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個大朝代的最后一個皇帝已經不是開國皇帝的世孫了?

從姒啟開“家天下”制、建立君主世襲王朝——“夏”開始,到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末代皇帝宣統帝在宣統三年十二月(陽歷為1912年2月)宣布退位為止,中華歷史上的正統王朝一共是二十二朝(夏、商、周、秦、漢、魏、晉、宋(劉宋)、齊、梁、陳、隋、唐、后梁、后唐、后漢、后晉、后周、宋(趙宋)、大元、大明、大清)。另外,歷史中曾經存在過的王朝如:新、季漢、吳、北朝諸國、遼、金、西夏等則不在中華正統史、即“正朔”之內。古代史學家秉承“天命”理論、遵循“大一統思想”、同時奉行“華夷之辨”等正統史觀,并契合“五行更替”等傳承,按照代代相傳的史學概念,將新、季漢、吳、北朝諸國、遼、金、西夏等不被承認為正統的王朝附屬于“兩漢、魏、南朝、兩宋”等正統王朝史內,而十六國、十國等特殊時期內的地方割據政權們,就更是不被正統史書承認為“正朔”之內了。

中華上古時代的夏、商、周三朝,還處于中華王朝更替時代的萌芽期,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各有特定稱呼(夏朝稱后、商朝稱王、兩周稱天王、天子),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后,以自己的成就“功蓋三皇、德兼五帝”,才始建“皇帝”這一前無古人的尊號,中華歷代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自稱為“皇帝”的歷史,就從秦始皇開始。

封建王朝統治四海,講究的是“家天下”、“父子相襲”、“二世三世而萬世”,當然這只是各王朝開國皇帝們的一種美好期待、或者說一廂情愿而已。

“自古天下無不亡之國”——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悲憤名言猶在耳畔,諸多開國雄主櫛風沐雨、出生入死得來的江山,經過或長或短的歲月流逝,終究躲不過歷史長河緩緩前進的不變規律,在某一代后世子孫手中無可奈何地花落他家,大好的河山最終換了主人。

如果是遵循“順應天意、傳承有序”的王朝更替,那么是“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私產也!”如果純粹用武力奪取社稷,那么就是“天子寧有種耶?惟兵強馬壯者自為之耳!”總而言之,中華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過程,大抵走不出這兩種場景。

沒有意外的話,開國皇帝們自然是選擇將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傳給自己的直系兒孫繼承,并期待自己開創的基業能夠盡可能地延長,‘家天下’的統治時間越久越好。當然這個愿望只是個美好的開始,歷代王朝中,肇基之主最后為他人做了嫁衣,辛苦開創的基業最后便宜了外人(指非自己直系后裔)絕不少見,最終王朝覆滅時,末代君主已經和開國皇帝沒有了任何直系血緣關系了。像這樣的例子,在歷代王朝的更替中反復出現,下面就詳細地為大家加以解讀,以便讓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詳。

第四王朝:秦(夏商周為前三朝)

開國皇帝:秦始皇

末代君主:秦三世子嬰

中華第一封建王朝就是一個最顯著的例子,其開國皇帝——始皇帝嬴政,和最后的君主——秦三世子嬰之間的關系,因為秦末戰爭破壞的緣故,已經沒有史書可以說明了。有“祖孫說”(指子嬰是秦始皇之孫、扶蘇之子),不過這一說從年紀上來推斷站不住腳,基本屬于謠傳。有“兄弟說”,指子嬰是秦始皇的異母弟,秦莊襄王的兒子,這一說現在流傳比較廣,但是也沒有詳細資料可以佐證,只是個猜測。還有“宗室說”,指子嬰是贏秦宗族,始皇帝的遠支親戚,因為莊襄王這一支全部覆滅了(始皇帝的后代,被二世皇帝殺光了,二世自己又被趙高殺了。莊襄王其他后代沒有可信資料留存于世),所以才被趙高立為傀儡,還“去帝號、復稱秦王”,這個說法也是猜測,沒有證據可以證明。

因此,在最終真實的證據被發現之前,這里就不采用秦三世子嬰是秦始皇直系后裔的說法,而秦朝,也是第一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第五王朝:漢

