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MD表現亮眼。在IC insights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球銷售額前15名半導體供應商預測名單中,AMD以至少95億美元的銷售額擠進第15名,這是近三年來AMD首次進入這一預測榜單,
今年10月底,AMD宣布決定以350億美元通過全股票協議收購賽靈思(Xilinx),希望組建世界領先的高性能計算公司,
5年前,當英特爾收購另一家FPGA獨立廠商Altera,也就是賽靈思的競爭對手時,更多的聲音是在呼喊“不如讓賽靈思收了AMD”,當時賽靈思市值約150億美元,而AMD市值僅30億美元。
同樣是10月,AMD推出全新的Zen 3 CPU架構,并發布了用于臺式機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在依然使用7nm工藝制程的情況下,單核性能反超英特爾,
這些表現似乎在告訴我們,屬于AMD的輝煌時代真正回來了,
如果說要從AMD的發展中獲得什么經驗,這大概是一個小公司持續挑戰這個星球上實力最強的芯片公司英特爾的故事,對于其他試圖做到行業領先的小公司而言具有少許參考價值。
“大”Zen和 “小”AMD
AMD 再次迎來歷史性輝煌時代,還要從2017年說起,
這一年,AMD發布了基于Zen架構的從移動到桌面,再到高端桌面的近20款產品,包括新一代微處理器銳龍Ryzen、高性能顯卡Radeon RX Vega和服務器處理器EPYC,
作為AMD單獨立項的架構,Zen架構強調不同CPU設計原則之間的平衡,由芯片界的超級大神Jim Keller全面負責設計,在面世之前就備受矚目。發布之前流傳的種種關于首款Zen架構Ryzen處理器的傳聞,也增加了玩家的期待。
事實證明Zen確實值得等待,Ryzen處理器采用全新的Global Foundries 14nm制造工藝、擁有8核16線程,IPC性能提升40%,而當時頂級的英特爾i7 6700K只有4核8線程,
圖片源自luxydesign.ir
Zen架構CPU面市的2017年,已經連續5年虧損的AMD終于扭虧為盈,營收好轉,
到2019年,AMD的Zen架構升級到Zen 2,采用臺積電7nm工藝和小型8核Chiplet設計。AMD表示,Zen 2核心較上代產品IPC性能表現提升15%,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25%,相同性能下功耗至多降低一半,基于Zen 2架構的第三代Ryzen處理器緩存翻倍,浮點運算性能提升至原來的兩倍。
在AMD當時公開的Cinebench跑分成績中,一個8核Zen 2處理器的性能與英特爾的i9-9900K相差無幾,
AMD將Zen系列處理器同英特爾處理器進行對比并非空穴來風,兩家公司自成立起就有較為緊密的聯系,
AMD成立于1969年,與1968年成立的英特爾僅相差一年,同時這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來自世界上第一家半導體公司——仙童半導體。
不過兩家公司的基因卻有很大的不同,英特爾的創始人戈登·摩爾與其他合伙人都是技術出身,AMD創始人杰瑞·桑德斯是銷售出身,所以最初的AMD技術基礎薄弱,甚至在籌集資金上都比英特爾困難許多。
用桑德斯的話講:“英特爾只花了5分鐘就籌集了500萬美元,而我花了500萬分鐘只籌集了5萬美元,”
薄弱的技術基礎也決定了AMD的“小”,公司總體員工數量9000多人,不到英特爾10萬人的十分之一,另外,AMD在消費級x86 CPU的市場份額到2019年第四季度也只占到15.5%,競爭對手英特爾占據84.4%,
但就是這樣一家技術基礎薄弱的“小”公司,在20年前曾超越過英特爾。
千禧年的輝煌
雖然AMD在成立初期技術基礎薄弱,僅僅只是為廠商提供邏輯芯片構成模塊,頂多模仿其他廠商的產品而無自主的知識產權,不過在模仿的過程中,AMD逐漸積累技術經驗,到1970年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邏輯計數器,AM2501。
AMD真正開始進入微處理器市場,是在1971年英特爾推出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的4年之后,也就是在1975年推出了AM2900系列處理器。
之后AMD迅速擴展生產線,于1976年6月憑借其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成為獲得軍事及航天認證的集成電路公司,
不過,這一時期的AMD還只是靠逆向英特爾的處理器開發自己的處理器,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研發,也沒有真正同英特爾展開競爭,
即便是這樣,英特爾也開始感受到AMD的威脅,
英特爾在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基于x86架構的8086處理器之后,一直不肯將其授權給AMD。當時的PC制造商并不多,以IBM為主的PC制造商要求x86處理器能夠提供第二供應商,為了獲得IBM的訂單,英特爾不得不在1982年同AMD正式簽署協議,將x86授權給AMD,同時也延長了同AMD的交叉許可協議,
到了1984年,英特爾為了維護自己的市場地位,決定不再向AMD提供產品細節,AMD就此向法院提起仲裁。之后AMD一邊訴訟一邊積累經驗,1991年和1993年分別基于英特爾已經發布的x386和x486重新開發,推出了 Am386和Am486,Am486相比于Am386,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保持了性能上的提升,
