年,在被蘋果收購之前也已經有些年頭,但一直未能進入大眾視野,因為 Metaio主攻的正是當時還沒那么瘋狂的 AR 技術,

Metaio 在 AR 圈子其實頗有些名氣,它曾經打造了一款力作 Junaio(鷹眼),Junaio 是一款可以應用在智能行動電話上的AR通用瀏覽器,用戶可以通過行動電話攝像頭的視角看到周圍街道、建筑物、商圈的數字資訊,

將虛擬資訊疊加到真實世界中,這就是 AR 的本質,

這件事兒聽起來簡單,要真正實現它,真正量產出消費級AR眼鏡,卻難如登天。

早在 1989 年,AR 技術就已出現,不過受技術發展限制,其行業和市場動向遲遲未有開啟;一直到 2014 年,在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行動電話的浪潮下,AR 這一技術開始重新受到行業和市場關注。

“2014 年到 2016 年是 AR 產業的市場培育期,當時吸引了一些巨頭入場,對于整個應用的推廣也更加多樣化”,深圳市 AR 協會執行會長付杰在 BWS 演講中說道。

付杰所說的巨頭,其實是包括 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 在內的國際科技巨擘——而在這一時期,華為還未有所行動。

當時的盛況是:

科技巨頭們紛紛進駐 AR 產業,Google Glass、微軟 HoloLens 等硬件產品應運而生;

一些 AR 明星初創公司,如 Magic Leap、Niantic(《精靈寶可夢 GO》開發商)等迎來瘋狂融資,僅 Magic Leap 一家,其總融資額就達到了 29.5 億美元。

然而,一時的繁華之后,迎來的卻是落寞,到了 2016-2017 年,整個全球 AR 產業的發展很快降至冰點,就像 VR 產業那樣,

“整個 AR 產業概念炒作過度,資本陷入盲目狀態,當時并不知道 AR 能夠給行業帶來什么樣的效果,能夠賦能哪些行業”,在回憶起那段“云霄飛車式”的發展歷程時,付杰說道,

當時,無論是 Google Glass,還是 Magic Leap One,它們盡管定位為消費級 AR 產品,但由于定價高昂、功能少、交互差等多方面因素,其并未能夠打入 C 端市場,而后紛紛轉向 B 端市場,應用于工業、醫療等場景中,

幸運的是,雖然 AR 硬件未能打開 C 端市場的大門,但用戶對 AR 的感知卻未減反增——在這背后,得益于移動設備對 AR 功能的擴展。

就在 AR 行業陷入低谷的 2017 年,蘋果和 Google 分別推出了 ARKit 和 ARCore,為整個 AR 行業注入了興奮劑,ARKit 與 ARCore 的推出讓上億移動設備瞬間擁有 AR 功能,也使開發者不需要任何別的工具就能夠開發 AR 應用,

可以說,ARKit 與 ARCore 的推出直接改變了 AR 技術的格局,以及整個 AR 市場的生態。

也正是在這一年開始,AR 行業逐漸回溫,

ARKit 和 ARCore 推出之后,大陸 BATJ 在當時也紛紛加入搭建 AR 技術平臺和落地應用的行列——京東天工 AR 開放平臺、QQ-AR 平臺、淘寶 AR Buy+、DuMix AR 等均是這一時期的產物,覆蓋了購物、社交、出行、搜索等場景,迅速鋪開了 AR 應用生態,

同樣也是在這一時期,華為推出了 AR Engine 開發平臺,正式邁進了 AR 這一領地,

“華為一定會做 AR 眼鏡”

2018 年 6 月,在華為終端·全球合作伙伴及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AR Engine”,一個面向移動設備 AR 開發的平臺。從功能上看,AR Engine 對標的是蘋果家的 ARKit 與 RealityKit。

值得一提的是,在 AR Engine 面世之前,華為行動電話已事先運行了 Google 的 ARCore,因此初期在 AR 平臺建設上,華為采用的是 AR Engine + ARCore 雙棧策略,

在 AR Engine 之外,華為還于 2019 年 8 月發布了 AR 技術 Cyberverse(河圖),Cyberverse是一款有點類似Junaio的應用,它支持識物百科、識人辨人、識字翻譯、識車安保、3D 地圖識別等,從功能表現來看,華為對 AR 載體的理解不僅僅是行動電話,而眼鏡、手表、汽車等智能化硬件也極有可能融合其中,