漢朝在歷史上曾經分為兩部分:西漢、東漢,下面分別加以敘述。

漢朝的開國皇帝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而西漢的帝系為(僅僅從最后的末代皇帝血緣倒溯,其他支系皇帝就不再介紹,例如:高皇帝以下直接到孝文皇帝,孝惠皇帝就不再列入世系表中,以下各王朝都按此標準加以論述)

高皇帝劉邦——孝文皇帝劉恒——孝景皇帝劉啟——孝武皇帝劉徹——戾太子劉據——史皇孫劉進——孝宣皇帝劉詢——孝元皇帝劉奭——中山孝王劉興——孝平皇帝劉衎(西漢末代皇帝)。

從這份世系表來看,西漢的末代皇帝孝平皇帝劉衎,是開國皇帝高皇帝劉邦的十世孫,屬于直系后代。(為什么以孝平皇帝劉衎為西漢末代皇帝,而不是以孺子嬰為末代皇帝?這是因為孺子嬰的身份一直是“皇太子”,而不是正式的“皇帝”,王莽是那個時候的“假皇帝”,所以孝平皇帝劉衎才是西漢最后一位擁有“皇帝”稱號的君主。)

東漢帝系(從高皇帝劉邦算起):高皇帝劉邦——孝文皇帝劉恒——孝景皇帝劉啟——長沙定王劉發——舂陵節侯劉買——郁林太守劉外——巨鹿都尉劉回——南頓令劉欽——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東漢開國皇帝)——孝明皇帝劉莊——孝章皇帝劉炟——河間孝王劉開——解瀆亭侯劉淑——解瀆亭侯劉萇——孝靈皇帝劉宏——孝獻皇帝劉協(東漢末代皇帝)。

以上世系表清楚顯示:東漢末代皇帝孝獻皇帝劉協是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八世孫,即使從兩漢共同的開國之祖——高皇帝劉邦算起,孝獻皇帝劉協也是高皇帝劉邦的十七世孫,直系后代。

因此,兩漢的末代皇帝:孝平皇帝劉衎、孝獻皇帝劉協,都是開國皇帝——高皇帝劉邦的直系后裔。

第六王朝:魏

魏的開國皇帝是魏文帝曹丕,而魏的世系是(倒溯):魏元帝曹奐——燕王曹宇——魏武王(魏武帝曹操)。

魏元帝曹奐只是魏文帝曹丕的侄子,雖然他是自降了一輩,給本來是堂兄的魏明帝曹叡做嗣子,才得以繼位的,但從血緣上來說,魏元帝曹奐已經不是魏文帝曹丕的直系后代了。魏是第二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附:季漢、吳世系:

季漢:漢昭烈帝劉備——后主劉禪

吳:吳大帝孫權——廢太子孫和——烏程侯孫皓

從上可以看出,季漢、吳兩國,其末代君主都是開國皇帝的后代。

第七王朝:晉

和漢的情況一樣,晉也分為兩部分:西晉、東晉。

其中西晉的世系為: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吳敬王司馬晏——晉愍帝司馬鄴(西晉末代皇帝)。

西晉的末代皇帝晉愍帝司馬鄴,是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直系后代。

東晉(倒溯):晉恭帝司馬德文——晉孝武帝司馬曜——晉簡文帝司馬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開國皇帝)。

從這一世系來說,東晉的末代皇帝晉恭帝司馬德文,是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的直系后代。

但如果追溯至西晉,晉恭帝司馬德文并不是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直系子孫,他這一支的世系是:

晉宣王(晉宣帝)司馬懿——瑯琊武王司馬伷——瑯琊恭王司馬覲——晉元帝司馬睿——晉簡文帝司馬昱——晉孝武帝司馬曜——晉恭帝司馬德文。

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只是瑯琊武王司馬伷的侄子、瑯琊恭王司馬覲的堂兄而已,晉元帝司馬睿這一支,和西晉皇室血緣已經很遠了。因此,從正統血脈來說,東晉是第三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第八王朝:宋(劉宋)

劉宋的世系為:宋武帝劉裕(開國皇帝)——宋文帝劉義隆——宋明帝劉彧——宋順帝劉凖(末代皇帝)。

劉宋末代皇帝宋順帝劉凖是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的直系后代。

第九王朝:齊

齊的世系為(倒溯):齊和帝蕭寶融——齊明帝蕭鸞——始安貞王蕭道生。

而蕭道生是齊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的兄長。因此,齊的末代皇帝齊和帝蕭寶融,不是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的直系后代。齊是第四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第十王朝:梁

