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山東青島近海遭遇滸苔侵襲,這是該市15年來滸苔災害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預計滸苔對青島的影響將持續到8月中旬,
大約從6月初開始打撈,截至7月7日,青島市累計出動船只10000余艘次,打撈滸苔超35萬噸,“只要天氣允許,在沒有大風大浪等情況下,打撈船只每天早上(凌晨)4點半就開始巡查,準備打撈,一直工作到晚上8點多,部分船只甚至在(凌晨)3點半就開始巡查,”
據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監測,當前,黃海海域滸苔災害規模已創歷史最大值。其中,6月26日,黃海滸苔分布面積約60594平方千米,覆蓋面積1746平方千米,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6月30日青島所轄海域滸苔覆蓋總面積達到峰值,約551平方千米。
資料顯示,滸苔屬于石莼屬藻類,絲狀多分支,無毒,在失去水分后會發出惡臭,包括滸苔、緣管滸苔等40余種,廣泛分布于全球的海洋中,雖然無毒,但滸苔大量繁殖也能遮蔽陽光,影響海底藻類的生長;死亡的滸苔也會消耗海水中的氧氣;還有研究表明,滸苔分泌的化學物質很可能還會對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響。
滸苔暴發還會嚴重影響景觀,干擾旅游觀光和水上運動的進行。因此,業界將滸苔一類的大型綠藻暴發稱為“綠潮”,視作和赤潮一樣的海洋災害,
青島滸苔災害往年在7月底結束,今年專家根據水溫、氣溫、滸苔分布、打撈進展等估算,今年要持續到8月中旬結束。大大超出往年的滸苔,就算被打撈干凈,如何處置也是難題。
多個資訊源顯示,青島滸苔泛濫的原因與蘇北海域的滸苔北漂有關,新華社報道稱,歷年的衛星監測和船舶跟蹤監測顯示,黃海南部海域淺灘大規模紫菜養殖筏架是滸苔大量繁殖、增生并最后漂浮入海的“溫床”,
宮慶禮認為,江蘇一些沿海城市的紫菜養殖主要借助筏架、網簾、竹筏等,上面會附著滸苔幼苗。紫菜屬于低溫性海藻,一般水溫到了15度,生長旺盛期就過去了,進入5、6月份后,溫度升高,滸苔就變成優勢種(滸苔最適合的水溫是20~25度)。
一些紫菜養殖戶在養殖結束后,不及時回收筏架、網簾等,在季風影響下,這些工具附著的滸苔會隨著海浪一路向北,流向青島等地。
有專家直言,滸苔在江蘇、山東等海域都有分布,但平時分布量很小。近10多年來,造成青島等海域滸苔災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江蘇鹽城、南通等地的漁民清理紫菜筏架,把筏架上附著的滸苔落入海水,形成種源,沿著海流向北漂移,呈現指數級生長,每年6、7月份到青島海面時,水溫合適,海水肥沃,快速生長形成滸苔災害,其次,一些漁民給養蝦蟹的池塘換水時,將水中附著的滸苔排放到了海里,也形成第二個種源。
紫菜一般到每年10月下旬就在海里養,11月中旬開始收,每隔半個月到1個月收一茬,連續收七八茬,每年12月份,滸苔幼苗就長到紫菜網簾等工具上了,次年1、2月份時,滸苔就開始生長,也就是說,今年5月份紫菜養殖結束時,被遺棄在海里的滸苔幼苗就已經開始漂流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