這場訴訟最終在1996完結,AMD獲得英特爾x386和x486微碼的使用權,但沒有獲得下一代的微碼使用權。不過也正因如此,AMD開始自主研發微架構,真正走向同英特爾互相競爭的道路,也正是在這之后,AMD開始迎來它的黃金時代。
AMD終于在經歷了模仿別人的技術并嘗試自主研發、同英特爾合作并逆向英特爾的技術、被迫放棄英特爾的微碼使用權之后,開發出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架構,
1999年,AMD推出嶄新的K7 Athlon,早于英特爾率先進入1Ghz時代,歷史上第一次自研處理器的性能超越英特爾,改變了處理器市場的格局,
Athlon有多強?從時間維度上看,這一品牌一直沿用至今,足以證明其創新性和前瞻性;從空間維度上看,當時英特爾不久后推出的競品1.13Ghz Pentium III不僅沒有在性能上戰勝Althon,還因為盲目堆高頻率而大規模緊急回收,
延續Athlon的開創性,2003年,AMD的K8處理器作為世界上首個支持64位的處理器,再次驚艷四座,而彼時的英特爾卻在Pentium的升級上遇到困難,性能上不去,發熱嚴重。
2005年,AMD發布首款雙核心處理器Athlon。
2006年,AMD第一次占據了全球一半的處理器份額市場,
AMD產品路線圖,圖片源自AMD
不過,半導體市場競爭殘酷,如果無法保證自家處理器的更新速度或者無法開發出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就很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第一次取得輝煌之后的AMD,也有陷入泥潭的10年,
十年至暗時刻
情況是從收購ATI開始變得不對勁的,
彼時的AMD憑借著真雙核,名聲大噪,正計劃向GPU進軍。在2006年宣布以56億美元收購GPU公司ATI,盡管這一決定讓AMD成為當時第一家同時擁有高性能CPU和GPU的廠商,但也讓AMD陷入經濟困境。
被收購后,ATI的GPU市場份額開始下降。而英特爾在2006年提出Tick-Tock戰略,即在接下來的發展中,保持兩年一次的制程更新,
當英特爾推出基于這一戰略的第一款產品Core 2系列處理器時,就憑借其全新內核架構性能戰勝Athlon處理器。
雖然在Athlon被戰勝之后,AMD陸續推出 Phemon系列處理器,從K10架構到APU,再到推土機(Bulldozer)架構,但AMD的這些產品大多只能憑借性價比和更多的核心來吸引消費者,無一例外都被英特爾擊敗,
從理論上講,采用模塊化設計的推土機核心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每個模塊中用兩個整數單元和一個共享浮點單元,且整數單元都各自配備了一個調度器,以便實現兩路線程,AMD將這一多線程技術稱之為“CMT”,
但這一設計的實際表現并不能令消費者滿意,甚者還被認為是虛假宣傳,
這一時期,AMD的CEO也變動頻繁,從2008年魯智毅辭職到2011年Dirk Meyer被取消任職,
且在Dirk Meyer任職期間,AMD為減輕財務壓力,在2009年正式剝離其芯片制造部門,也就是如今的GlobalFoundires,成為了一家Fabless公司。
之后Rory Read加盟AMD,重組公司債務,引入新合作,AMD才慢慢開始重回正軌。不過由于AMD專注的市場過多,本就不大的公司精力被分散,導致無法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的AMD,YES?
2014年,AMD原COO蘇姿豐博士接任CEO。蘇姿豐在麻省理工大學部念完本碩博之后,先后在德州儀器、IBM、飛思卡爾任職,兼具技術和管理經驗。當時蘇姿豐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接任CEO是自己一生中千載難逢的機會,
AMD總裁兼CEO 蘇姿豐,圖片源自wccftech
蘇姿豐精準指出AMD的問題:有很好的技術,但是發展了太多的產品,沒有清楚的目標與焦點。蘇姿豐同時認為在未來高性能計算都是CPU、GPU最重要的訴求,因此AMD之后便加大了在高性能計算方面的投資,放棄當時眾多芯片公司正在追逐的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CPU的研發,
在蘇姿豐的帶領下,AMD聚焦高性能計算,這才有了后來的Zen架構,才有了AMD的二次崛起。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將今年的羅伯特·諾伊斯獎頒發給了蘇姿豐,這一獎項用以表彰在技術或公共政策領域對半導體行業做出杰出貢獻的領導者,足以證明蘇姿豐對AMD的發展乃至整個半導體行業的貢獻之大。
那么,未來的AMD又將走向何方呢?能否保持如今的成績而不重蹈覆轍?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宣布收購賽靈思,是AMD決定在數據中心上進一步發展的野心,也反映了如今AMD的靈敏“嗅覺”和前瞻性,這是在一個產品迭代速度極快的行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條件,
不過,上一次收購讓AMD差一點不堪重負,花了十年的時間重新調整狀態,因此不由得讓人懷疑如果此次AMD成功收購賽靈思,是否會再次重演歷史。
而對于玩家而言,自然是希望AMD能夠一直保持現在的狀態同英特爾展開競爭,能夠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誰又不想喊一句“AMD,YES!”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