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臨終之時,托孤四位大臣,為何只有霍光走上了權力的巔峰?

西元前88年即后元元年,一代雄主漢武帝劉徹駕崩的前夕。他已經認識到人不可能長生不老,開始一步一步準備后事。他命人繪制一副圖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特意命人交給時任奉車都尉霍光。

數月后,后元二年二月。處于彌留之際的漢武帝悉數將霍光、駙馬都尉金日磾、太仆上官桀、搜粟都尉桑弘羊招致面前,囑咐身后事。

漢武帝篩選出來的四人,可謂是各有千秋,各具本領。

桑弘羊

桑弘羊,賈人出身,十三歲便成為宮中侍衛。漢武帝期間,以搜粟都尉之職代領大農令,主管全國財政。衛青和霍去病奔赴數千里外,來往殺敵立功受賞,人吃馬喂,所耗費的錢財糧草,全由桑弘羊統轄的大農官署支出。僅僅衛青一次性獲得的賞賜便有二十萬斤金。

為了維持帝國如此龐大開銷,桑弘羊不惜代價逆流而上,將官民視為個人巨額財富來源的酒曲以及鹽鐵售賣的權限,上奏漢武帝劉徹請求收歸國有,為此得罪官員及百姓,一時間哀怨四起。

漢武帝洞悉其忠心及才能,在臨終前將其拔升為御史大夫,主管全國風紀。但遺留的官營鹽鐵以及酒曲專賣問題越演越烈,在漢昭帝劉弗陵時期爆發了一場著名的辯論,即《鹽鐵論》,使得桑弘羊處于千夫所指的窘境,卻依然保證了帝國在不加賦的境況下府庫充盈。

上官桀

上官桀,出身于羽林期門郎,負責引領官員至各殿門。上官桀之所以被漢武帝看重,全得自于上官桀突降的一場批評意外獲得的。

漢武帝大病初愈,靜極思動去看望豢養的馬匹,看到的結果是,馬竟然都是面黃肌瘦,無精打采。漢武帝大怒,準備重責負責人。而負責此事的正是上官桀,上官桀見到漢武帝之后,并不是百般抵賴,而是立刻涕淚橫流,哭訴道,“臣聞圣體不安,日夜憂懼,意誠不在馬。”言未卒,泣數行下。上以為忠,由是親近,為侍中。

如果僅是靠口舌之利獲得信任,沒有其他的才能,時間一長只能是被遺忘在角落之中。

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李廣利奉命遠征大宛,時任搜粟都尉的上官桀也隨軍出戰。因郁成國攻殺千余名漢軍將士,李廣利命上官桀率軍征討。上官桀一戰攻破郁成國,郁成國國主脫逃,進入康居國。上官桀馬不停蹄的追擊過去,康居國懼怕重蹈郁成國的覆轍,便將郁成國主獻給了上官桀,上官桀遂立大功。

后元元年(西元前88年),侍中仆射莽河羅與弟重合侯通謀反,上官桀以騎都尉的身份率軍討伐,因功提升。一年后,上官桀已經升任為太仆,漢武帝臨終前下詔遷為左將軍輔佐朝政。

金日磾

金日磾,原本匈奴休屠王太子,霍去病受命接收休屠王與昆邪王歸降時,一并投歸漢朝。十四歲時以奴隸的身份在宮中養馬,因馬養的好,人長的壯實,性格淳樸獲得漢武帝的青睞,拜為馬監。漢武帝駕崩前,拜為車騎將軍。

霍光

霍光,霍去病在承認霍仲孺的父親身份之后,將霍光帶入長安,推薦與漢武帝,先是被任命為郎,后升任為奉車都尉,陪伴漢武帝二十多年,做事謹慎,獲得信任。漢武帝遺詔封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漢昭帝劉弗陵。

其實在這四位之前,還有一人也臨危受命。

那就是有著“車丞相”之稱的田千秋。

他入職丞相的時間是在巫蠱之禍的僅僅數個月之后,憑借一章奏疏便由一名守陵小官躍升為丞相。相對來說,比上面四位資格更老一些。可事實上,他甚至哭求過霍光饒過自己的子嗣,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他自然十分惱恨,田千秋的丞相之位保持了十二年,相繼輔佐漢昭帝劉弗陵、海昏侯劉賀(曾當二十七天皇帝,被霍光廢除)、漢宣帝劉詢,卻也無法奈何霍光,僅能自保而已。

這樣算來的話,前后共有五人輔政。

然而,上官桀等四人依然無法阻擋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權勢。其中金日磾雖然早死,剩余三人因為各種原因聯合起來群起攻之,外帶加上一個藩王和一個公主也沒有將霍光擊倒,反而一個個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就連子孫以及家族也受到牽連。

那么究竟事情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霍光又如何應對的,從而走上權力巔峰的呢?

前文已說三人斗不過霍光,并不是三人蠢笨,漢武帝精心挑選的人,差也不會差到哪去。雖然霍光在輔政之初,起點高于他人,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軍政一齊抓,威震天下。

然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無法事事不拉的進行處置。這就形成了在霍光無法料理應對之外,他的親家上官桀會及時補上出面解決。對于上官桀做出的決定,霍光基本也不會推翻重新審閱判定。至于其他更為瑣碎的如錢財的征繳支出,則更需要專業的人才,霍光即便想插手也只能從大方向進行施壓,細枝末節也是無法觸及。

期間,如果出現偏差或不足,便會遭到御使大夫桑弘羊的質詢和彈劾,乃至于威信掃地,直至罷官問罪,鋃鐺入獄。

那么,霍光此時自然離不開漢昭帝及朝臣的支持。可是,年幼的漢昭帝與朝臣為何獨獨支持霍光呢?