梁的世系為:梁武帝蕭衍(開國皇帝)——梁元帝蕭繹——梁敬帝蕭方智(末代皇帝)。

梁末代皇帝梁敬帝蕭方智是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的直系后代。

另外,梁滅亡后,受西魏支持的梁殘余勢力“后梁”,占據了江陵附近,作為西魏附庸繼續存在了三十年

其世系為:梁武帝蕭衍(開國皇帝)——昭明太子(昭明帝)蕭統——梁宣帝蕭詧(后梁始)——梁明帝蕭巋——梁靖帝蕭琮(后梁末代皇帝)。

從世系來看,西梁末代皇帝梁靖帝蕭琮也是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的直系后代。

第十一王朝:陳

陳的世系為(倒溯):陳后主陳叔寶——陳宣帝陳頊——始興昭烈王陳道潭。

陳道潭是陳開國皇帝陳武帝陳霸先的兄長,這一點和蕭齊的情況非常相似。陳的末代皇帝陳后主陳叔寶,不是開國皇帝陳武帝陳霸先的直系后代。陳是第五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附:北朝諸國

北魏世系:道武帝拓跋珪(開國皇帝)——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景穆太子(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獻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廣平武穆王元懷——孝武帝元修(末代皇帝)

東魏世系(追溯至北魏開國):道武帝拓跋珪(開國皇帝)——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景穆太子(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獻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清河文獻王元懌——清河文宣王元亶——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即是開國、也是末代皇帝)。

西魏世系(追溯至北魏開國):道武帝拓跋珪(開國皇帝)——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景穆太子(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獻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臨洮王元愉——西魏文帝元寶炬(西魏開國皇帝)——西魏恭帝拓跋廓(末代皇帝)。

由上可知,北魏、東魏、西魏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元修、孝靜帝元善見、恭帝拓跋廓,都是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直系后代。

北齊世系(倒溯):幼主高恒(末代皇帝)——后主高緯——武成帝高湛——神武王(神武帝)高歡。北齊開國皇帝文宣帝高洋是神武帝高歡的次子,武成帝高湛的二哥,所以,北齊的末代皇帝幼主高恒,不是開國皇帝文宣帝高洋的直系后代。(北齊不在正統王朝之內。)

北周世系(倒溯):周靜帝宇文闡——周宣帝宇文赟——周武帝宇文邕——安定文公(周文王、文帝)宇文泰。

北周開國君主是宇文泰的嫡子孝閔帝宇文覺,周武帝宇文邕只是宇文泰第四子,所以北周的末代皇帝周靜帝宇文闡,不是開國皇帝孝閔帝宇文覺的直系后代。(北周不在正統王朝之內。)

第十二王朝:隋

隋的世系為:隋文帝楊堅(開國皇帝)——隋煬帝楊廣——元德太子(孝成帝)楊昭——隋恭帝楊侑(末代皇帝)。

簡單明了,一目了然,隋末代皇帝恭帝楊侑是開國皇帝文帝楊堅的直系后代。

第十三王朝:唐

唐的世系為:唐高祖李淵(開國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昭宗李曄——唐昭宣帝(哀帝)李柷(末代皇帝)。

和隋一樣,唐的皇帝世系也是一目了然,清楚明白,其末代皇帝昭宣帝李柷是開國皇帝高祖李淵的直系后代。

第十四王朝:后梁

后梁世系:梁太祖朱晃——梁末帝朱友貞,很簡單,父子相襲,兩代而亡,末代皇帝就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第十五王朝:后唐

后唐的世系很是復雜,后唐末代皇帝李從珂,只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養子,原名王二十三;而后唐明宗李嗣源,又只是后唐開國皇帝莊宗李存勗的父親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的養子,原名邈佶烈(沙陀人)。這樣,后唐莊宗、后唐明宗、后唐末帝這三代帝王之間,相互都沒有直系血緣關系,因此,后唐是第六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第十六王朝:后晉

后晉的末代皇帝、晉出帝石重貴,是后晉開國皇帝晉高祖石敬瑭的侄子,父親石敬儒是石敬瑭的兄長,因此后晉是是第七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第十七王朝:后漢

