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在河南省濟源市的一個建筑工地內,出土了一座古墓,而這座古墓的主人名叫楊志!那這個楊志是不是就是《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呢?
河南無意中發現的這座古墓,是有墓志銘的,而通過這個墓志銘的我們大致可以了解這個楊志的一生。
故贈登州防御使楊公墓碣:公姓楊氏,諱志,鄧州淅川人,世業耕桑,性剛烈,年十六因傷人亡命充軍伍,后以戰功補官至武德郎閤門宣贊舍人。公勇敢超絕,收勛有素。上皇嘗召見嘉之,曰: “膽勇過人可尚。”獨領雄兵,敢戰,遇敵無不先鋒。靖康初,大軍攻太原,都統王淵率師往援,時公受制于淵,不意緣私憾,虛坐失利。越明年,八月二十二日,例置之以法,享年五十有五。
從這篇墓志銘來看,此墓的主人楊志是鄧州淅川人,為人比較火爆剛烈,十六歲的時候就因為把人打死了,被判充軍。后來因為他屢立戰功,洗脫罪責,還被封為了朝廷命官,連皇帝都曾經召見過他,夸他勇猛過人。
靖康年間,金軍南下,進攻太原,都統王淵率軍救援,當時楊志就在王淵麾下。不過此戰楊志作戰失利,后來更是被王淵羅列罪名,最終處死。當時人們聽說這件事后,無不痛哭哀悼。好在后來朝廷得知了個中緣由,知道楊志是因為私仇被王淵所害,于是恢復了楊志的名譽和之前的封賞,并將王淵下罪。
看了墓主人楊志的一生簡介,我們再對比一下《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看看他們之間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1、生活年代相同
從墓主人楊志的經歷來看,他參與了救援太原的行動,和金軍做過戰斗,生活在靖康年間,所以這個楊志是北宋末年之人。而《水滸傳》所講述的故事正是北宋末年,兩人的生活時代還是比較吻合的。
2、前半生的經歷
墓主人楊志十六歲時就因為殺人而被判充軍入伍,可見他是一個性情火爆,武功不差的年輕人。后來也是因為他武功不錯,憑借戰功贏得了一份功績,從犯人身份變成了朝廷命官。
《水滸傳》中的楊志,實際上前半生也是差不多的,他也因一時興起,怒殺了牛二,最終被判刺配大名府充軍。而到了大名府后,楊志也是憑借著一身武藝,受到了梁中書的賞識,被提拔為管軍提轄使。
不同點
1、兩人出生地不同
墓主人楊志出生于鄧州淅川,家里本是世代農桑,不是名門之后。而水滸傳中的楊志,傳說為楊家將的后人,自小流落在關西。從家世和生活地來看,他們二人似乎有很大的差別。
2、二人的后半生經歷不同
墓主人楊志,在成為朝廷命官后,還參加了抵抗金軍的作戰,十分勇猛,最終因私仇被上官害死。而《水滸傳》的楊志,在得到梁中書的賞識后,本來前途也是一片光明,但后面卻因押送的生辰綱被奪,不敢回去見梁中書,只能無奈落草為寇,最終加入梁山,接受了朝廷了招安,替朝廷南征北戰。最終楊志在征討方臘時,因病去世。從水滸傳來看,青面獸楊志并沒有參與和金軍的作戰,比較早的就病逝了。
從墓志銘和《水滸傳》的對比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墓主人其實和楊志的大致背景和輪廓還是比較相似的,兩人都是性情剛烈,都因為殺人被判充軍,又都因為武功高強得上賞識,洗脫罪責,重新成為朝廷命官。只不過水滸傳中的楊志,事情更加曲折,他沒有繼續為朝廷賣力,反而是流落江湖,落草為寇了。
再根據《三朝北盟會編》、《宋會要輯稿》、《靖康小雅》等文獻來看,北宋末年確實也是有楊志這個人存在的,他本來是江湖巨寇,后來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才成為了朝廷軍官。再結合墓主人楊志的墓志銘,我們便很容易將整個故事串聯了。
很明顯,《水滸傳》中的楊志是將墓主人楊志和其他資料中楊志的故事給串聯了起來,糅合在一起,組成了“青面獸”楊志。最初始的版本很可能是這樣的:楊志性格剛烈,因殺人被判充軍,然后因武功高,立下大功,被提升為軍官。之后又因作戰失利被處罰,被迫逃亡,成為了一代巨寇,再后來他受到朝廷招安,歸降朝廷,重新帶兵打仗,抵抗金軍,最終被上官害死。
《水滸傳》很有可能是在這個故事的背景下,進行改造,去掉了楊志抵抗金軍的那一段,將他成為巨寇那一段寫成梁山的經歷,最終讓他死于征討方臘途中,畢竟梁山的最終結局是并沒有和金人作戰的。
結語
綜合來看的話,墓主人楊志,很有可能就是《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的原型人物,水滸傳中青面獸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在墓主人楊志的基礎上創建出來的!墓主人楊志才是那個“真實”的青面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