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戰爭,便有傷亡,一個將軍,一個士兵,戰死沙場,是他的宿命。三國時期,每逢大戰,傷亡人數少則數千,多則數萬,連大將也有不少馬革裹尸的。其中有兩個上將的死,影響了三國四十年的歷史走勢,他們分別是誰呢?
第一個:征西將軍夏侯淵
夏侯淵戰死的直接后果:蜀漢占據漢中,保住了益州門戶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親自帶兵渡過沔水,與定軍山的夏侯淵大軍相抗衡。劉備先全力攻打張郃,張郃抵擋不住,向主將夏侯淵求救,夏侯淵于是分兵一半去支援張郃。
老將黃忠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放火燒夏侯淵南面鹿角,誘導其救火,趁機襲擊。由于夏侯淵沒有準備,被黃忠斬殺。曹軍主將夏侯淵戰死,全面潰敗,丟失漢中。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初步勝利。《三國志》中相關記載如下:
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夏侯淵戰死,曹操不僅僅損失了一個大將,還徹底丟了漢中。我們知道,漢中的益州的門戶,要想進入益州,必須占據漢中。同理,蜀軍要出川,要以漢中為跳板,進而占據關中平原。
后續影響:蜀漢占據漢中,多次伐魏,而強大的曹魏被動防守
蜀漢在占據了漢中后,才確保了益州的安全,長達四十多年。從西元228年到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一共發動了五次北伐,從西元234年到264年都是通過漢中北伐的。試想,如果劉備沒有在西元219年奪取漢中,諸葛亮拿什么作為出祁山基地,姜維憑借什么討伐中原。四十年來,弱小的蜀漢多次進攻強大的曹魏,這全依賴于漢中這個益州門戶。
曹魏由于丟失漢中,在和蜀漢的戰爭中,一直處于被動防守。正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三次揮師北伐,而曹魏僅僅曹真、曹爽、鐘會鄧艾寥寥數次伐蜀。曹真和曹爽父子二人伐蜀之戰,還因為漢中道路崎嶇,無功而返。
西元263年,鐘會和鄧艾帶領曹魏大軍伐蜀,由于姜維部署失誤,他們順利奪取漢中。鐘會主力與姜維主力對峙于劍閣,鄧艾偷渡陰平,進入蜀漢腹地,逼降劉禪,蜀漢遂亡。由此可知,曹魏滅蜀漢最大的難點就是漢中,只要曹魏占據漢中,滅蜀是分分鐘的事。
因此,夏侯淵戰死,漢中從曹魏轉到了蜀漢手里,影響了曹魏和蜀漢雙方四十年的歷史。
第二個:漢壽亭侯關羽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開始進展順利,包圍曹仁于樊城,又水淹于禁龐德七軍,收編各地豪杰,就連荊州刺史和南鄉太守也歸順了關羽,一時之間威震華夏。
但是好景不長,曹操派出第二路徐晃援兵,連奪關羽數個營寨,解了樊城之圍。關羽攻勢受阻,但是還有余力,最要命的是后方荊州(南郡)被東吳呂蒙奇襲。眾所周知,關羽手下士兵大都是荊州人,他們在前線打仗,家里的老婆孩子卻都被敵人俘虜,還有心情賣嗎?換做誰都不會再給關羽賣命了,他們最關心的是家里人有沒生命危險,過得怎么樣?
關羽只能放棄攻打樊城和襄陽,回師荊州(南郡)。由于關羽錯誤派出使者責問呂蒙為何背信棄義,襲擊荊州,不但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反而使他的荊州兵軍心散了。這些荊州兵得知家人平安無事后,紛紛歸順呂蒙。
關羽無奈之下,只能帶領數十余騎出逃,一路狂奔,可惜突圍至到距益州不過二十里的臨沮,被東吳潘璋部將馬忠擒獲,不久被殺。
關羽被殺后,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第一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為關羽報仇,卻大敗而歸。
魏蜀吳三大勢力,曹魏占據富饒的中原,實力最強,東吳占據江東,經過孫堅、孫策、孫權三人的經營,也不差,最差的是蜀漢,剛剛占據的益州和漢中并不穩定。在赤壁之戰后,孫權和劉備兩人聯盟,才能和曹操抗衡,單獨一人與曹操對抗,是死路一條。現在,劉備為了給手下大將關羽報仇,為了奪回丟失的荊州,傾國之兵東征,討伐東吳。
本來東吳和蜀漢兩雙方聯手,才可能抵御曹魏,現在蜀漢和東吳卻打起來了,還拿什么來抵御曹魏。更要命的是,劉備在決定命運的這一戰,還戰敗了,敗得很徹底。幸好在劉備死后,諸葛亮派出鄧芝出使東吳,雙方擱置荊州爭議,重新結盟,共同對付曹魏。這才沒有釀成更加無法挽回的后果。
第二個:荊州丟失,標志著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的破滅。
在諸葛亮出山前,給主公劉備提出了戰略《隆中對》。他是這么構想的,劉備從荊州進入益州,占據荊益二州,與曹魏、東吳三足鼎立。劉備從益州漢中出兵北伐,同時派一員上將從荊州出發,配合劉備主力北伐,只要配合恰當,天下可得。《隆中對》中相關內容如下: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不討論諸葛亮的《隆中對》可行與否,關羽大意失荊州,已經宣告了這個戰略的破滅。此后,諸葛亮及其繼承者姜維,只能從漢中出發,走祁山路線北伐,事倍功半,徒勞無功。試想,如果關羽沒有丟失荊州,在天下大變時,配合劉備諸葛亮主力,從荊州北伐,將有很大的概率獲得成功。
因此,關羽之死,同樣影響了三國四十年的走勢。
結語
夏侯淵和關羽應該是三國期間戰死沙場最大的兩個上將了,夏侯淵是曹操在關中、漢中的最高統帥,而關羽是蜀漢在荊州的主將。他們兩人的犧牲,都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影響了三國四十年的歷史走勢。
前往“魁哥說三國”公號,觀看更多三國精彩文章。
這樣細究的話,好多事件甚至小人物也影響了歷史進程和走向,如在三國之前,董承、王子服、太醫(姓名忘記了)等人密謀殺曹,如果不是董承的小舅子與他的小妄有染,被罰而向曹操告密,而導至這些人被殺的話,曹操很可能會被那個太醫毒死,后面也就不會有魏國了。還有,東吳有個許貢的人因私通曹操,被孫策發現后殺了許貢,許貢的三個家客為其報仇,行刺了孫策導致孫策身受重傷,不久便死了,如果不是許貢的死也不會行刺孫策,那樣的話至少東吳就沒孫權什么事,吳國的發展走向毫無疑問會改變,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可能會影響三國歷史走向。
貂蟬,董卓不會那么快死
還有顏良是袁紹的三軍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