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四川是“天府之國”,成都平原被認為是傳統的產糧區,這是寫在歷史教科書上的。
根據史書記載,秦國在吞并巴國和蜀國后,設立蜀郡,西元前256年任命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與其子在任期間,在成都平原西部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這個大型的水利工程,成為造福蜀中人民的偉大舉措。
由于都江堰解決了成都平原的水患,使得巴蜀地區成為沃野千里的地方,為秦國統一六國創造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所以,后世史學家通常都將巴蜀之地當作天府之國,是秦國得以統一天下的基礎。
根據《華陽國志》卷三《蜀志》中記載,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一下子變成“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除此之外,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劉備講述三分天下之計策的時候,也認為“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然而,這個天府之國其實是有爭議的,比如司馬遷曾經實地考察過都江堰,并且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創建都江堰的事跡,并且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后來有人在司馬遷成都西部岷山處考察的地方修建了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然而,在司馬遷的內心深處卻并不承認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的地位。
司馬遷曾經根據西漢時期的經濟特點,將全國劃分為四大經濟區,分別是山東、山西、江南、龍門碣石以北,其中的山西是指崤山以西,也就是關中平原。
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寫道:“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直接就將天府之國定義為關中地區,由此可見,從地理位置上來講,關中地區才是爭霸天下的所在,而成都平原不過是輔助區域。
最早完成統一的秦朝,就是以關中平原為基本盤,最后取得漢中和巴蜀作為支撐,才得以完成統一。
這里面要記住的一點是,秦朝是先有關中,再取漢中和巴蜀,如果單純的有漢中和巴蜀,是成不了氣候的。
第二次完成大一統的朝代是漢朝,很多人都以為劉邦是以漢中為根基,最終完成統一的。
其實漢中不過是連接關中與巴蜀乃至西北的交通要沖而已,也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資本,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其實就是打壓。
為了抑制劉邦,在關中封秦朝三降將為王,就是想要分化瓦解關中和漢中,不能讓它打成一片。
但是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把關中給拿下了,實際上走的是秦國統一天下的老路,此后也是以關中為基本盤,有了和項羽稱霸天下的資本。
如果漢中有那么重要,曹操也不會在與劉備的漢中之戰時,把漢中評價為雞肋,裴松之在《三國志》中注引《九州春秋》記載:“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認為益州(蜀地)是劉備爭奪天下的根基所在,是劉邦奪取天下的基本盤,其實并沒有把話說完整。
完整版應該是,先取荊州、再取益州,然后再取漢中,最后奪取關中,這樣才能重走一邊秦國或者西漢的統一之路。
如果劉備真的做到這一點,其實是比劉邦統一天下更容易一些,畢竟還多了一個荊州。
事實上,劉備在軍事巔峰的時候,占據三分之一荊州,以及益州和漢中,然而奪取漢中后不久就丟失了在荊州的所有土地,隨后的夷陵之戰,更是讓蜀漢元氣大傷。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寫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假如成都平原真的像諸葛亮之前所說“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怎么可能會僅僅經歷一個夷陵之戰就“疲弊”了。
蜀地的確如諸葛亮所說,地勢險要,但是問題也是很多的,那就是不足以爭霸天下。
別人想進蜀地不容易,你想要往出走同樣不容易,所以說,蜀國想要北伐,自然困難重重。
劉備以益州為核心構筑的蜀漢政權,應該也是大陸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巴蜀為根據地,想要爭霸天下的政權。
可見,有的時候不是人不行,而是地緣因素太差。
