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怎么沒有軍功封號?你沒聽過《十五的月亮》,這首歌嗎?歌詞里就有反應啊
“軍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看清楚了:軍功章,不就是軍功的封號嗎?現在的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不是軍功嗎?
獨立自由勛章:授予抗日戰爭時期的軍隊作戰有功人員
解放勛章: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戰爭有功而無重大過失的人員
八一勛章: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卓越功勛的軍隊人員
八一勛章是軍隊最高榮譽勛章,每五年頒發一次。最近一次頒發在2017年,不看新聞的嗎?
所以,最后一問不成立。軍功封號不僅一直有,而且很重視。
前面的問題“古代軍功各種封號”。這也值得商榷。軍功封號不準確。古代的封號一般是指貴族封地的名號,和有沒有軍功關系不大。
所以,既可以將“古代軍功封號”理解成以軍功封賞的爵位、榮譽稱號,也可以將其理解成軍銜稱號。
軍功爵位制度
如果是前者,那基本上是侯爵。至于爵位名號,歷代變遷,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秦漢、隋唐至明、清朝
第一階段
爵位分為兩種,一是軍功爵位,一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先秦時期,本來只有貴族有爵位。但秦國商鞅變法,出現了二十級軍功爵位。普通將士只要上陣殺敵,立功就能得到爵位。并且通過功勞的大小,分為二十個軍功的等級。
漢隨秦制,基本延續這樣的軍功等級制度。不過略有改變。西漢開國的功臣將軍們,有十八功侯。漢代的軍功頂級是封侯。
到漢武帝時期,衛青的長平侯,霍去病的冠軍侯,都是靠軍功獲得。名言“李廣難封”,所要封的也是指軍功侯爵。
到了東漢,最著名的是云臺二十八將,也都是侯爵。侯爵就是最高的軍功稱號了。
大體上是在開國期間出現。國家穩定之后,戰爭少了,也就沒有多少新的軍功侯爵出現了。
第二階段
隋唐時期的軍功,出現了另一種封號——勛位。
這源自西魏時期的柱國將軍。最初是有實權的,但之后逐漸演變成軍功榮譽稱號和相對應的待遇。到了唐代逐漸定型,分為十二階。每晉升一階稱為一轉。軍功十二轉,便是頂級的上柱國勛位。有品級無實職。
唐朝以后,歷代相沿襲,基本上按照這個框架來。有時名稱不同,有時又有增減。元朝又增設了文官的勛銜。
勛官有品級,有待遇,但無實權。與爵位唯一不同之處在于,勛官不能世襲。盡管有些戰功的人,也可以得到爵位,但是畢竟只有勛官才是真正的戰功的體現。
所以,自隋唐之下,官員可以同時擁有三種品級或職稱:實職、爵位、勛銜。例如,上柱國(勛位)鄂國公(爵位)兵部尚書(實職)尉遲敬德。
第三階段
清乾隆十六年,又廢除了勛官制,與爵位再次合并。雖然是以軍功作為評定標準,但這種新的爵位可以世襲。又類似秦漢時期的軍功侯爵。并且將女真官爵名稱,改變為漢語名稱,形成定制,稱為有別于宗室爵位體系的世爵制度。
軍銜稱號
如果理解成軍銜稱號,基本上也是從漢代說起。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起初,也是軍銜稱號與實職統一
之后,變為軍銜稱號及實職保留,但臨時授予相關人員充任。等到作戰任務完成,再收回這個稱號。包括征伐將軍(臨時征戰領兵的將軍)、中朝將軍(禁軍統領、軍事顧問、皇帝的軍事參謀)
最后,徹底將軍銜稱號與實際職務脫離,成為純粹的稱號。
稱為大將軍、上將軍的,都是全軍的最高統帥。
驃騎將軍(騎兵部隊)最早是霍去病的職位。
車騎將軍(戰車部隊)
衛將軍(警衛部隊)
這是最高階的將軍稱號,其下還有以方位為名稱的將軍、以攻打某個地點而設置的將軍,如攻打貳師城,而設置貳師將軍。防衛遼東,而設置度遼將軍。以及祁連將軍、破羌將軍。
有因為作用不同而設置的將軍:游擊將軍、護軍將軍、步兵將軍、強弩將軍、輕車將軍、伏波將軍、樓船將軍。
有駐防各地的將軍: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將軍。
最后就是雜號將軍,也沒什么目的和作用,只是取個好聽的名字,如建威將軍、奮威將軍。
不過雜號將軍也不是不好,比如破虜將軍。先后得到過這個名號,就有劉秀、董卓、孫堅、呂光等。有帝王、有英雄、有軍閥。所以還需要個人的努力。
說到努力,不得不提另一位,以看邊效力有功,被封為將軍的,明朝散階正二品龍虎將軍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兒哈赤
[呆無辜][呆無辜][呆無辜]
我竟無言以對//@周周黃石:鹿鼎公韋爵爺
鹿鼎公韋爵爺
我記得木蘭詩里面說木蘭的戰功就是策勛十二轉
說的是為什么某一個封號后人不愿意要了,是這個意思!
回答里提了一嘴,破虜將軍這個封號,最少七八個人被封,如劉秀、董卓、孫堅。只是這不是像世襲那樣,每一代都有,因為只是個榮譽稱號。有人需要被表彰了,皇帝看看庫存里還有什么封將軍封號。看著合適,就拿出來給這個將軍。之后,因為各種原因再收回,入庫。\n另外龍虎將軍也不是努爾哈赤一個人被封過 他前面 還有另一個女真首領王臺也被封為龍虎將軍\n天策上將軍這個可能只有李世民有,因為做了皇帝。后來就不再封給別人了。//@梧桐樹Nether:說的是為什么某一個封號后人不愿意要了,是這個意思!
第一階段那個好像漏了大良造了\n第二階段沒有十二衛啊?比如檢校千牛衛大將軍 右威衛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