第一、提拔人才,不拘一格

提拔人才。如霍光提拔劉氏宗室。“推恩令”已經實施多年,宗室人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龐大起來,地盤和財產也隨著人數的增多而不斷被分化,一些宗室成員只能是苦挨度日,霍光接受他人的意見提拔宗室之中有才能的人進入朝政,對于宗室來說這不僅是示好,更多的是解了燃眉之急,獲得的回報以眾人之口匯聚成洶涌之勢。

還有就是霍光提拔了一位日后顯赫于漢宣帝劉詢時期的張安世。

張安世的身份是當時有很大爭議的酷吏張湯之子即罪人之子。漢武帝劉徹是極為痛惜張湯自殺的,遂將張安世提升為郎官,并將張安世一連十數年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卻是因為以往張湯辦案時株連極廣,張湯的后人沒有了立足之地,即使張安世卻如同霍光一般小心謹慎,漢武帝也沒有借口將其提升。

霍光卻一再上表,懇求漢昭帝,提升張安世為右將軍、后繼為金日磾死后空缺下來的車騎將軍。

張安世遂成為霍光的左膀右臂,先迎后廢海昏侯劉賀、推選漢宣帝劉詢,事前事后都要與之商議。

第二、恩威并施

當然,能夠輕易的將這一政策推而廣之,還在于霍光在最初得到輔政之首為前提。但是如何運用卻是個人能力的問題。

新官上任三把火。

霍光的第一把火就燒在最為緊要也是最為有爭議的地方。

眾所周知,一道詔書是否有無效力,關鍵是有無符印加蓋。換句話說,玉璽就是權力的象征。

玉璽有如此大的作用,自然有專門的人員看護,官名符璽郎。雖然只是一介芝麻小官,可是責任重大。

霍光上任之初,因宮內頻發鬧鬼事件,人心惶惶,霍光便在此時出人意料的招來符璽郎,直接開口索要玉璽。符璽郎斷然拒絕,作為一個小官,如此在眾目睽睽之下,蓄意頂撞,無不為其暗捏一把汗。然而,符璽郎下個舉動,更是令眾人吃驚異常,符璽郎竟將佩刀抽離刀鞘,雖然未漏出刀尖,也未直指霍光,其中的含義一眼便知。霍光并未就此招來侍衛予以處置,反而大加贊賞該官員。可是,他并未當場就此獎賞或提拔此人,而是隔了一天之后,才以漢昭帝的名義提升了該人的爵位等級。

這個舉動濃縮了霍光多年的政治智慧。1、開誠公布。獎勵有功人員,而并不以個人喜好為標準。2、專權而不擅權。3、對待官員雖粗暴狠辣,但留有余地。

第三、慣于拒絕,得罪高官,獲得聲名

多次拒絕有關人員的請托,鐵面無私。

上文提過田丞相哀求霍光,霍光就曾當面拒絕。

而他的親家上官桀為了獲得更多的權利,想以孫女入宮獲取皇后之位,提高政治地位,以此來穩固和提升整個家族的權利和地位。而為了使這件事情,更容易獲得成功,他選擇了讓霍光難以拒絕的一個人選,那就是霍光的女兒與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女即霍光的親外孫女。得到的結果不出意外,依然是反對。

上官桀不同于田千秋,他出身于行伍,脾氣秉性更為執拗。霍光的反對,激起了上官桀的斗志,兜了一個圈子,找到了入宮撫育看護漢昭帝的鄂邑蓋長公主的情夫丁外人,許以封侯。丁外人遂說動長公主將上官安的女兒納入宮中,數月后,便封為了皇后。

霍光與上官桀的矛盾由此日益加深,聲望卻是與日俱增。

而在這期間,御使大夫桑弘羊因在經濟上建立了大功勞,遂生出就此蒙蔭后世子弟的打算,一經提出,霍光也是沒有給其任何情面。

仇恨就在霍光的公正廉明之下樹立,而以丁外人封侯的承諾遲遲得不到兌現,又將長公主牽連在內。事后又因上官桀岳父犯法,長公主出面都無法改變霍光的決議,使得長公主也覺得勢單力薄,轉而將燕王劉旦拉攏過來,遂成為一個以殺霍光廢漢昭帝立劉旦為帝的謀反集團。最終促成漢昭帝與霍光兩人綁在了一起,遂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族滅。

他的聲名就此如日中天,在朝中樹立極高的聲威,他的權利達到頂峰。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霍光在獨自輔政之后,做下了種種弊端,將霍氏子弟一一安排在要害部門,幾乎掌控了整個漢朝。耗費了漢宣帝十數年的時間,在大司馬衛將軍張安世的幫助下,最終平定。

可見,霍光只是一個在晚年有私心的權臣,而不是一個也不敢肆意犯上作亂逆臣賊子。

漢宣帝依然將其列位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僅以霍氏替代其名姓,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贊拜“不名”。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