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掃地機器人,想必大家都不會對它感到陌生,現在,它早已成為了許多家庭中的必備智能電器之一,自動尋路,自主規劃,掃拖一體,甚至還能利用集塵箱自己倒垃圾,儼然已經成為了家中的家務小能手。
和許多科技產品一樣,如此智能的掃地機器人也少不了漫長的發展,在不斷的迭代發展中,才確立了如今最后的模樣。早在1985年,世界上第一臺掃地機器人就已經登場,日立公司的室內清潔機器人HCR-00于這一年展出,依靠陀螺儀和超聲波雷達實現定位,它的出現奠定了接下來近20年掃地機器人發展的基礎,依靠超聲波定位成為了共同的解決方案,龐大的體積也是它們共同的特點。
直到2002年,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家用機器人才開始出現,從這一年開始,掃地機器人的體積開始越來越小,第一代家用掃地機器人Roomba 400系列采用了隨機碰撞算法用于導航,雖然沒能做到自主尋路,但是依然能夠保證覆蓋大面積區域的清潔任務,因此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掃地機器人也正式進入依靠陀螺儀+超聲波+隨機碰撞來感知環境的初級階段。
但是此時掃地機器人的缺點依舊明顯,運動隨機性太強,同一塊區域被反復清潔,而同時有的區域可能并不能夠被覆蓋,造成實際清掃范圍對于全屋的覆蓋并沒有想象中提升的那么明顯。甚至需要額外的“燈塔”插件來輔助定位,房間擺的越多,清掃覆蓋率就會更加完美。
革命式的進步發生在2010年,在Neato XV-11掃地機器人上,第一次搭載了360°的激光雷達,可以通過掃描即時定位與環境地圖構建(SLAM)讓掃地機器人洞察周圍的環境。基于LDS激光雷達的傳感器數據,SLAM算法能夠有效解決智能掃地機器人在家庭環境中的定位、導航等需求,實現從上到下無死角的掃描和感知。
基于SLAM算法的掃地機器人的清掃過程
有了SLAM算法之后,家用掃地機器人也終于成熟,廠商們所需做的就是一些修修補補,提高算法的精度,掃地機器人的市場也迎來了飛快的發展,從曾經難得一見的稀缺物件,轉眼間已經占領了20%的北美市場,走入大眾的視野。
而掃地機器人在大陸的普及,則離不開石頭科技做出的貢獻,在2016年8月,石頭科技推出了米家掃地機器人,搭載自研的LDS 激光雷達+ SLAM算法,率先攻破了掃地機器人在智能感知與算法規劃的技術壁壘,成為了全球首家將激光雷達技術大規模應用的企業。這款爆款產品單品銷量甚至超過了10億人民幣,第一個爆款讓所有人都認識了掃地機器人這一新物種,
有了米家掃地機器人這一個好的開始,石頭科技接下來也推出了不少新品,在技術上又有的新的創新。
在接下來的石頭掃地機器人T7 Pro上,石頭就嘗試加入了雙目避障這一全新功能,提高掃地機器人對于地面小物體的感知,可以讓機器人對于小物件的識別和避障能力大大增強。
自動集塵充電座 解決集塵難題
之后,石頭掃拖機器人T7S及T7S Plus,又對掃地機器人的清潔能力加大了改進,比如其擁有了一個全新配件——自動集塵充電座,兼顧了充電集塵等多個功能,可謂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掃拖機器人塵盒較小,清潔頻繁的麻煩,
石頭掃拖機器人T7S Plus還創新性的搭載了智控升降式擦地模組,不拖地時可以直接升起,避免打濕地面,全屋清潔時,機器更可以自動識別毛毯等區域,行進到范圍中時自動升起,哪里該拖哪里不該拖全都分得清。
為了提高拖地的清潔效率,石頭掃拖機器人T7S系列上還采用了更為高級的聲波震動擦地,每分鐘3000次的震動頻率,可以為地面施加不小的能量,咖啡、醬油等污漬都不是問題。
經過多年的發展,掃地機器人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成為了千家萬戶的必備智能電器之一。
而石頭科技作為大陸新勢力,在掃地機器人的產品力方面,其創新能力也絲毫不落后于國外產品,像雙目識別、聲波震動擦地、智控升降拖板等創新,都針對不同的家庭環境進行了產品力的升級,讓掃地機器人的實際體驗大幅提升,如果你想要為家中添置一款掃地機器人,不妨就多關注一下石頭科技的產品,下一次的掃地機器人的“超進化”必定也會在這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