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認識了就不會價值連城了。為何有很多人不認識呢?今天就給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烏木有兩種,一種是生長在非洲的烏木和東非的黑紅檀,它們屬于樹木樹種的一個類別;另一種就是具有“東方神木”之稱的烏木,國人也叫陰沉木,碳化木。非洲烏木離我們遙不可及,題主所提的應該就是國人心目的烏木了,今天只聊這個。人們聽說烏木的名字與幾年前四川彭州發生的烏木案有關,在此之前,人們幾乎沒有聽說過其名字。也就是這個案件,在撿到烏木的群眾與鎮政府收繳國有的案件糾紛中,大家也才知道烏木是價值連城的木中黃金。大家對于烏木不認識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烏木比較稀少
一是并非埋在地下的木材都能形成烏木,形成烏木的條件比較苛刻:由地震、泥石流、洪水將地表樹木全部埋入地下,在缺氧、高壓狀態和細菌 作用下,經過上千萬年碳化過程方能形成烏木。
二是部分埋在地下“運氣好”的形成了烏木,但是還有一個被人類發現的過程。以往烏木被發現的比較少,現在因動用大型機械施工,烏木方有機會露面,但還是寥寥無幾。三是烏木多形成于多雨多河流的南方省份,特別是江西、湖南、廣西、四川等省份比較多,北方的省份很少見,戈壁灘就更不用提了,在那里就是樹化石了。因為稀少,人們難得認識它。
二、烏木不易保存
烏木剛被從污泥中挖出,色澤灰暗,木質酥松不結實,極容易被折斷或撕裂,用指甲可以掐動。一般人無法把它同質堅明亮的烏木聯系在一起,認為是被腐朽的普通木材,便被棄置一旁,或再次被泥土掩埋。烏木離開泥土,怕風怕陽光,特別是熱日暴曬,隨著水分的蒸發,其木材便呈環剝壯一層層剝離,最終全部分解成小塊。因此即使發現了烏木,若不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它會慢慢消失的,不給人類認識它的機會。
綜合上述因素,人們對烏木才缺乏認識。不過,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烏木的炒作,其被標上了價值連城的標簽,逐漸被世人了解并得到了有效保護,廣州建立了神木文化園、河南洛陽投巨資建立了烏木根雕文化產業園,還有不少的旅游景區把烏木當成了貴重展覽物品。由此,烏木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并認知,其神秘面紗也漸漸被揭開。
一張純烏木飯桌約50公斤重,還帶有雕塑,能值多少錢?
有誰收,我有一棵
說得不算好,那些出土就開裂變碎的不是名貴的樹木或埋的年代還不夠長,要有足夠的知識才能發表
我有,但不知道保護的知識。
這東西我能提供個幾千噸,誰要?
烏木,我們這里也叫陰沉木。
烏木我有三十棵誰要
我媽媽的煙袋干,就是烏木的。好多年前,我媽媽送我姑父了,我媽媽臨走前叫我們去要。我姐姐去要我姑父沒有給,我姑姑又走了,借機會我去要來了。
烤火了,上面裂口多。
這是烏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