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葬后,封閉地宮的最后一位工匠怎么出來?

但凡是工匠,就有一門吃飯的玩意,反正是餓不死。

但,作為封閉地宮的工匠,工作總是戰戰巍巍,小心翼翼,因為一個搞不好,就給帝王殉葬了。在歷史上,就有記載,給秦始皇建地宮的工匠,最后就被殉葬了,原因是知道太多了,怕引來盜墓者。

后來,帝王們是不讓工匠殉葬了,但工匠得將墓門設置巧妙,要保證最后一位出來后,墓門上鎖后,很難打開。這如何做到?

三個字:頂門石。

說起頂門石,不得不說老祖宗們還是很有智慧的,在墓門后面設置一道獨特的裝置,在最后一位工匠出來,墓門緩緩關閉,再也不能從外面打開,除非炮轟。

這個獨特的裝置,就叫“頂門石”,也叫“自來石”。將這塊石頭立到墓門靠墓里那一側,離門大概有1–2米的地方,讓頂門石底部在一個凹槽里面,隨著墓門關閉后,有工匠通過裝置慢慢把頂門石拉近,最后頂住墓門。

此后,無論如何也打不開墓門了。這是工匠們偉大智慧的體現,更是為了自我保護設計出的絕招。

自從有了頂門石之后,工匠們再也沒有被殉葬在墓里了。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被挖掘之后,就看到了頂門石。

總之,后來頂門石就成為了王侯將相墓室的標配了。當然,主要就是為了防范盜墓者。

另外,為了防止盜墓,在墓門口設計通道,放置很多的大石頭,讓盜墓者無法穿越重重石頭,打開墓門。

當然,到了近代之后,盜墓變得容易了,因為炸藥出現了。無論多么牛逼的墓,只要官方想挖開,就沒有做不到的。而私人盜墓炸墓,那是違法的。

只是,那種缺德事,現在政府不組織去挖掘罷了。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墓地損害,國家允許進行搶救性挖掘。僅此而已。

(地宮工匠)

還是現在好,身有一藝,不怕吃不上飯,也不怕受到生命危險。這才是工匠們應該有的待遇。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搶救性挖掘,這個詞用得好

  2. 我比較好奇,這個地下空間是怎么做出來的那個年代沒有鋼筋水泥,如何支撐頂部覆土?

  3. 那郭沫若咋挖?難道就是你說的搶救性挖掘??

  4. 這個圖片做對了一半

  5. 一個炸彈過去

  6. 郭沫若:才是歷史上最大的盜墓賊……

  7. 門進不來,不是可以從上面挖洞么。

  8. 弄得好麻煩,簡單點不好嗎?底部設計凹槽,頂門石向門傾斜,用繩子拉住,將繩子浸油,最后一個人出去前,點燃繩子,放下石門,等繩子燒斷,頂門石自然倒向石門頂住。

  9. 請問盜墓者不走門而是從墓頂打孔鉆下去可以嗎?

  10. 頂門石,設計很巧妙。[贊][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