但問題是,雖然華為在 AR 軟體和平臺構建上舉措頻頻,但在 AR 硬件領域,華為似乎還沒有進一步的動向,反而是 VR 硬件先行。

實際上,早在 2016 年 4 月,華為就發布了其首款 VR 硬件“HUAWEI VR”,僅一年的時間,支持行動電話、電腦和 Cloud VR 三種平臺終端的華為 VR2 頭顯也正式發布。

到了 2019 年 9 月,華為發布新的 HUAWEI VR Glass,由于采用了折疊光路方案,HUAWEI VR Glass 外觀更為“輕薄短小”,更接近“眼鏡式”設計。

雖然有其獨到之處,但市場反應并未激起浪花,曾經有銷售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10 月,HUAWEI VR Glass 出貨不到 30 萬套;截至到 12 月,又有媒體報道稱,華為已經停止生產 HUAWEI VR Glass,不過后續已被華為辟謠。

反觀華為的 AR 硬件,則多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

早在 2018 年,余承東就曾在采訪中公開表示“華為 AR 智能眼鏡正處于研發當中”,當時計劃在一兩年內推出,此后,即便外界盛傳會在 IFA 2019 上展出,但它也遲遲未有亮相。

不過,這一“頗具神秘感”的 AR 眼鏡,在去年 3 月也被解開了面紗——華為在 2020 年 3 月申請了一項名為“AR 眼鏡”的發明專利,其中曝光了 AR 眼鏡草圖,盡管不確定該專利是否會用在硬件當中,但這可以說是華為 AR 設備的首次曝光。

“華為一定會在合適的時機推出 AR 眼鏡,現在 N 代,N+1、N+2 代產品都已經有了”,華為消費者業務 AR/VR 產品線總裁李騰躍在 2020 年 9 月表示。

對于產品遲遲未亮相的原因,李騰躍則解釋稱:“一定要有應用生態基礎,產品才能推出”,而類似的觀點,余承東也在采訪中曾提及,

“華為首先會將更多的 VR 體驗帶到智能行動電話中,因此在華為 AR 眼鏡正式上市前,用戶就能夠適應這項技術,”

不過,直到 2021 年的今天,華為 AR 硬件仍舊未見蹤影——而在軟體和生態層面,華為的最新數據顯示:AR Engine 則在多次升級迭代下被安裝超 9 億次,全球第三方開發人員開發應用數量達 1400+。

事實上,從硬件的推進進度也不難看出,華為此前一直在 VR 上布局,對于 AR 則更多是在搭建平臺、更新技術,不過,隨著 5G 不斷深入用戶群體,華為的發展重心其實正從 VR 往 AR 方面傾斜——6 月 17 日的 BWS 峰會上,華為也拋出了在這方面更多的料,

當 AR 還是張“大餅”,5G 能做些什么?

據雷鋒網觀察,AR 和 VR 的發展雖有側重,但它們在華為的戰略規劃中則是平行并進,均是“1+8+N”中 “8 ”的其中一個方面,

華為的 AR/VR 戰略以行動電話為中心,堅持“端+云”協同,E2E (端到端)垂直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力。

對于 AR/VR 戰略布局,李騰躍在 2018 年 5 月曾對外說道。

一年后,華為將這一戰略重新描述為——華為的 XR 戰略希望通過“端+管+云”協同打造開放生態,VR、AR 眼鏡是“1+8+N”中 “8 ”的產品,是要重點去做的,

不難看出,在華為的戰略規劃中,AR/VR 僅是生態的其中一個方面,它們必然要與“管”、“云”之間協同推進。而這正是華為推進 AR/VR 發展的差異化之處,也是華為的優勢所在。

當然,這種優勢是建立在華為 5G 技術優勢之上的。

比如,Omdia 發布的 2021 Q1 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市場報告顯示,華為在 5G 設備發貨量方面位居第一,同時,在 5G 專利數量方面,華為 5G 標準專利數達 3147 項,同樣居于全球榜首,

隨著大陸 5G 建設不斷完善,AR 的市場潛力也隨著凸顯——根據華為公司和第三方的洞察數據,到 2025 年,AR 的市場空間將達到 3000 億美金;這一數值,相當于深圳市 2020 年 GDP 的總值。

從 AR 行業的硬件發展情況來看,有預測稱蘋果將于 2022 年發布首款 AR 眼鏡,這將對 AR 硬件市場帶來不小的反應,

另外,Strategy Analytics 執行總監 David MacQueen 指出,跟行動電話相連的低成本 AR 設備將會占領市場,讓價格進一步降低到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水平,

我們認為,到 2026 年,2/3 的 AR 市場將由價格不到 500 美元的設備占據。同時 To B AR 的出貨量也會持續增長,從去年的 10 萬,增至一年 200 萬。

