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鐵帽子王有哪些特權?好使嗎?

眾所周知,皇帝是封建社會最有權勢的人,所以不想當皇帝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但是皇位只有一個,因此為了皇位,男人們經常爭得頭破血流。

打江山是個技術活,也是力氣活,一個好漢兩個幫,誰當皇帝都要有個幫手。

打下江山之后,就要論功行賞,給大家好處,不然誰出生入死跟你干。

那些立功的大臣往往都會被封王,但是皇帝的江山舍不得讓外姓人沾光;所以外姓能被封王的,大多沒有好下場,皇帝找個借口就把你殺了。

比如劉邦打下天下后,曾經封了8個異姓王,但沒有多久就殺了七個,梁王彭越、楚王韓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韓王信,除了長沙王吳芮,其余都身首異處。

相比之下,跟皇帝有血緣關系的同姓王,就比較安全;但也有不少成為政治斗爭犧牲品的,因為皇帝對這些王也不放心,想方設法要削弱他們,除掉他們。

西晉的時候,就爆發過八王之亂,起因就是皇帝削藩,要削弱大家的權力。那些造反的八個王,都是跟皇上是近親,都姓司馬。

明朝靖難之役,也是因為建文帝要對朱姓的王爺們下手,燕王朱棣被逼造反,將建文帝趕下了臺自己取而代之。

清朝入關奪取政權后,也要獎賞那些有功之臣,其中有皇親,也有異姓王。異性王的下場也都非常悲慘,比如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都沒有逃脫兔死狗烹的命運。

但相比之下,清朝的同姓王跟皇上關系都不錯,皇上沒有削藩的念頭,那些王爺也沒有不安分的心,結局大多都很圓滿。

清朝皇帝跟王爺關系之所以那么融洽,主要是對于那些王爺,給吃得給喝的,不給封地,允許他們有私人武裝。這樣一來,王爺們甭說沒有野心,即使有野心也起不了風浪。

皇帝為了安撫那些王爺,就告訴他們。只要你們遵紀守法、安分守己,王爺之位就是你們的,不但這輩子是王爺,下輩子還是,子子孫孫無窮盡,享不完的榮華富貴;這就是大清鐵帽子王的由來。

嚴格地說,大清建國初期,并沒有鐵帽子王的說法。那時候雖然已經封爵,但實際這些王爵有升有降還有的被剝奪,并不是永恒不變的。

比如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順治皇帝就剝奪睿親王多爾袞的封號,并把他的墳墓都挖了。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為睿親王多爾袞平反昭雪,恢復了其后代的世襲資格,諸王最初封號也一并恢復,并將爵位世襲罔替的制度確定了下來,這就是鐵帽子王的由來。

有句俗語:“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說的是軍營是千秋萬代,但兵卻是走了一茬又一茬。我們現在還用“鐵飯碗”來比喻一個好工作,永遠都不會被解雇,能干到退休。

所以說“鐵”在這里,就是長久、牢固、永恒的意思。鐵帽子王的意思就是說,一旦被封王,那就是千秋萬代了。

我們在前面說過,清朝的王爺沒有領地,沒有私人武裝,也不亂說亂動,他們都是守法公民,跟皇帝的關系大多數是非常融洽的。

所以清朝的鐵帽子王,皇帝很少被廢除過,即使哪個王爺犯錯了,爵位被剝奪,可以由他們的旁支繼續世襲,差不多就是“鐵帽子”。

比如禮親王代善死后,其王爵初由兒子滿達海承襲,但是滿達海后來犯錯誤,爵位被剝奪,由代善的另一個孫子繼承。

清朝在建國初期,一共封了8位鐵帽子王,和平時期封了4個。這12個鐵帽子王,一直雷打不動世襲到大清壽終正寢。

這就充分說明,大清的鐵帽子王是非常好使的。

那么大清的鐵帽子王都有哪些特權?

世襲罔替,永不降爵

大清有的王爺有的是隨著時間推移,要進行降級處理的,經過一代降一個級別。

而“鐵帽子王”的繼承形式是世襲罔替,即一代一代爵位不降,哪怕是經過千秋萬代,級別還是王爺。

級別最高,無與倫比

大清王爺有十幾個等級,依次為和碩親王、貝勒、世子、多羅郡王、長子、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恩將軍等。

鐵帽子王的王爵爵位屬于超品爵位,地位遠高于一品等級,同為超品爵位的公爵地位上也不如鐵帽子地位高。

待遇優厚、御賜王府

鐵帽子王不僅是一種榮譽職位,物質待遇非常優厚。

清朝時,鐵帽子王的年俸為白銀一萬兩、祿米一萬石。

一兩銀子價值多少呢?乾隆時期風調雨順的時候,米價是清朝歷史最低,一石米賣五錢銀子,一石大概有60公斤,一兩銀子能買2石的糧食,那么按照現在的米價,最便宜的大米4塊錢1公斤來換算,那時候的一兩銀子的價值大概在500元人民幣左右。

鐵帽子王的年薪,為白銀一萬兩,大米一萬石折合銀子5000兩,一共15000兩銀子,價值人民幣750萬元。如果按照順治時候的米價一兩銀子計算,那就更高了,折合人民幣1500萬。

據史料記載,大清縣官的年俸祿為1200兩銀子,一個鐵帽子王的年收入為其12.5倍;大清一品官員李鴻章的年俸祿,也不過是15000兩銀子。

但李鴻章還要處理各種公務,工作量非常大,承受難以想象的壓力。而那些王爺卻優哉游哉享受跟李鴻章一樣待遇,不能說不優厚。

而且每個鐵帽子王都有皇上賜予的,統一設計的高品質豪宅,作為王府。

死的光榮、配享太廟

那些鐵帽子王不但活著的時候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都非常優厚,死了也可以配享太廟,跟大清歷代皇帝在一起,在太廟享受后人祭祀。別小看這一待遇,要知道能享受這份殊榮的人少之又少。

那些漢族大臣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為大清肝腦涂地、奮斗一生,都沒有配享太廟的資格;漢人大臣只有三朝元老張廷玉,鞠躬盡瘁才得到了這份尊榮,還差點被剝奪。

如果不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那些鐵帽子王還悠然自得享樂呢;可惜沒有如果,鐵帽子王隨著大清滅亡而成為歷史。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綠帽子王,代代如此

  2. 鐵的是爵位,不是人[捂臉]

  3. 1500萬,在北京連套像樣房子都買不起!哈哈哈

  4. 這些王爺基本都是開國元勛。家族為朝廷做出過特別的貢獻。讓子孫后代也能享受這份恩典。沒什么問題。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時代背景。不能拿現代的感受去推翻當時人們的思想。

  5. 朕的大清亡了,太廟又有何用[靈光一閃]

  6. 我記得郡王可比貝勒級別高吧。親王過了是郡王吧。

  7. 我大學部同學金博,好像就是怡親王胤祥那一脈的

  8. 孔有德 好像不是你說的被害死的吧?

  9. 難道鐵帽子王就是老鐵的鼻祖

  10. 現在大米畝產多少斤,古時候畝產多少斤,用現在米價換算銀子的價值,呵呵,能不能嚴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