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打完仗,為何即使再熱也不能脫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的嗎?

冷兵器時代,如果剛打完仗,立刻把盔甲脫掉散熱,真的會死人的。

古代戰爭中,士兵們為應付冷兵器,往往穿著厚重的盔甲防身,而軍官們的盔甲,甚至更厚重。

據史料統計,古代的鐵質盔甲,輕則30斤,重則達到了50斤上下,大部分是用鐵片編織而成,能將周身上下裹的嚴嚴實實,目的就是為了防御冷兵器的進攻。

如此厚重的鐵質盔甲,在穿上身后,就會有一個顯著的效果,那就是冬涼夏暖,金屬的特性就是極易傳導熱量,再加上密不透氣,因此,盔甲穿在身上極為不舒服。

冬天還好點,到了夏天,鐵質盔甲就化身烤爐,如果再經過激烈運動,那人就如同置身于桑拿中。

穿盔甲再熱,但是古代的將軍或者隨行的軍醫都會嚴正警告大小士兵們:“結束戰斗后,萬不可立即脫掉盔甲!”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命令呢?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之所以不能脫掉鎧甲,大致有兩方面原因:

1、將軍之所以下此命令,是從戰斗層面來考慮。

在冷兵器時代,沒有鎧甲上戰場,如同尋死,那種身懷絕技的武林人士,畢竟只是存在于小說中,大部分還是血肉之軀。

一場戰斗結束,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危險,敵人有可能奇襲,有可能反撲,卷土重來,如果貿然將盔甲脫掉,敵人卻突然出現,那么第一個死的,絕對是南哥沒穿盔甲的人。

2、軍醫之所以由此要求,是因為軍營里有一種可怕的疾病

據傳,開平王常遇春,原本體壯如牛,是明初難得的猛將之一,自跟隨朱元璋開始,身經百戰,但卻在正值壯年的四十多歲,突然暴斃。

常遇春就是死于這種可怕的疾病:卸甲風!

所謂“卸甲風”,是指士兵軍官們,在長時間劇烈戰斗后,由于沉重且密閉的盔甲導致身體散發的熱量和汗液無法及時排除,身體就處于高溫狀態,同時,激烈的戰斗會引起腎上腺素迅速飆升,心跳也隨之加快,血管同樣流蘇增加,而戰斗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人就容易缺氧。

如果此時將盔甲脫掉,那么汗津津的身體遇上涼空氣,汗液就會大量蒸發,導致提問急速下降,突然手冷的身體就會馬上收縮血管,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

心臟供血不足會怎樣?腦卒中隨之而來!即便是現代社會,腦卒中也是一種棘手的疾病,更不要說在古代醫療條件落后的戰場上了。

常遇春就是在大戰后,迫不及待的將悶熱的鎧甲脫去,想著涼快一下,被草原上的冷風一吹,馬上就出現問題,醫療技術個條件又不允許對他搶救,因此,這個橫掃天下、大破蒙古的常勝將軍,窩囊的死在了卸甲風之下。

中醫理論

記得小時候,小孩子在外面瘋玩,總會弄得滿頭大汗,回家前,家人總會不讓馬上進來,讓待一會,把汗“落一落”才行。

包括現在,如果在酷暑天氣,又外面回來,正值滿身汗液,在進入空調屋之前,我們也會在陰涼處,先把身體溫度降下來,才敢進屋,不然,被空調的涼風一吹熱身子,很快就會不舒服。

這種注意事項與古代戰場上的“卸甲風”原理一致,都是怕涼風入身,中醫有云:“功后一身汗,避風如避箭。”講的同樣的道理。

正是明白其中的利害,古代的軍醫們才要求士兵將軍們,在戰斗結束后不要急于脫掉鎧甲涼快,中醫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說過,中了卸甲風,輕則肌肉酸痛、遍體發涼,重則當場中風,不治而亡。

時至今日,愛好體育運動的人,如果不注意,也會得上卸甲風,因此,我們在鍛煉身體后,絕對不可以立刻吹電扇和空調,應該是用溫水擦洗身子,逐漸降溫,循環漸進,才能身體健康,遠離腦卒中。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好文章,我學習了,終于知道為何生個蒼會死人

  2. 是有叫“卸甲風”的說法,和遇冷把汗拍回去道理一樣。關鍵是古代軍人身上都有創傷,一般較深。是否有毒也不好說,多重誘發因素導致后果很嚴重。

  3. 上廁所怎么辦

  4. 我感覺常遇春改名叫常遇秋應該就不會死了[酷拽]

  5. 你分析的那個卸甲風的血流動力學有問題,應該是外周血管收縮,回心血量暴增才對,反正你那個說法不符合醫學常理

  6. 從中醫角度來說這是寒包火,毛孔突然受冷關閉導致內熱郁結,內臟受損!

  7. 我二十的時候猛,夏天熱,喜歡浴缸里放兩大袋冰塊,打完球直接泡冰水。現在西想想后怕啊

  8. 這是我看過錯別字最多的文本

  9. 寫得很不錯 錯字有點兒多

  10. 你這錯別字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