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自貢恐龍博物館江山副研究館員、彭光照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大陸地質大學部(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古生物學家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在四川自貢富順發現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龍足跡,其中包括一個長僅10.2毫米的微小恐龍足跡,可能揭示了獸腳類恐龍的早成或超早成發育策略,
自貢恐龍博物館本次征集的標本有8塊足跡板,5號巖板約0.35平方米,上面至少有44個三趾型足跡,足跡密度約為120個足跡每平方米。
其中一個足跡非常小,它長10.2毫米,寬9.6毫米,有3個明顯的趾頭,其中第III趾最為突出,沒有清楚的趾墊,每趾上都有一個相對較鈍的爪印。該足跡是目前大陸記錄的最小的恐龍足跡,
據悉,自貢市富順發現的足跡組合擴大了該地區下侏羅統地層的恐龍化石記錄,這也是第一次記錄自貢侏羅紀時期微小型獸腳類恐龍足跡,揭示了獸腳類恐龍的早成性或極早成性,也可能存在微小成年造跡者存在的可能性。
大量的蹺腳龍足跡等足跡,表明當時當地獸腳類恐龍的高豐度,這些獸腳類恐龍被證實廣泛分布在侏羅紀早期的四川盆地,該發現對恢復該地區古生態、古地理、古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