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綠有多裂、包裹體豐富的特點。為了改善祖母綠的凈度,各類優化處理手段層出不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充填處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油”。

天然祖母綠多裂且包裹體豐富
說到“注油”,許多人往往談“油”色變,祖母綠“注油”真的就是市場中的一道坑嗎?俗話說:“不知全貌,不予置評”。
祖母綠優化處理程度影響著它的市場價值,充分了解充填處理,才能更好的在祖母綠交易或選購過程中少走彎路,挑選到適合自己的祖母綠。
今天,小吉就和大家敞開聊聊祖母綠的充填處理是什么?為什么要進行充填?常見充填物有哪些?以及鑒別技巧及方法!
01
祖母綠充填處理原理及方法
由于地質條件和生長環境的影響,天然祖母綠通常多裂且多包裹體。祖母綠充填處理的原理就是在祖母綠裂隙中充填油等物質,使裂隙被隱藏。

祖母綠“注油”
為什么祖母綠中要充入油等凈度改善物質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觀察到這種現象:炎炎夏日,想要享用一瓶冰水,從冰柜中取出冰塊放于常溫的水中,冰就不見了。這是因為水與冰的折射率相近,光的反射極大地被減弱,從而使冰的可見度降低。
祖母綠的折射率為1.56-1.60,在凈度優化時,人們會選擇折射率與這一范圍相近的油或樹脂等充填物質,注入適量的此類充填物質,便可以降低祖母綠裂隙的可見度。

冰塊在水中被基本隱藏
說完原理,我們來談談具體操作方法:
首先,將祖母綠放入沸水、乙醇等有機溶劑或者超聲波中清洗干凈,目的是去掉表面及裂隙中的污垢。有時候還需要用酸才能徹底清洗。
接著,將清洗干凈的樣品用一種接近祖母綠折射率的物質直接進行浸泡,或者也常在真空、加壓或加熱條件下進行。

祖母綠充填裝置高壓釜
對祖母綠進行凈度優化處理,可以提高它晶體的質量,同時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佩戴過程中破碎風險,所以祖母綠的凈度優化顯得非常有必要。現在市面上,人工凈度優化處理已經不同程度的被大家廣泛接受。

祖母綠戒指
主石為一顆祖母綠型切割祖母綠,
經鑒定產自哥倫比亞,經過中油處理。
估價:15萬-20萬美元
成交價:22.5萬美元
2021年4月13日,佳士得|紐約
祖母綠的優化處理可以追溯到埃及艷后時期,我們今天已經無法考證當時是使用什么物質來改善祖母綠了。
接著祖母綠的充填物經歷了使用亞麻籽油、菜籽油、加拿大香脂,石蠟、有色油到Palma、Opticon、Gematrat、Permasafe和 Perma樹脂再到今天最現代化的一種優化處理方式ExCel(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專為改善祖母綠而發明的優化處理方式)等,從傳統方式到新型方式發展的階段。因此,大家需要去更新觀念,以便幫助自己更好地認知祖母綠市場。

充填物歷史演變圖(圖片由Arthur Groom提供)
02
祖母綠常見充填物
隨著充填處理技術的成熟,有些充填物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被逐漸淘汰,新的充填物被加入到名單當中。目前市場中,常見充填物主要有以下類型:
1.有機及合成油類
有機及合成油類包括雪松油、松柏油、橄欖油、棕櫚油、石蠟油、嬰兒油等。
此類充填物流動性高,較容易進入祖母綠裂隙中,也因為這一特性決定了它耐久性差,持續性不高,有些油類持續時間大約在一周左右。

祖母綠充填物—硅酸鈉、UV膠、棕櫚油
2.蠟(如石蠟、蜂蠟)
主要用于拋光打磨時減少摩擦,起到保護祖母綠的用途。有一些蠟會在高溫情況下進入祖母綠中,偶爾會在祖母綠裂隙中看到蠟的存在。

祖母綠充填物—白蜂蠟、香柏油、凡士林、環氧樹脂
3.樹脂(液態樹脂和固態樹脂)
樹脂是目前祖母綠充填物質中最常見和使用最廣泛的一類物質,穩定性相對較高。

祖母綠充填物—甘油、石蠟油、加拿大樹膠、嬰兒油
4.其他有色油(如“Joban green oil”)
這種有色油既用于祖母綠充填,改變祖母綠的凈度特征,也可以改變祖母綠的顏色,這種方式一般歸為染色和充填。

各類充填物折射率與穩定性對比
03
判定祖母綠是否“注油”的方法
準確判定祖母綠是否經過充填處理,這直接關系到我們對祖母綠價值的評估。因此,學習掌握必要的鑒別方法十分重要。
裂隙充填處理
鑒別祖母綠是否經過裂隙充填處理的方法,與鑒別大多數寶石裂隙充填處理方法類似,主要通過放大檢查、發光特征和紅外光譜等手段綜合鑒定。主要特征如下:
(1)放大檢查
①反射光下觀察祖母綠表面,有光澤差異,油類充填物可能在裂隙處有油滴釋出,樹脂類充填物具有明顯的膠結作用;
②暗域和亮域照明下,裂隙處可見“彩色閃光效應”,通常,亮域下為藍色閃光,暗域下為橙色閃光,閃光的顏色亦隨充填的物質出現差異;
③充填物較厚處可能會殘留有扁平氣泡,有時有干涸充填物;

