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餿主意有哪些?

一個餿主意害一個皇帝被俘,害死幾十萬官兵和一百多朝廷大員,也害死自己。這個人就是明朝“土木堡慘敗”的罪魁禍首“王振”。

西元1435年,也就是宣德十年,明宣宗皇帝去世,他9歲的兒子朱祁鎮繼承了皇位,這就是明英宗。在明英宗統治期間,明朝歷史出現第一個專權的大宦官,他就是臭名昭著的“王振”。

王振是山西蔚州人,年輕的時候讀過一些書,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但都沒有考中。后來皇宮里招太監,他就自愿進宮做了太監。因為他粗通一些文字,宣宗就派他去教太子朱祁鎮讀書。朱祁鎮非常敬重他,稱他為“先生”。

當朱祁鎮當皇帝后,王振的權力迅速膨脹起來。王振當上了主管太監的司禮監,經常幫助皇帝批閱奏章,逐漸掌握了朝廷大權。朝廷的官員都非常懼怕他,如果有誰得罪了他輕則貶官,重則殺頭。

自永樂末年以來,大陸北方蒙古族的瓦刺部逐漸強大起來,他們每年都向明朝進貢一些馬匹,明朝必須給他們大量的賞賜,這實際上就變成了雙方的一種交易。按照原來的規定,瓦刺部每年到明朝的貢使不得超過五十人,但在正統十四年,他們卻派來2000人,冒稱3000人,要求明朝賜給更多的賞物。

王振發現了他們虛報人數,就讓禮部按實際人數給賞,并且削減馬價的五分之四。這樣就激怒了瓦刺的首領也先,他派出大批軍隊攻打山西大同。

王振并不懂得打仗,但他有意撈取軍功,就給英宗皇帝出主意,讓他御駕親征。英宗聽信了王振的話,由于輕視瓦刺部人少,就發出親征命令,限令兩天后出發。大臣們都感到非常吃驚,紛紛諫勸英宗皇帝不要去,時間匆忙,準備也不充足,太危險。可是英宗在王振慫恿下,根本不聽眾臣的勸說。

西元1449年7月16日,英宗率領100多名官員、50萬大軍,浩浩蕩蕩從北京出發,直奔大同。這時正是北方的多雨季節,道路非常難走。由于出發太倉猝,軍糧都沒有帶夠,一路餓死了不少士兵。一些大臣見軍心動搖,就勸英宗立刻回京。王振非常惱火,就罰那些大臣在路邊跪了一天。

也先得知英宗親征,而且軍糧不足、軍心渙散,就用計詐敗、引誘明軍深入。這天明軍疲憊不堪地來到大同,王振認為瓦刺軍隊少,不是明軍對手,就命令部隊繼續北進。也先利用兩山夾一道的有利地形設下埋伏。明軍一到,瓦刺軍隊就從兩邊山坡上沖下來,大敗明軍。

在如此緊急情況下,退兵越快越好,可是王振卻想到老家顯示一下威風,如果皇帝能到他家里坐坐,該是多么榮耀的事。于是他就勸英宗到自己家里玩幾天。就這樣幾十萬大軍向蔚州方向跑去,可是走出四十多里,王振突然又命令軍隊往回跑。原來他突然想起蔚州有他家的許多農田,這么多兵馬踏進蔚州,他家里的莊稼就會被踐踏掉。這么一來一回折騰,就耽誤了撤兵的寶貴時間,瓦刺的追兵漸漸趕了上來。

英宗和王振跑的最快,天黑的時候他們跑到土木堡,此時離懷來城已經沒有多遠,大臣們勸英宗趁著天亮進城。王振執意不肯,因為裝著王振財產的幾十輛大車還沒有趕到,他命令部隊在土木堡駐扎下來。不一會也先兵趕到,把土木堡圍得水泄不通。

這就壞事了,土木堡四周水源稀少,僅有的幾條河都被瓦刺軍隊占領了。土木堡地勢高,士兵們挖進兩仗深都不見水。由于渴,士兵們都疲憊不堪地倒在地上。此時的英宗想跑也跑不了,只能一天天等死。

就這樣到了第四天,也先突然派人來講和。英宗不知道是計,非常高興,急令軍隊移營取水,士兵們亂做一團,爭先恐后地跳出壕溝。這時也先突然從四面八方沖殺過來,明軍爭相逃竄。這時王振已嚇得魂不附體。禁軍將領樊忠早就恨透了他,他猛地向前舉起鐵錘,說道:“我為天下百姓除掉你這個奸賊!”一下結果了王振性命。

英宗看沒有逃脫希望,索性滾下馬來,盤膝坐在草叢里等死。瓦刺軍隊打掃戰場時才發現他,就此英宗做了瓦刺的俘虜。這一仗英宗所率一百多官員全部戰死,軍隊損失幾十萬,從此明朝元氣大傷。

王振本想利用此戰立功,可是他的餿主意不僅害死自己,也害了幾十萬明軍官兵和一百多朝廷官員,英宗皇帝被俘也是他罪有應得。

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慫恿建文盲目削藩算不算

  2. 歷史是一面鏡子

  3.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

  4. 就這樣的皇帝為啥還是“英宗”呢?

  5. 這應該算得上~昏君![耶][耶][玫瑰][玫瑰][玫瑰]

  6.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非常正確的戰略!成吉思汗先與蒙古各個對手打仗,統一各部落后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朱元璋先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統一漢族后,才一舉打敗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