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雖然是個島國,面積小,人口不多。但他們自明治維新之后就定下了征服世界的野心,即使對手是美國,也要不惜動武。這便有了自甲午戰爭以來的侵略擴張,也就有了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雖然日軍在這一次偷襲中將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擊沉大部分,但是美國依舊保有自己的航母。此外,美國的工業與資源實力與非日本所能比擬。因而,美軍還快就展開反攻。經珊瑚島海戰、中途島海戰,勝利的天平已漸漸向盟國傾斜。
▲珍珠港事變中,被擊中的“亞利桑那”號
瓜島戰役是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此前,日軍已經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和近兩百名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因而,日軍最后的失敗,戰役爆發的時候便成為定居。
8月7日,美軍1.6萬人登島。日軍在開戰之處沒有意識到美軍的戰略意圖與兵力,便沒有認真準備。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日軍漸漸增兵。打到1943年,日本在損失了38艘軍艦和近900架飛機后,決定撤軍。在此期間,部分被送上島嶼的日軍由于失去制海權,進而失去了補給。那么,他們究竟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下,又是如何迎擊美軍的?且看下文分析。
▲日軍于1942年5月至8月間控制的西太平洋范圍,瓜島為地圖黃色圈內的紅點
日本在瓜島戰役采取用“速戰速決”戰術。正因為如此,日軍一開始帶的補給比較少。在情況惡化后,日本曾經多次想要給里面的日軍進行食物的補給。但是美軍基本掌握了制海權,因此每次只有部分補給能被島上的日軍撈上去。當美軍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后,又陸陸續續向瓜島補充軍力。不僅如此,他們還多次派空軍騷擾日軍的補給,以致到后期在島上的日軍補給幾乎中斷。
戰事剛剛焦灼的時候還好,后來補給完全中斷,日軍就完全沒辦法支撐下去了。本來武器彈藥已經不足了,現在連日常的生活也無法維持了。在這種情況下,日軍開始拿樹皮,野草等物品充饑。此時熱帶的瘧疾、痢疾,疥癬等疾病蔓延了,疾病導致士兵死亡。以至于到后期,一些日本士兵為了能填飽肚子,開始吃人肉。彼時的戰友,活著的時候是戰友,戰死了就成為了食物。更有甚者,拿起武器向戰友開槍;不過,被獵殺的一方已經不是人類而是“猴子”了。另外,在美軍的記載中,一位霍默·休斯頓中士與部隊失去了聯系。當大家第二天找到他尸體的時候,他的屁股已經沒有了。當這支巡邏隊到達一處日軍的營地時,廚房里還有一份肝臟。具體屬于哪種動物的,這里就不點破了。
▲瓜島戰役中的美軍
這中情況下,日軍是如何迎戰美軍的?一言蔽之“洗腦式的戰法”。他們總是用某種方式來激勵士兵,比如一種叫“精兵”的計劃。在該計劃中,日軍挑出士兵中最強的數十人,湊足能讓他們飽餐一頓的食物。當他們吃飽后,就要攜帶手槍炸藥等武器去偷襲美軍。
這種方式期初還能奏效,但隨著食物越來越少,以至于最終只能讓數人飽腹。發展到最后,只有數十粒米熬成粥。讓這些挑選出來的“精兵”喝完粥就去偷襲美軍。不過,這些腹部都是粥水的、毫無戰斗力的士兵只是去送死罷了。那些不想送死的士兵因為饑餓,開始四處覓食,但最終也難逃一死。還有些日軍不堪這個如煉獄般的戰場,最終選擇了自殺。而其他體力不支、沒有糧食的日軍,若沒有被美軍及時發現也只能餓死在營地里。最終,日軍部隊3.6萬余人,約有1萬余人撤離、1千多人被俘。而剩下的那些數字,除開戰死的;可能有這么一部分所代表的是無法令人直視的行為。
瓜島慘敗損失了陸軍最精銳的仙臺師團,892架飛機和2300多名王牌飛行員,完全喪失了戰略優勢和主動權,二戰從此出現轉折。
你比編者清楚瓜島戰役,日本巡洋艦偷偷摸摸輸送給養,美國大兵稱為:東京快車。建議編者閱讀紀實文:瓜島戰役。 // @wenssu: 你根本不了解瓜島戰役,把蛙跳戰術后,一些孤島上的日軍慘狀搬到瓜島上來,實際上,瓜島日軍并沒有完全中斷補給,畢竟日本人沒有完全丟失制海權,只是后來日本人運兵船被擊沉太多,只能計劃撤出。
這樣的戰斗力在大陸戰場不怎樣。
錯別字很多有些還讀不通!
日本不知量力挑逗美國,美日工業實力10:1,美國10,日本1,可想而知的后果。
日軍的戰斗力真的讓人敬畏
你根本不了解瓜島戰役,把蛙跳戰術后,一些孤島上的日軍慘狀搬到瓜島上來,實際上,瓜島日軍并沒有完全中斷補給,畢竟日本人沒有完全丟失制海權,只是后來日本人運兵船被擊沉太多,只能計劃撤出。
頭一句就想反駁你一下,日本雖然是個島國,面積小,人口不多。\n日本面積可不小,人口也不少
可以吃草啊!日本人祖宗就是就有吃草的習俗
我一直不明白為何日軍不用飛機空投物資給瓜島日軍?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用軍艦運輸物資?即使沒有大型運輸機轟炸機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