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爺樹大根深,又財大氣粗,為何還是敗給了“孤臣”?

一手好牌,不見得一定能贏;一手爛牌,只要策略得當,也能扭轉乾坤。《雍正王朝》中,在開局階段,八爺的領先優勢十分明顯,執掌戶部,朝廷各關鍵崗位都有他的人,江南是其后花園,關外是其圍獵場。然而,奪嫡成功卻不是他。

即便雍正上位,老八依舊樹大根深,雍正不僅要讓著他,還要用顯名高爵籠絡他。經過多年的準備,八爺畢其功于一役,發動“八王逼宮”,可還是棋差一招。八爺夢想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過于賢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奪嫡之爭,飲恨敗北

儲位之爭,不僅爭的是實力,也要看圣心。康熙是大清最大的話事人,他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接班人選。八爺知道康熙的重要性,因此,處處學習康熙,但僅僅學到一點皮毛。

康熙以“仁政”治理天下,待人寬仁,八爺就依葫蘆畫瓢,把自己打造成“賢王”,甚至比康熙還要仁。凡事過猶不及,八爺的仁已經突破治國的底線。

為了“賢”名,老八不敢下江南籌款賑災;把國庫管理得一塌糊涂,卻不愿意追比戶部欠款……任由他這么玩下去,大清江山就會萬劫不復。康熙身處最好位置,對下面看的清清楚楚,晚年的他,已經意識到仁政對大清的危害性。

況且,老八的所謂仁義,也并非是真的,而是假仁假義。你拿仁義籠絡人心,康熙一清二楚。其本來面目,極其陰險,為了扳倒太子,竟然不惜誘騙肖國興;為了拉選票,八爺到處串聯;為了制造混亂,居然在千叟宴上導演“死鷹事件”……如此劣跡斑斑的八爺,已經讓康熙嗤之以鼻,他想通過正常渠道,無疑不可能了。

反觀八爺的競爭對手胤禛,一開始雖然不成氣候,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逐漸成長起來。黃河發大水時,胤禛與八爺的差別已經拉開。八爺說一些假大空的話,胤禛從頭忙到尾,做的都是實事,還親自跑到江南去籌款賑災,不僅贏得康熙的賞識,還博取一個“孤臣”的名聲。清朝的實際情況是,吏治需要整頓,太需要四爺這樣的“孤臣”。

胤礽被廢后,胤禛繼承其力量,并繼續努力。推舉大將軍王,胤禛在鄔思道的指點下,摒棄個人恩怨,舉薦胤禵;西北打仗,胤禛籌措糧草……這些舉動,讓康熙對其越來越滿意,最終決定傳位于他。

在常規時間,胤禛的綜合實力不及八爺,但得到了康熙的支持;在讀秒絕殺的關鍵時刻,老八與胤禛,差了一個十三爺。康熙生前已經做了布局,將胤禵調走,留下胤祥,為的就是關鍵時刻能夠一劍封喉。

在團隊建設上,胤禛的手下都是精英,個個身懷絕技,年羹堯領兵在外,十三爺坐鎮京城,鄔思道運籌帷幄,還有狗兒、田文鏡也逐漸成長,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基本上團結一致;八爺人多,可內部派系斗爭復雜,很多人都是為了利益,即便是骨干成員,也立場不一致。

八王逼宮,功敗垂成

雍正繼位后,八爺從未甘心,他雖然放棄當皇帝,但對皇權還是情有獨鐘。兩股力量的交鋒,一直都在上演。“諾敏案”和“科場舞弊案”,雍正的臉被打腫了,但很快就通過“西北大捷”找回顏面。如果說前面是小兒科,那“新政”就是八爺和雍正之間的路線理念之爭。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案,也是兩大力量之間的角逐,最后在“八王逼宮”上決出勝負。八爺之敗,敗在:

一、天道。新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雍正的“新政”比八爺等保守勢力,更能代表人心與天道。在文斗上,雍正更能找到道德制高點。

二、百密一疏。八爺的行動方案很精密,但過程和環節比較復雜,需要多放配合,還要滿足各種條件,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功虧一簣。他千算萬算,沒算到弘晝看出了他們的陰謀,也沒算到幾位鐵帽子王并非鐵板一塊,更沒算到老十三雖然命不久矣,但依舊可以力挽狂瀾。

秋媚說: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是一群既得利益者,代表的是保守勢力,他們需要的是維持現狀,并不斷攫取不勞而獲的利益。如果讓這幫人主政,普通百姓只會水深火熱,只怕沒幾天大清就會“戍卒叫,函谷舉”。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八爺只是利用鐵帽子王,利用九爺十爺,一旦八爺登基,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2. 八爺夢想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過于賢明,聰明反被聰明誤。\n大錯特錯!!!!!\n他的失敗在于:他是個沽名釣譽、瞞上欺下、私心太重、結黨營私的國戝!!!

  3. 自古成王敗寇[酷拽]

  4. 過早暴露野心!

  5. 扭轉乾坤難。。。

  6. 分析透徹[贊]

  7. 重要是的是康熙支持他

  8. 成功人生不在于說一開始就有一副好牌,而是將一副不咋地的牌,打得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