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張家口人的文化習俗、生活方式和內蒙古南部地區類似,卻劃到河北了?

不是專業的,試著回答一下吧。

張家口隸屬河北,大同隸屬于山西的歷史并不是很長。與內蒙的淵源倒是比較多。

上述地區早在商周時期建立國家(政權,也就是分封)代國,其治所也就是國都在蔚縣,今天代王城。轄區范圍,大概是淶源,靈丘,廣靈,陽原,懷安等地區。

后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強國強軍,之前趙襄子誘殺代國國君,滅掉代國。并將趙國的疆域擴大到呼和浩特的云中地區,建治所在今托克托縣,治理連同大同在內。后來燕國與趙國的分界線就以張家口,宣化為邊界,張家口以北以燕趙長城為界。

秦國統一六國,設立郡縣制。以代國故地為代郡,雁門關南北為雁門郡,兩地涵蓋今忻州西北代縣,岢嵐等地。漢朝重新分封代國同姓王,后來為了增強抵御匈奴的需要,增強御北實力,把太原郡劃歸代國。

三國兩晉南北朝,匈奴迅速同化。五胡亂華,北魏統一(后遷都平城)北方各民族民族,生活等進一步融合。

隋唐時期回復秦的行政區劃模式,進入后唐混亂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實力不斷南侵。尤其是石敬瑭為了當皇帝更是把幽云十六州送給遼國做交易。北宋統一并沒有恢復上述地區的管轄!

元明清直到52年之前的歷史大家都比較清楚。

總的來說,張家口,大同,內蒙南部歷史上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間很長,生活習慣深受其影響。大陸文化深受少數民族影響和相互融合、同化,包括服裝,飲食,語言,性格等。元明清,近代,現代大一統時間很長,政治經濟交流日趨頻繁。生活習慣的一致性越來越明顯。

生活習慣的相近,還受到地形,交通,甚至一直以來的軍事博弈重地的影響。雁門關以東燕山山脈劃華北為兩部分。雖然歷史上張家口曾經長期受北京直轄(不包括壩上),但后來的察哈爾省的行政區劃就包括了上述地區(大致有錫林浩特,烏蘭察布,大同)。

察哈爾撤銷是因為王平將軍的建議,說察哈爾物資匱乏、地廣人稀。劃到河北是為了“扶貧”?呵呵,現在看來是不是挺無語的?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河北人說話是挎子話,張家口是晉語

  2. 莜面窩子!張家口,大同,包頭!

  3. 正宗的首府是宣化

  4. 張家口在地緣上說屬于漢族人聚居區。尤其是元朝以后,跟蒙古地區持續的戰爭,所以形成了以長城沿線為界的戰爭分割。其實尚義、陽原、懷安人說話口音更接近山西,但是因為三家分晉,張家口地區成為了趙國的范圍,而河北省歷來有被稱為燕趙大地,所以張家口既沒有屬于內蒙,也沒有屬于山西。

  5. 最起碼張家口在河北并沒有得到平等待遇,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對張家口的定位,只是生態涵養水源保護區,不是關于張家口如何發展,而是如何為北京提供好的空氣,水。

  6. 呼和浩特,包頭,集寧,張家口,大同,這些地方的口音非常相似,生活習慣基本相同。將來如果行政區劃改革,這幾個地方應該劃作一個省。

  7. 最后一點才正確!因為是察哈爾片區

  8. 從明朝開始,為了抵御北元殘余勢力的襲擾,宣府(張家口)大同作為北方軍事重鎮,就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清朝乾隆以后設置的口外七廳(縣),更是讓張垣(張家口)、大同、歸綏(呼和浩特)、集寧的緊密聯系進一步加固。中華民國四年新設口外四省,原屬山西省歸綏道的興和、豐鎮、涼城、陶林(察右中旗)劃歸察哈爾特別行政區。民國十七年,察西五縣興和、豐鎮、涼城、陶林、集寧劃入綏遠省,史稱綏東五縣。

  9. 察哈省不在張家口、在京西第一府宣化市知道不;大陸三十六郡、宣化叫上谷郡知道不。河北師大、地質大學部-炮兵學院、北京炮兵靶場:三所大學部為什么都在宣化府:知道不。因為河北省會在天津、收察哈哈兒省宣化市、也收熱河省承德市、后交給保定、到石家莊管到現在“我察哈省京西第一府宣化市降到張家口的一個區了。保定府張家口和宣化府察哈兒省上谷郡要寫對“不要吹你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