后漢世系:漢高祖劉知遠——漢隱帝劉承佑,和后梁一樣,后漢也是父子相襲、兩代而亡,末代皇帝是開國皇帝的兒子。

第十八王朝:后周

后周世系和后唐一樣,比較復雜,后周末代皇帝恭帝郭宗訓,是后周世宗郭榮的兒子,這個沒有異議。但是郭榮并非后周開國皇帝周太祖郭威的親生兒子,只是養子而已(郭榮是周太祖發妻柴皇后的侄子),周太祖登基稱帝時,其親生兒子郭侗、郭信,侄子郭守筠、郭奉超、郭遜都在之前被后漢隱帝殺害了,而且周太祖當時已經年近五十,再誕育子嗣很是困難。因此,他直接立養子郭榮為晉王、開封尹,就是當做皇儲來對待。

之后周太祖駕崩,晉王郭榮奉遺詔繼承皇位,即后周世宗。綜上所述,后周的末代皇帝恭帝郭宗訓,并不是開國皇帝太祖郭威的直系后裔,而且連血緣關系也沒有,雖然他們是一個姓。后周是第八個“末代君主不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的中華王朝。

第十九王朝:宋

宋分為北宋、南宋,而這兩部分的皇帝世系也特別的詫異:北宋除了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之外,其他的皇帝都不是他的直系后裔,而是宋太祖弟弟宋太宗趙炅及其后裔。南宋除了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外,其他的皇帝也并非是趙構的直系后裔,而是宋太祖的后代子孫,綜合中華歷代王朝皇帝世系來說,宋代的世系傳承是非常復雜和繁冗的,下面加以介紹。

北宋世系:宋太祖趙匡胤(開國皇帝)

宋太宗趙炅(太祖之弟)——商恭靖王(魯王)趙元份——濮安懿王趙允讓——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末代皇帝)

南宋世系:宋高宗趙構(延續皇統、絕嗣)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皇帝)——秦康惠王趙德芳——英國公趙惟憲——新興侯趙從郁——華陰侯趙世將——趙令譮(追封慶國公)——趙子偁(追封秀安僖王)——宋孝宗趙眘(承繼宋高宗嗣)——宋光宗趙惇——宋寧宗趙擴(絕嗣)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皇帝)——燕懿王趙德昭——南陽郡王趙惟吉——廬江侯趙守度——趙世括(追封嘉國公)——趙令稼(追封房國公)——趙伯旿——趙師意——趙希瓐(追封榮王)

——宋理宗趙昀(承繼宋寧宗嗣、絕嗣)

——嗣榮王趙與莒——宋度宗趙禥(承繼宋理宗)——宋恭帝趙顯

——宋端宗趙昰

——衛王(懷宗)趙昺(末代皇帝)

從上面這復雜而曲折的兩宋帝系傳承可以看出,兩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不是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趙桓的直系祖先,但是南宋的末代皇帝趙昺,確實是宋太祖趙匡胤直系后裔,如果把兩宋當做一個整體的話,那么可以算作“末代皇帝是開國皇帝直系后裔”這個范疇中了。

附:遼、金、西夏世系

遼世系:遼太宗耶律阿保機(開國皇帝)——東丹王耶律倍——遼世宗耶律阮——遼景宗耶律賢——遼圣宗耶律隆緒——遼興宗耶律宗真——遼道宗耶律洪基——昭懷太子(遼順宗)耶律浚——天祚帝延禧(末代皇帝)

金世系:金太祖完顏旻(阿骨打、開國皇帝)——許王完顏宗輔(訛里朵、金睿宗)——金世宗完顏雍(烏祿)——宣孝太子完顏允恭(烏祿、金顯宗)——金宣宗完顏珣(吾睹補)——金哀宗完顏守緒(寧甲速、實際上的末代皇帝)

金的最后一代皇帝——末帝完顏承麟,實際在位時間只有半天不到,就死于宋蒙聯軍的攻城戰中,而完顏承麟的家世傳承已經不可考,只知道他是金世祖(追封)完顏劾里缽其他兒子的后代(完顏劾里缽是金太祖完顏旻之父)的后裔,并非金太祖直系后裔。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金的末代皇帝完顏承麟,不是開國皇帝金太祖完顏旻的后裔。

