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八大晉商為何集體覆滅?

近代史上的八大晉商通常指的是喬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即祁縣喬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介休候家、祁縣渠家、臨汾亢家、介休范家和太谷孔家。其中臨汾亢家號稱山西首富,資產達幾千萬兩,主要業務在販鹽、賣糧食和開當鋪。

八大晉商的集體覆滅與晉商幫的集體衰落基本是一致的。晉商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與時俱進,而其最終集體覆滅的原因恰恰又在于沒有與時俱進,正是應了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上圖為劇照

晉商的崛起之路

晉商早在明清之前就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隸社會,是大陸最早興起的商幫之一。山西的地理位置比較特別,傳說中最早的部落聯盟首領堯舜禹都在這里定都,首領們開明,領著大伙搞農業,也支持大家發展商業。

盡管晉商興起較早,但成為明清時代舉世矚目的強大商幫還走了一段很長的歷史。春秋時代的晉商靠著解州的鹽池,和當時離政治中心較近的地理優勢,走上了販鹽的道路。他們從晉南解州拿鹽賣到當時的平陽、安邑等都城,從中賺取豐厚的利潤,挖到了幫會的第一桶金。

有趣的是,到了明清時期,歷史似乎又重演了一遍,晉商又遇到了相同的境遇。明朝洪武年間,為了防御北方瓦剌和韃靼等游牧民族的侵擾,在山西北部等北方沿線設立了九邊重鎮以此進行防御。

由于九邊重鎮距離統治中心比較遠,后勤補給成了大問題。為了解決前線官兵的糧草問題,朱元璋與晉商達成了一個協議,即山西商人負責向大同、居庸關等邊關要塞輸送糧草,作為交換條件,明朝政府則給晉商合法販賣“官鹽”的資格–鹽引,這一舉措史稱“開中制”。

值得慶幸的是,晉商抓住了這個拓展機遇,從以鹽業貿易為主轉向多元化經營,實現了成功轉型。從此,山西商人走出了關外,走向全國。

上圖為征途中的晉商

由于關內關外的商品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再加上食鹽生意的壟斷性,還有晉商身上獨有的崇尚關公誠信仁義的經商文化,以及經商多年的豐富經驗,晉商很快聚斂了大筆財富,成為富甲天下的商幫。

到清代,他們利用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之機,隨軍做起了軍事貿易,又一次得到了大發展。噶爾丹被平定后,清朝又開始大力開發北部邊疆,建立了許多以北京為中心的邊疆驛站網路,晉商又一次抓住開發邊疆的機遇,由此把生意做到了蒙俄。

上圖為晉商的一個家族

明末清初,大陸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長途販運成為當時商業活動的重要特征。但是支付又成了一個問題,當時不像現在,各種支付手段應有盡有,出門一個行動電話搞定。那時候遇到大筆交易怎么辦,推一車銀子去交易,風險系數太高,晉商的票號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了。

清道光初年,晉商創辦了票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山西票號迅猛發展,盛極一時。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后路過山西,向晉商籌措了40萬兩贊助費,后來還了一個人情,命令各省交給中央的款項全部由山西票號經手。

日升昌開辦第一家票號

于是,山西票號幾乎成了清朝的總出納,承擔的是國家財政部的職能。甚至連庚子賠款連本帶息的9.8億兩白銀,也是由票號來完成的。可以說,票號控制了大清的金融流通,甚至在日本開起了海外分部。

明清晉商壟斷了大陸的北方貿易,并涉獵了東亞和歐洲市場,經營范圍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能夠經營的物品。與此同時,晉商把持著全國的資金調度,可謂登上了發展的巔峰。

通過晉商的崛起,不難看出,具備了幾個條件:其一,獨特的地理資源和地理優勢。其二,得益于一定的政治條件。其三,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面對時局的變化,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快速找準定位。簡單總結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

上圖為銀錠

晉商的覆滅之路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這是一個規律性的現象,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實質上是行業發展優勝劣汰的選擇結果。

清朝末期,盡管大環境戰亂頻繁,但卻是晉商最為輝煌的時期。我們看到晉商從早期的販賣實體商品,不斷的進化,逐漸演變為資本大戶,充分演繹了資本積累的過程。

上圖為戶部官票一套

晉商后期的主要表現在票號,其主要業務為白銀匯兌和存貸業務,以及不同成色的白銀在折算中的差價。說白了,晉商在票號領域的迅猛發展,得益于官商結合。匯兌和貸款業務的大客戶就是清政府,對政府的依賴性非常強。一旦政局不穩,票號的風險就大大加劇了,這是一個潛在的危機。

