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過攻打趙國邯鄲怎么過去的?

《大秦賦》的第一幕便是秦趙“邯鄲之戰”,而在這場戰爭中,秦國出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城長達三年。這場戰爭雖然以秦國最終戰敗結束,但戰爭之初卻有一個極為奇怪的現象,那便是秦國出兵在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便殺到了趙國都城邯鄲城下,究其原因,便在于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戰敗。

太行山乃秦趙天然分界線,“滏口陘”和“井陘”乃是爭奪關鍵

太行山脈縱貫河北、河南和山西,乃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同時也是戰國時期秦國與趙國的天然分界線,而在長達千余里的太行山脈之間,有八個自然形成的峽谷,被稱為“太行八陘”。

太行山雖然山巒疊嶂,但其中卻又河流密布,沁河、丹河、漳河、沙河、唐河等河流貫穿其中,并沖刷出一條條河谷,不過這些河谷并不利于人馬通行,因而古代穿越太行山而進出的交通道路,大多利用山脊隘口,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太行八陘”。

至“長平之戰”前,經過長期的兼并戰爭,“太行八陘”已經被秦、韓、趙、魏、燕五國所瓜分,其中軹關陘在秦國境內,太行陘在韓國境內,白陘在魏國境內,軍都陘在燕國境內,其余的滏口陘、井陘、蒲陰陘、飛狐陘則全部在趙國境內。

從以上“太行八陘”的分布情況不難看出,由于趙國邯鄲距離太行山太近,因此邯鄲以西的滏口陘和井陘便成為了抵御秦國的重要通道而一旦太行山防線失守,邯鄲以西將無險可守,秦軍隨時可通過滏口陘或井陘翻越太行山,直逼邯鄲城下。

在秦國攻陷野王,導致上黨成為飛地之前,則有韓國的上黨郡擋在通道前方,從而使得趙國防守壓力大減。但在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陷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導致上黨郡成為了一片飛地,韓桓惠王無奈之下,便想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以換取秦國退兵。上黨郡守馮亭則以上黨郡為籌碼,意圖促成趙韓聯手抗秦之勢。

如果上黨郡落入秦國手中,那么秦國便可利用上黨高地的地理優勢,隨時對滏口陘和井陘形成威脅,從而使得趙國太行山防線形同虛設。馮亭正是看準了上黨郡對趙國的重要性,才敢于做出此決策,如此來看,大家還認為趙國君臣只是為了眼前利益而接收上黨郡嗎?

趙國“長平之戰”遭遇慘敗,“滏口陘”和“井陘”形同虛設

事實上,在趙國在趙武靈王統治下迅速崛起后,秦趙都視對方為最大對手,雙方明爭暗斗始終沒有停止。而在軍事層面,早在周赧王四十六年(西元前269年),秦趙之間便爆發了“閼與之戰”,而此戰的目的,同樣是為了爭奪通往“滏口陘”的道路。

“閼與之戰”中,趙國最終憑借著趙奢的指揮,擊敗了秦軍,成功幫助趙國穩住了太行山防線,而在九年之后的“長平之戰”,趙軍卻在趙奢之子趙括的統率之下,慘敗于秦國,結果不僅使得長平郡落入了秦國手中,趙國更是一戰損失了多達四十五萬軍隊。

“長平之戰”后,白起之所以建議秦昭襄王立即進攻邯鄲,一方面源于其他山東各國根本來不及調集軍隊支援趙國,而趙國在遭遇慘敗之后,也根本來不及調集軍隊死守邯鄲。而更為重要的原因則在于,損失慘重的趙國根本無力再固守“滏口陘”和“井陘”兩條重要通道,秦軍可一鼓作氣直奔趙國都城。

秦昭襄王之所以拒絕白起的建議,固然有范雎的蠱惑,但嬴稷畢竟不是個昏君,他同樣非常清楚,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的趙國,短期內根本無法調集軍隊,同時也沒有足夠時間在“滏口陘”和“井陘”構筑關隘,秦國只要拿下上黨郡,“滏口陘”和“井陘”便等于是形同虛設。

事實上也是如此,當秦軍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攻打趙國時,“滏口陘”和“井陘”雖然仍在趙國手中,但趙國卻根本無力固守太行山防線,只能收縮兵力固守邯鄲,而秦軍則輕易便翻越太行山,直接殺到了邯鄲城下。

綜上所述,按照“長平之戰”后的形勢來講,雖然“滏口陘”和“井陘”仍在趙國手中,但趙國的太行山防線已經不復存在。也正因太行山防線太過重要,一旦失守秦軍不僅可以攻趙,同時可以南下攻魏,因此魏國信陵君才寧愿冒著偷盜虎符的危險,也要率兵支援趙國。

如上,雖然史料并未記載“邯鄲之戰”中秦軍的出兵路線,但從地理上講,大概率是通過趙國的“滏口陘”翻越太行山的。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不管接不接受上黨,秦趙之間必有一戰,只是時間問題!

  2. 趙國接受上黨郡是必然的,關鍵是外交上太失敗,其他幾國肯定不會幫他吃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