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紅軍創始人劉志丹將軍,就是犧牲在紅軍東征山西的戰場上,相對于地貧人稀的陜北,民國時期的山西堪稱富腴之地,并且兩者之間的距離也只是一河之隔,從哪方面看都是紅軍發展和經營的較佳選擇。那么為什么紅軍只是進行了“東征”,而沒有在山西境內開辟出根據地呢?因為閻錫山狗急跳墻了。
(劉志丹劇照)
中央紅軍的“陜甘支隊”與徐海東的紅15軍團會師后,恢復了紅一方面軍的番號,但兵力其實只有13000于人,所以中央紅軍面臨減員極大、人困馬乏、給養困難的狀態,徐海東慷慨借給中央紅軍5000大洋的事件,就發生在這一時期。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陜甘蘇區太窮了,可謂當時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人口稀少、經濟落后并且交通閉塞。
以這樣的經濟狀況,不僅無法解決當時紅一方面軍的燃眉之急,未來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全部落腳陜北以后,也必然難以供養大批部隊和機關。為此,在1935年12月的瓦窯堡會議上,根據主席的提議,決定把紅軍行動與蘇區發展的主要方向,放在東邊的山西和北邊的綏遠等省區,正式提出了“抗日反蔣、渡河東征”的口號,也就意味著紅一方面軍準備進軍山西。
實際上,對于東渡洶涌的黃河進軍山西,一些紅軍將領是有顧慮的,因為紅一方面軍當時兵力太少,以13000余人的野戰軍力量殺入山西后,將面臨與晉綏軍10余萬重兵的抵抗和反撲。僅閻錫山布置在一線河防的部隊,就有四個旅20000余人以及大批民團,同時在二線縱深還駐有機動部隊,敵人總兵力幾乎是紅軍的十倍,因此一旦戰事出現不利,紅軍回撤也將面臨極大危險,黃河那可是比湘江湍急得多。
比如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彭德懷就建議著力鞏固陜北,對東渡黃河進軍山西“能不能渡過去、能不能渡回來”有所顧慮,而紅1軍團長林彪則提議去陜南發展,正是在有一定爭論的情況下,主席最終力排眾議說服了大家。1936年1月15日,軍委簽發了“關于紅軍東進抗日及討伐賣國賊閻錫山的命令”,訓令要求“主力紅軍即刻出發,打到山西去”,紅一方面軍各部隊迅速隱蔽地集結到黃河岸邊,進行渡河準備。
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以后,面對一河之隔不斷壯大的陜北蘇區,閻錫山也知道不妙,只恐紅軍渡河殺進他的老巢來,所以從1935年秋開始,就加緊對沿岸進行封鎖和實施防御準備,晉綏軍從北起河曲南到永和是近千里黃河沿線上,修筑碉堡和暗堡一千余個,每碉駐兵一班或兩班,所有重要渡口也派駐了部隊。同時組織自衛團等地方武裝,配合正規軍劃分了六大防區,嚴防死守。
1936年2月20日晚8時,紅一方面軍分為左、中、右三路分別實施了強渡,一舉突破黃河天險進入山西,隨即長驅東進,而閻錫山聞訊也大為驚恐,迅速調集二線機動部隊甚至太原的總預備隊,分路馳援前線。從2月20日到3月5日的半個月內,紅軍連續擊敗晉綏軍各部,同時攻克多座縣鎮,晉綏軍的戰斗力還是相對較弱,沿河數萬人馬,居然被1萬多紅軍打得七零八落。
當晉綏軍大批增援部隊抵達前線后,自3月8日起爆發了激烈的兌九峪戰役,紅軍主力與閻錫山三個縱隊15個團的3萬人馬在此展開廝殺,雙方均有較大傷亡,紅軍由于兵力不足,戰役中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而閻錫山也被打怕了,下令部隊撤出兌九峪地區,將主力集結布防于汾陽、孝義、靈石、介休一帶,沿同蒲鐵路和汾河堡壘線嚴密設防,防堵紅軍進一步東進或者北上。
也就是說,在紅軍的猛烈進攻下,閻錫山已經完全棄守了黃河沿線,而是把戰線后移到同蒲路附近,等于縮短了防線然后以優勢兵力據守,等待援軍的到來,哪來的援軍呢?陳誠率領的中央軍部隊。一直以來,閻老西都把山西視為任何勢力不得進入的私人巢穴,紅軍不行,中央軍也不行,但是當晉綏軍被紅軍揍得暈頭轉向時,為了保住自己在山西的統治,閻錫山不得不痛下決心,厚著臉皮向老蔣求援了。
這一請求正中老蔣下懷,之前想進還進不去呢,于是命令以陳誠為總指揮,調動河南、安徽等地的中央軍七個師,火速開赴山西增援,先頭部隊于4月初到達戰場。為了牽制紅軍的兵力,老蔣同時命令張學良、楊虎城的部隊趁機進攻陜北蘇區,而紅軍留守陜北的僅為少量地方部隊,所以整個東征的形勢趨于不利:正面敵人大大加強,中央軍和晉綏軍已達20萬眾,而陜北后方又面臨威脅。
在晉綏軍龜縮防守不出,中央軍主力尚未開到20多天時間里,紅一方面軍在晉中和晉西北廣大地區掃蕩殘敵,宣傳發動群眾,積極籌糧籌款和擴紅,共籌得經費50萬元和擴大紅軍近8000人,收獲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也為一年多后八路軍再次東渡黃河抗日,以及創立山西各抗日根據地奠定了群眾基礎。這一期間最遺憾的是,紅15軍團副軍團長劉志丹同志,在攻打三交口鎮的戰斗中不幸犧牲。
到1936年4月下旬,鑒于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坐鎮太原的陳誠正調集大軍入晉,紅軍原定在山西以及華北地區建立根據地的計劃已無可能實現,軍委命令各部交替掩護回師陜北,并且于5月初安然西渡,晉綏軍亦不敢銜尾追擊,紅軍東征至此宣告結束。整個東征期間,紅軍轉戰山西境內50余縣,殲敵13000余人,俘敵4000余人,給閻錫山以沉重打擊。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已經是東征山西之后的1936年7月,所以東征其實是由紅一方面軍單獨完成的,紅軍在東征期間不僅獲得了較大補充,也發現了張、楊部隊的猶豫不決和立場逐漸松動(東北軍和西北軍期間都沒有積極動作),為后面的接觸和西安事變的爆發也創造了條件,所以彭總戰后感慨地說:“進軍山西是紅軍到達陜北后的第二個大勝利”!
那么在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后,為什么沒有進行第二次東征呢?一方面,是陳誠的兵力在山西不斷加強,后來已經增加到十個師,另一方面,紅一方面軍剛剛回師陜北的5月中旬,老蔣親自坐鎮洛陽,指揮中央軍胡宗南部、東北軍、西北軍、馬家軍共130個團25萬余人,對陜北蘇區進行了新一輪圍攻,紅軍的主要作戰目標,是要粉碎敵人的圍攻保衛陜北根據地了。
戰事正酣之際,陳濟棠和白崇禧于6月1日發動了“兩廣事變”,老蔣不得不抽調兵力應對,對陜北的進攻放緩。而等到他撲滅了兩廣軍閥的反蔣行動之后,決定親自坐鎮西安再次大舉進攻陜北,12月初率大批隨員和50架飛機抵達西安,他不知道的是,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態度已經有個根本性的變化。
于是12月12日華清池的槍聲響了,“西北剿總總司令”老蔣被他的副總司令、代總司令張學良當場活捉。
北起河曲南到永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