祖母綠充填裂隙中的“彩色閃光效應”

顯微鏡反射光觀察下,祖母綠裂隙中的扁平狀氣泡
(2)發光特征
用Diamondview儀器檢測,充填處可能會有特殊的熒光。
(3)紅外光譜
紅外光譜具有2800-3000cm-1強峰,以及3058、3036cm-1雙峰這也是祖母綠經人工合成樹脂充填的有力證據。
浸無色油
(1)放大檢查,可見到達表面的裂隙處呈現無色或淡黃色的反光;
(2)長波紫外光下呈黃綠色或藍色熒光;
(3)以熱針接近裂隙處可見有油析出,俗稱“出汗”;
(4)放大觀察,干涸后的裂隙處可見油;

熱針測試下,裂隙處可見有油析出,俗稱“出汗”
浸有色油
(1)放大觀察,綠色沿裂隙分布,干涸后的裂隙處可見綠色染料,“蜘蛛網狀”;
(2)長波自往下某些有色油呈黃綠色或綠黃色熒光;
(3)用蘸丙酮的棉簽輕拭待測樣品,有綠色油析出,有時包裝紙上的綠色油跡也可指示祖母綠經染色處理;
(4)多色性和吸收光譜可能有異常;
(5)紅外光譜檢測有色油為人工合成樹脂或Joban oil
04
實驗室凈度優化分級標準
不同祖母綠,裂隙多少和裂隙發育程度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外觀非常相似的祖母綠,它經過充填的程度也有可能不一樣。
在其他影響價值的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比如顏色、尺寸等,這個時候,充填的程度就會決定它的市場價值,充填程度越深,市場價值越低。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除了需要鑒別祖母綠是否經過凈度改善以外,還要對祖母綠凈度優化程度進行較為準確的區分,這個在市面上就叫做“油量”的多少。
但并不說明充填處理的祖母綠就是一顆不好的祖母綠,充填處理所使用的充填物本身對寶石重量并沒有很大的改變,所以即便是最嚴重的充填處理,它對祖母綠整體重量并沒有很大影響。

不同凈度優化等級充填物占寶石比例示意圖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寶石實驗室對祖母綠凈度優化等級劃分標準不同,目前在國際上還沒有任何一家機構的任何一個標準是全球通用的。
因此,在購買寶石時,要非常了解你所購買的祖母綠所對應的證書凈度優化級別劃分標準,這樣才能更好地評估祖母綠本身的價值。
以GUILD寶石實驗室祖母綠凈度優化等級劃分為例,對于無色充填處理的祖母綠,GUILD檢測報告在結論中定名為“天然祖母綠”(natural emerald),而在備注欄中標注充填程度分為6個級別:
無None,極微Insignificant,輕微Minor,輕微到中等Minor to Moderate,中等Moderate,重度Significant。充填程度越重說明充填物含量越多。

GUILD寶石實驗室祖母綠檢測報告樣本
凈度優化等級為無(None)
·無明顯開放裂隙
·有極少量開放裂隙,裂隙中未見充填物
·表面無凹坑
·表面有凹坑,凹坑中無充填物

凈度優化等級為無的祖母綠示意圖
凈度優化等級為極微(Insignificant)
·有極少量開放裂隙,裂隙中有極少量充填物
·有少量開放裂隙,裂隙中部分附存充填物

凈度優化等級為極微的祖母綠示意圖
凈度等級為輕微(Minor)
·有少量的開放裂隙,裂隙中可見少量充填物
·有大量開放裂隙,裂隙中部分附存充填物

凈度優化等級為輕微的祖母綠示意圖
凈度優化等級為微-中(Minor-Moderate)
·有一條明顯貫穿的開放裂隙,裂隙中可見大量充填物
·有兩條明顯貫穿的開放裂隙,裂隙中可見部分充填物

凈度優化等級為微-中的祖母綠示意圖
凈度優化等級為中(Moderate)
·有兩條極明顯貫穿的開放裂隙,裂隙中可見極多充填物
·有三條極明顯貫穿的開放裂隙,裂隙中可見部分充填物

凈度優化等級為中的祖母綠示意圖
凈度優化等級為嚴重(Significant)
·有三條以上的貫穿裂隙,裂隙中可見極多充填物

凈度優化等級為嚴重的祖母綠示意圖
05
結 語
充填處理在市場中是被廣泛接受的一種祖母綠的優化處理手段,它同時也是影響祖母綠價值評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場紛繁復雜,優化、合成、仿制手段層出不窮,如何才能正確評估?除了定期學習寶石課程,更新理論與實踐知識外,一本專業鑒定機構出具的權威檢測報告可以給你提供必要指導。

GUILD寶石實驗室各類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