表現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就是糧草供應不上,影響古代戰爭的因素很多,但是我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就在糧草,比如官渡之戰,袁紹占據絕對優勢,結果被曹操燒了烏巢的糧草后,直接發生潰敗,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諸葛亮想要從蜀地走出來,也就是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曹魏沒有防備,諸葛亮北伐相對較遠,等到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已經開始防備,諸葛亮就再沒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我總說,真就不如趁著曹魏沒有防備,按照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直接派五千精兵躥到關中,一旦得到關中,天下霸業也就成了一半。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由于諸葛亮北伐采取的是繞遠路,聯合涼州的西北游牧民族一塊搞事情,糧草供應的后勤壓力也很大。
古代運糧通常都是前面一個人打架,后方三個人在運糧,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三五萬人,后面運糧的至少十萬人,當時蜀國其實也沒有多少人口,這就是壓力所在。
比如在西元231年,諸葛亮出兵祁山的時候,讓李嚴(是劉備白帝托孤的大臣)督運糧草,結果最后因為糧草的事,被諸葛亮彈劾。
按史書中記載,為了運糧諸葛亮大搞發明創造,研發了木牛流馬,《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三國志·后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
這就不得了了,在《三國演義》等小說中大肆吹噓,我小時候看演義的時候,總認為這木牛流馬是真的牛,可以不用人力就可以自動行走,有了這種黑科技何愁霸業不成。
當然,根據各種資料考證,木牛流馬可能就是比較有特色的獨輪車。
如果在一千七百年就已經出現不用靠人力的機械,那我還真要去研究永動機了。
假如木牛流馬真的還用,諸葛亮也不會缺糧。
鑒于多次北伐都因為缺糧而功敗垂成,在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時候選擇穩扎穩打,一邊屯田,一邊行軍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假如給諸葛亮足夠的時間,一定會取得勝利,其實也是過于理想化,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得有多少良田能供應起常年在外駐扎的大軍,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司馬懿并不吃諸葛亮那一套,干脆還是閉門不出,不與蜀漢作戰,當時諸葛亮讓人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諷刺司馬懿,像個娘們一樣扭扭捏捏,磨磨嘰嘰。
但是司馬懿還是不為所動,就是不打。
其實,心里著急上火的還是諸葛亮自己,司馬懿根據諸葛亮吃糧不到幾升就已經判斷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
可以說,諸葛亮為了北伐想了很多的套路,最后都沒有實現,根本原因,還是地緣太差。
蜀國只有天府之國,魏國有華北平原、東北平原、河套平原,而且蜀國亡國都是人才問題,從來不是糧食問題。
那如此說法,當時的荊州不要也罷了。如果說對于曹操來說,漢中是雞肋的話;那么,當時的荊州也是蜀漢集團的雞肋。那不如果斷放棄荊州,保存實力,全力拿下關中一帶。
諸葛亮軍事才能與韓信真不能比。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歷代都在討論,成功率很低,必須滿足四個條件1.夏侯楙無謀略棄城而逃2.魏延必須10天內無大損失到達長安3.長安物資在夏侯楙逃跑時沒有被燒,可供魏延供給軍隊。4.在魏國援軍到來前諸葛亮大部隊經過斜谷與之匯合。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幾乎注定了失敗。
秦滅六國劉邦一統天下和劉備不一樣\n劉備面對的是中原和整個黃河流域完全一統的曹操\n秦面對的是六個其心各異的國家\n劉邦面對的更是中原混戰\n劉備的壓力最大
種地的都去搞后勤打仗了,人數不變土地不變消耗不變生產有變,假設蜀漢總人口有三百萬,非戰斗時有三萬不事生產,生產遠大于消耗,戰時則至少有三十萬以上人員不能進行生產,生產與消耗有脆弱的的平衡,北伐兵力以五萬人來算,后勤人員約有五十萬且運糧風險較大多為險要山路,加上北伐引起的連鎖反應約有四分之一近三分之一人員無法進行生產
真正的原因在于當時的蜀漢相當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掌握在益州本土世族豪強手中,蜀漢上層被荊州士人把控,但由于荊州的丟失,失去了絕對優勢的基礎,如果清洗益州豪強只會讓國家動蕩,諸葛亮只能使用不完整的益州之力討伐占據半個大陸的魏國,失敗才是正常的
秦關中平原的糧食生產足夠保障政府對糧食最基礎需要,巴蜀僅作為后方基地保障作戰時需要,和諸葛亮時期的蜀漢完全依靠巴蜀不同。而且歷史考證,秦的軍隊的武備是配發但軍糧卻主要是兵士家里自備,對于政府的壓力其實不大。
據后人分析諸葛亮缺糧的原因是人為因素。是劉禪在其中故意使壞!讓諸葛在急需要糧的時候總缺糧。諸葛亮就象后世的桓溫、謝安、岳飛,一旦北伐成功,坐天子座的人不知是誰,所以劉禪故意使壞,使其不得成功,是劉阿斗的生存之道。
個人認為,作者觀念過于偏頗,不是位置不行,而是人口,人口數不行,再多的地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