Strategy Analytics 執行總監 David MacQueen 在演講中說道,

同時,華為在發布的《AR洞察及應用實踐白皮書》指出,預計到 2026 年,全球消費級 AR 頭顯出貨量將超過 5300 萬臺——接近游戲主機的發貨量,消費級用戶規模也將超過 9000 萬,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 VR 強調的虛擬沉浸,AR 更強調與現實空間的交互,能夠基于現實提供更多虛擬資訊補充,增強現實空間的理解和認知,而這種與現實環境的強鏈接讓 AR 具備了更多場景應用的可能性,包括教育、游戲、社交、購物、通信、導航、運動健康等,

在華為看來,這些場景可能性的實現,則需要 5G 的加持,在會后采訪中,華為運營商營銷執行部副部長徐琨從三個方面對“5G+AR”這一組合進行解讀:

首先,AR 要求虛實結合,強調互動性,因此需要大帶寬、低時延的保障;

其次,AR 具有超高計算需求,云計算成為剛需,需要進一步促進云網融合,而云網融合同樣需要大帶寬和低時延的保障;

再者,AR 只有具備移動性才能豐富它的場景和內容,而 5G 的技術可以滿足 AR 場景的需求,

不難看出,在大陸 5G 基礎設施構建不斷成熟之時,華為已經開始加快在 AR 行業的布局,

華為亟需新終端

從平臺、技術,再到 “5G+AR” 的生態構建,華為的 AR 棋盤已越來越大,在這之中,似乎只差尚未面世的 AR 硬件。

5G 的到來固然是催生華為 AR 的一大助力因素,但對此時的華為而言,行動電話業務發展受阻,華為消費者業務需要尋求另一件趁手的 “武器” 應對市場變化。

如今來看,繼智能手表、智慧屏后,AR 將是華為又一次謀劃已久的嘗試,

前不久,華為舉行了 2021 年度 BWS(Better World Summit)共贏未來全球峰會,該峰會首次舉辦于去年 7 月,講述的是華為 5G 的故事,

今年,華為直接以 5G+AR 為 BWS 峰會冠名;不僅如此,在本次峰會上,華為大談自己的 AR 行業認知,還高調地發布了一本《AR 洞察與應用實踐白皮書》,

可見,在 5G 相關的行業應用場景中,華為已經把 AR 推向世人面前。

事實上,將未來硬件期望投注 AR 的不止華為,蘋果 CEO Tim Cook 也曾將 AR 描述為“是一個如同智能行動電話一樣的夢想”,而近年來關于蘋果虛擬設備的研發消息也時有出現,

同時在大陸,包括小米 OV 在內的行動電話廠商也同樣在尋求 AR 的突破口——小米在 2020 年申請了關于“小米 AR 智能眼鏡”的專利;vivo 在 2019 年也發布了首款 AR 眼鏡;OPPO 不僅推出了兩款 AR 硬件產品和 AR 開發者平臺,還發布了全時空間計算 AR 應用 OPPO CybeReal……

可以說,AR 已成為各大行動電話廠商逐鹿的潛在 “新戰場”。

據 IDC 預計,2021 年全球 AR 眼鏡和頭戴設備銷量不超過 100 萬臺,這距離 2026 目標的 5300 萬臺相差百倍,

不難看出,AR 設備在未來的爆發力很大;甚至有觀點認為,AR 產品將是短期內科技產業最具有爆炸性影響力的“新設備”和“新應用”。

傳統的“萬物互聯”更多強調物與物之間的資訊和數據的聯結,而 AR 時代的互聯則意味著從現實互聯躍升至“現實與虛擬”之間實現互聯的新階段,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AR 的想象空間遠不止于此。

例如,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就認為,未來的 VR、AR 的輸入方式很有可能就是以神經接口設備來實現。他表示:

當設計一個新平臺時,最為重要的就是“輸入”方式,如何控制該平臺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圍繞 AR、VR 的交互活動如果不需要任何物理的控制器或者類似的東西,那必然是一個全新的變革,

而 Realmax CEO 衛榮杰則認為,未來的 AR 眼鏡將會是超級人機接口,介入大腦中 50% 處于潛意識甚至無意識的大腦體積,從而將能量、資訊、AI 為人所用。

站在這個角度看,華為對 AR 的重視,本質上是在尋找并押注智能行動電話之外的另外一個人機交互載體——如果說智能行動電話是現在,而 AR 毫無疑問是代表了人機交互的未來,

現在和未來,都是華為必須要抓住的。

尚在“腹中”的華為 AR 眼鏡,會是華為繼行動電話后又一消費級新終端嗎?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