官商結合的經營模式還存在一個腐敗問題,票號為了得到政府的存貸款,與官員的私下交易在所難免。據說喬家和曾國荃、九門提督馬玉昆、湖廣總督端方等有來往,官商勾結的目的很明顯,在票號而言,將政府的錢存入票號從而放貸獲利。在官員而言,獲取個人好處費。但是雙方都不設底線,也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上圖為清代咸豐年間發行的紙幣,左側為“戶部官票”,右側為“大清寶鈔”。

傳統文化對晉商的經營理念影響深刻,比如他們崇尚關公的誠信仁義,這在早期工業發展水平低的時期是一個優勢,符合大陸傳統社會注重人治的法則。但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西方先進文明的入侵,制度的先進性更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對于一個行業,建立權責分明的現代管理制度顯然更有利于行業的發展。

固守傳統文化的另一個缺陷就是保守,以自我為中心盲目排外。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國資本大量進入大陸市場,外資銀行在大陸廣泛設立,深居山西偏遠之地的掌權派們,并不了解世界的巨大變化,更談不上學習外國銀行先進的制度、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了。

喬致庸的匯通天下

1905年,“慈禧新政”實施,大陸首家國家銀行–大清銀行成立,并發行了紙幣,逐漸取代了白銀作為流通貨幣的地位。也就是說,票號業最原始的作用被剝奪了。

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也亡了,官商結合的經營模式也劃上了句號,清政府所債的巨款民國也不認,誰賠?票號自己吃掉。

在歷史巨變的過程中,晉商幫沒有再次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抓住時代發展的命脈實現再一次的轉型,稱雄商界500余年的一代商幫就這樣被擠出了商界巨頭的行列。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了晉商積極的一面,也看到了晉商消極的一面,成也,與時俱進,敗也,與時不俱進。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下面說明朝滅亡歸于晉商,何其荒謬,英法七年戰爭,法國商人賣給英國軍火不計其數,也沒見法國人懲治其大陸商人,物資流通需要商人,晉商在內蒙建市溝通內地與內蒙古的關系,否則內蒙人民的日常需求只能由俄羅斯提供,后果可想而知,清朝合漢滿蒙回藏,起點就比明強,明只固守漢地十八省,清在入關之前就已經整合蒙古與西藏,明亡于官僚體系,是自身出問題了

  2. 大明末期女真人自然災害糧食價格暴漲,晉商充分發揮人道主義精神幫助女真人把糧價維持到比產地還低的價格。在滿清多次入侵的時候更是知名帶路黨,欺上瞞下上下其手說是商人實際上是利益集團,明朝的滅亡與晉商的優秀發揮脫不開關系。

  3. 上海金融在開埠之初,是山西人的天下,清末官方擬成立大清銀行來強化國家金融管理,邀請晉商參與,晉商猶豫后放棄,后另尋江浙參與。再后來金融業晉商逐漸被歷史淘汰。江浙財團掘起。

  4. 關外的韃靼、瓦剌、遼、金、到后來的女真,怎么發展起來的?歷朝歷代對鐵鹽、糧食甚至火器都是嚴格禁運的,那些游牧民族不正是從這些晉商手中得到的么?大明時期,九邊軍士缺糧少衣武器殘破堅守邊關,而游牧民族卻在所謂向導的指引下一次次突破邊防,商家甚至連邊關布防圖都可以賣!多爾袞入關后一路破城,所用的火炮不也是買來的么,不然你以為滿清為啥一進京就封他們做八大皇商?沒有這八大皇商,滿清早就餓死在關外了,前后幾位督師都在堅壁清野,沒有這些皇商,就算是拖也把滿清拖死了,又哪來的300年喪權辱國辮子頭?

  5. 導火索是太平天國,,晉商做生意都是無商不尖,意思是以前用斗稱糧,別的地方會把都刮平,而晉商則是蓋個冒,,為了生意能細水長流,,清朝后期晉商做的大把貨都鋪出去了,但是沒有即時收回銀子,,只是寫了一些欠條之類的票據,,而在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就把這些所有票據都燒了,,貨鋪了,錢要不回來,自身內部還要很大的消耗,加上朝廷用過度,所以最后維持不了了,后面才有徽商崛起,,浙商就更都是近些年的事,我是太原的,,家里祖上跟那幾位都有或多或少的關系

  6. 這春秋筆法好,滿清入關前的糧食,鐵器那來的,好奇怪啊

  7. 舜躬耕于歷山,什么時候去山西了?

  8. 雖然有點可惜,但是想想如果這些晉商沒有覆滅而是發展到了現在,那得有多嚇人。

  9. 有國才有家,清朝完了,晉商八大商業家族能不完?

  10. 徐溝王家遠在喬家之上,王家大院天祿堂在文革中被拆毀.