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迎月球樣品,
7月12日早上,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京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標志著月球樣品科學研究工作正式啟動,
至申請受理截止日,國家航天局共收到23家科研機構的85份申請,來自教育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中科院、核工業集團、航天科技集團等方面。
經審核,來自13所科研機構的31份申請獲得通過,此次一共發放月球樣品17.4764克,領取單位包括大陸科學院、大陸地質大學部(北京)、大陸地質大學部(武漢)、中山大學部等。樣品包括粉末樣、巖屑樣、光片樣等,
在發放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繼忠向使用責任人發放月球樣品使用證書。
劉繼忠說,“每一粒樣品都彌足珍貴,要盡最大努力保護樣品,最大限度減少研究中的樣品損耗,”未來還會按計劃不斷有樣品發布和發放,希望有更多科研機構加入月球樣品研究中來。
據了解,研究樣品借用期原則上不超過一年,這些月球樣品申請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月球表面過程、火山活動年齡、月球演化過程等方面,
按照專家的說法,嫦娥五號設計了兩種“挖土”方式:
鉆取:通過鉆具鉆入月表下2米深,采集0.5公斤月球地下樣品
表取:通過機械臂鏟取1.5公斤月球表面樣品
最終,兩種方式的采樣工作都非常順利,原計劃在48個小時內完成的月面采樣僅19個小時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