西夏世系:夏景宗李元昊(開國皇帝)——夏毅宗李諒祚——夏惠宗李秉常——夏崇宗李乾順——宗室李仁某(名已不可考)——齊王李彥宗——夏神宗李遵頊——清平郡王李德某(名不可考)——西平王李晛(末代皇帝)

從以上三份帝王世系列表可以看出,遼、金、西夏三代,雖然其中有過些許曲折,但三朝的末代皇帝,總還是開國皇帝的直系子孫(金以金哀宗為末代皇帝)。

第二十王朝:大元

元朝世系:元世祖忽必烈(開國皇帝)——明孝太子(元裕宗)真金——皇孫答剌麻八剌(元順宗)——元武宗海山——元明宗和世㻋——元順帝(惠宗)妥歡帖睦爾(元朝末代皇帝,之后北元及韃靼大汗不計)。

元朝的傳承也很復雜和曲折,其中的緣由就不再復述了,不過幸運的是,其末代皇帝元順帝,總還是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直系子孫。

第二十一王朝:大明

大明帝系傳承: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皇帝)——明成祖(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憲宗朱見濡(見深)——興獻王(明睿宗)朱佑杬——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載坖——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思宗(懷宗)朱由檢(末代皇帝)。

大明帝系傳承其中也有曲折,經歷了數次大宗地位的轉移(如成祖奪取建文帝之位、興世子入繼大統、熹宗思宗兄終弟及),但最終的末代皇帝思宗朱由檢,還是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

第二十二王朝:大清

清代帝系傳承為:清太宗(崇德)皇太極——清世祖(順治)福臨——清圣祖(康熙)玄燁——清世宗(雍正)胤禛——清高宗(乾隆)弘歷——清仁宗(嘉慶)颙琰——清宣宗(道光)旻寧

——清文宗(咸豐)奕詝——清穆宗(同治帝)載淳(絕嗣)

——醇賢親王奕譞——清德宗(光緒)載湉(絕嗣)

——醇親王(攝政王)載灃——末代皇帝宣統帝(帝制終結)

清是中華最后一代封建王朝,它的帝系傳承起初還是很順利的,但在最后三代皇帝中,卻接連地斷絕傳承,因此不得不從近支宗室過繼嗣子,以延續大宗世系。不過,最終的末代皇帝宣統帝,也還是開國皇帝清太宗皇太極的直系子孫,帝統從開始直到結束,始終也沒有旁移其他宗室支系(指非太宗后裔),一脈相傳而終。

以上,即中華二十二代王朝(附其余未計入正統王朝之內的朝代)帝系傳承的詳細說明(以血緣傳承為依據,其他非一脈相承的大宗支系皇帝,就不體現在內了),這二十二代王朝中,有:秦、魏、晉(以兩晉計)、南齊、陳、后唐、后晉、后周八個王朝出現了“末代皇帝不是開國皇帝的直系后裔”這種情況。而不屬于二十二代王朝之中的其他朝代,也有:北齊、北周、金(以末帝完顏承麟計)這三個朝代是這樣的情景。

最特殊的是宋(兩宋),如果將北宋、南宋看做一個整體的話,那么不會出現“末代皇帝不是開國皇帝的直系后裔”這種情況,如果分開解釋的話,無論北宋還是南宋,都符合“末代皇帝不是開國皇帝的直系后裔”這個范疇,可謂是中華歷代王朝帝系傳承最復雜繁瑣的一朝。這樣詳細細致的解答,是否可以幫助你解惑了呢?再一次感謝大家的閱讀和支持!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北齊不是正統可以理解,但是北周不是正統那后面的隋唐也不是正統哦。

  2. 我就想看南北宋你怎么寫[捂臉]太復雜了

  3. 南北宋不是么?

  4. 作者寫得很明白,讓我想起了漢獻帝見劉備查族譜的故事

  5. 北宋文字里 宋真宗和宋仁宗都沒寫進去 寫的也很亂

  6. 唐朝漏寫了唐中宗李顯和他兒子,李顯和弟弟唐睿宗李旦都是兩次繼位

  7. 佩服你如此精通歷史呀![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8. 拜讀了[作揖][作揖][作揖]\n史帝君[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